康熙皇帝十六岁时击败了权臣鳌拜,开始亲自治理朝政,这让世人纷纷称赞他“年少有为”。但实际上,康熙并不是清朝历史上最年轻、最精明的帝王。在他之前,曾有一位比他更年轻的皇帝,战胜了比鳌拜更强的权臣,并成功夺回大权。这个人就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
康熙虽然在八岁即位,十六岁亲政,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但他父亲顺治皇帝的表现更为惊艳。顺治在六岁即位,十四岁便开始亲政,比康熙更早承担起了统治责任。而顺治之所以能够提前掌权,源于当时的权臣——多尔衮的死讯。
顺治皇帝是皇太极的第九子,按理来说,他并不应当继位。然而,顺治却因为得到了叔叔多尔衮的帮助,最终成为了皇帝。那么,为什么多尔衮会支持这个小侄子而不自己当皇帝呢?
其实,清朝的历史上,早期的几位皇帝在传位问题上总是模糊不清,缺乏明确的继承规定。努尔哈赤去世时,他的继承人问题就非常复杂,最终由他的八子皇太极继位。而皇太极继位时,也没有指明具体的继承人,导致了争夺皇位的局面。结果,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十四弟多尔衮之间展开了权力斗争。
起初,豪格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八旗都站在他一边,而多尔衮则只有自己所属的正白旗和阿济格的镶白旗支持他。面对不利的局势,多尔衮决定放弃直接争夺皇位,选择支持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登基的顺治皇帝。
多尔衮支持顺治的背后,有一个秘密交易,顺治的母亲与多尔衮达成了协议,这才使得福临有机会成为皇帝。顺治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权力几乎完全掌握在多尔衮手中。为了巩固自己对朝政的控制,多尔衮甚至自封“摄政王”,实际上拥有比皇帝还大的权力,顺治在多尔衮面前完全没有威严,所有的重大决策都由多尔衮主导。
多尔衮的权力可谓空前绝后。他不仅能随意进入皇帝的书房,拿走皇帝的印信,还能在任何时候随意使用皇帝的印章,甚至自己拥有与皇帝相同规格的仪仗。多尔衮的狂妄至极,他要求下属在写给他的折子中必须尊称他为“皇叔父摄政王”,如果有谁敢称他为“九王爷”,立刻会遭到严厉惩罚。为了进一步彰显自己的权威,多尔衮甚至改称自己为“皇父摄政王”,让顺治皇帝彻底失去控制权。
然而,尽管顺治皇帝深陷困境,想要夺回权力几乎不可能,但天意却给了他一次机会。当多尔衮带领随从出门打猎时,不幸从马上摔下来,重伤不治。临终时,多尔衮将自己最亲密的部下阿济格召来,交代了自己的后事,甚至希望阿济格能继续控制朝政。
然而,阿济格虽然勇猛,却缺乏智谋。在多尔衮去世后,他并未警觉到顺治皇帝已悄悄布下了局。顺治皇帝的卧底在第一时间将多尔衮的死讯传达给他,顺治立即做好准备,召集了三百名亲兵,设法制止了阿济格的进一步计划。
当阿济格带着一小队护卫回到京城时,他并未做任何防备,结果在顺治的亲兵围攻下,迅速被击败,彻底失去了控制。顺治皇帝凭借这一突如其来的机会,终于成功摆脱了多尔衮的控制,开始亲政。
这场权力的博弈,实际上展示了顺治如何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翻盘,而多尔衮的猖狂和自负,也为他自己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