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的试航总是伴随着特殊的信号旗,这些旗帜的组合虽简单,却传递着重要信息,提醒周围船只避让。这些信号旗是国际海上通用的标志,不仅具有技术性意义,还体现了海军的严格规范。
具体来说,三面信号旗组成了“RU1”这一组合,传递的含义非常明确。首先,红底黄十字的旗帜代表字母R,国际规定它代表“我正在试航”,即舰船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和动力测试,周围船只要保持距离。接着,红白相间的U旗则是为了提醒潜艇的存在,特别是航母试航时常常与潜艇进行联合行动,U旗的升起意味着提醒其他船只减速、避免碰撞。最后,白底红圆的1号旗表示“正在进行机械操作”,如武器系统调试或发动机维护,外界应避免干扰。
这三面旗帜的组合“RU1”用于航母试航时,能够清晰地传递船只正在进行重要的设备和系统测试,告知周围的其他船只要小心避让。这种旗语体系并非中国独有,而是全球通行的国际海上信号系统,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海军,现在已被全球舰艇广泛使用。
以辽宁舰为例,它是中国的第一艘服役航母,在2011年8月10日首次出海试航时,也使用了这一“RU1”旗帜。那时,辽宁舰正在测试滑跃甲板和动力系统,周围的渔船和商船必须避开。辽宁舰从瓦良格号改装而来,经过了八次海试,总计历时一年多,最终于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
山东舰接替了辽宁舰,2018年5月13日从大连出海,同样挂起了“RU1”旗帜,进行了为期八天的首航,测试了动力和电力系统。山东舰是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航母,采用常规动力,舰载机起降训练也依赖于这些海试数据。福建舰作为更先进的航母,2024年5月1日从上海出发,也升起了“RU1”旗帜,并加挂了“18Y”旗,用来表示舷号及走锚测试。这次航行通过长江口,上海航行警告发出,周围船只都配合避让。
航母试航为何必须挂上这些旗帜呢?试航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港口进行设备测试,到出海进行动力、电力和航行测试,再到进行战术协同演练。而“RU1”这一旗帜组合刚好涵盖了这些测试阶段,能够准确地向其他船只传递试航中的具体情况。R旗表示航母正在进行全面试航,U旗表示航母编队可能会与潜艇同行,1号旗则提醒周围避免干扰正在进行的机械操作。
这些信号旗的组合并非是中国创新的,而是全球海军通用的标准,早在二战前就已经定型。中国海军继承并熟练运用了这一系统。比如,2020年8月6日,075型两栖攻击舰首次出海时,也挂上了“RU1”旗帜。当时舰船进行的是洪水救援配置的测试,旗语升起后,周围海域迅速清场,避免任何干扰。
中国海军使用的信号旗共有46面,分为字母旗、数字旗和特殊旗等。字母旗有26面,从A到Z,分别代表不同含义,比如A代表“我的锚链紧绷”,C代表“肯定的回答”。数字旗0到9则用于传递数字信息,字母和数字常常一起组合使用。此外,特殊旗用于特殊场合,如船长旗代表指挥,礼炮旗则表示庆祝。
例如,“AE”组合代表“我必须弃船”,是紧急求救的信号;“BB”表示请求直升机降落;“MM”则是医疗援助的信号。通过这些旗帜的组合,海军舰艇能够在远洋护航中,使用简单而有效的方式进行沟通,比无线电更加可靠,尤其在电磁干扰区域。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这三艘航母的试航过程,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的成长和进步,也体现了海军传承与规范化的重要性。信号旗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海军文化和历史的传承。通过国际公约的统一,中国海军从零起步,现在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这一系统,并且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强国之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