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将文章改写为更易懂、流畅的版本,增加细节描述,提高可读性和原创度,同时保持原意: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建立了多个革命根据地,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三个,被称为三大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以及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在鼎盛时期,覆盖58个县市,拥有约2万正规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是革命的重要支撑点。本文主要讲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创建人周逸群,他不仅是人民军队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100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周逸群出生于1896年,字立凤,祖籍湖北蒲圻,生于贵州铜仁。1919年,他赴日本东京庆应大学学习经济学,1923年回国后,在上海参与创办《贵州青年》旬刊,积极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10月,周逸群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成绩优异,表现出色,获得孙中山的接见与赞扬,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初,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指导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广州成立,周逸群成为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他逐步成长为党内优秀的军事干部。1926年春,周逸群任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部宣传科科长。几个月后,北伐军从广东推进至湖南常德时,周逸群奉党组织之命,带领宣传队前往贺龙的部队进行宣传发动工作。
周逸群与贺龙早有渊源。1924年秋,贺龙驻贵州铜仁时曾住在周逸群家中。周逸群寄给贺龙大量书刊和资料,使贺龙对共产党产生了兴趣。这次再次见面,贺龙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希望改造自己的部队。周逸群告诉他,入党需要经过考验,而改造部队的请求则得到支持。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贺龙深刻理解了党的主张,坚定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奋斗的信念。
1926年7月,贺龙率部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8军第6师师长兼湘西镇守使,8月改任第9军第1师师长,北伐军中,周逸群担任政治部主任。贺龙信任周逸群,在他的建议下,原随营军官学校被改建为“国民革命军第9军第1师政治讲习所”,周逸群担任第一任所长,带领宣传队员担任教官。这标志着贺龙部队接受共产党改造的开始。
1927年5月,第9军第1师扩编为第20军,贺龙任军长,周逸群任政治部主任。在建军之前,能达到军首长级别的黄埔毕业生屈指可数,周逸群就是其中之一。蒋介石曾试图拉拢贺龙,提出高官厚禄并驱逐周逸群,但贺龙果断拒绝,信任更坚定。7月1日,周恩来在周逸群陪同下访问贺龙,进一步巩固了贺龙加入共产党、跟随党的决心。南昌起义前夕,周恩来再次与贺龙谈话,并委任其为起义军总指挥。
南昌起义中,周逸群任第20军政治部主任兼第3师师长,参与指挥五个师的作战。他在争取贺龙参加起义中起了关键作用:没有周逸群,贺龙可能不会加入起义;没有贺龙的20军,起义也无法进行。国民党当时的中央日报甚至评价:“周逸群系贺之灵魂,无周即无贺,无贺即无南昌暴动也。”起义部队南下途中,贺龙在江西瑞金加入共产党,周逸群与资深领导人谭平山共同作介绍人,周恩来出席入党仪式。贺龙的二女儿回忆称,周逸群是父亲的革命引路人。
南昌起义失败后,周逸群与贺龙被派往湘鄂边发动武装斗争。1928年1月,他们在湖北监利组织农民游击队起义,并将部队交给当地党组织,随后返回贺龙家乡桑植县。在桑植,周逸群和贺龙指挥新组建的队伍攻占县城,建立中共桑植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周逸群随后赴洪湖地区担任鄂西特委书记,半年的努力让鄂西党组织恢复并壮大,下辖15个县委,党员超过2000人,江陵、监利、石首、沔阳等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形成洪湖革命根据地。当地百姓十分拥护周逸群,传唱“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周逸群也成为洪湖赤卫队的最高领导人。
到1930年,洪湖赤卫队发展到20万人,红军人数从1928年的3000余人增加到2万多。红军中包括后来的开国中将杨秀山。毛主席曾高度评价洪湖游击战争,坚持数年、依托河湖港汊建立根据地的做法,为红军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929年春,周逸群将江陵、监利等县游击队整编为鄂西游击大队,后扩编为鄂西游击总队,担任总队长。1930年初,总队改编为红6军,周逸群任政委,军长先是孙德清,随后由邝继勋接任。湘鄂西还有黄埔军校毕业的战友段德昌,与周逸群并肩作战,但地位略低于周逸群。1930年7月,贺龙率红4军与周逸群率红6军在湖北公安县会师,合编为红2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前委书记兼军团政委,湘鄂西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同年,周逸群当选鄂西联县政府主席,兼任党政军多职,堪称全才。然而,随后的“左”倾错误让他被调离核心岗位,后被排挤至地方工作。1931年春,他在洞庭湖西岸带病坚持工作,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5月,周逸群在返回江北途中遭敌军伏击,英勇牺牲,年仅35岁。他以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书写了革命英雄的壮丽篇章。
贺龙深感悲痛:“没有他,我可能要走很多弯路,不会这么快成为共产党人。逸群同志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周逸群生前军功卓著,如果活到建国授衔,他应获大将军衔。他的麾下还培养出两位开国中将:陈赓和许光达,均在红军时期跟随周逸群成长。
---
如果需要,我可以再帮你把这篇文章改成更短的精简版,突出周逸群生平亮点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展,便于快速阅读。
你希望我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