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仁,这位抗日名将,生于1894年,来自牡丹江市宁安市的一个贫困满族家庭。19岁时,他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加入了北洋皖系军。年轻时的他,满怀报国之心,经历了众多历史事件,但他的一生,注定是与战争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
26岁时,直皖战争爆发,皖系败北,吴克仁被奉系的张作霖收编。31岁,他赴日本学习炮兵,回国后成为东北炮兵第18团的团长,逐渐成为少帅张学良的得力助手。然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担任67军117师副师长时,被迫执行了张学良的“停战”政策,忍辱退守关内。这一决策让30万东北军遭遇了国人的唾弃,吴克仁自己也陷入了巨大的屈辱之中。 39岁那年,热河抗战爆发,他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了血战。虽然他屡次歼敌,却仍未能阻止热河的沦陷。面对失望,他发誓要在战场上恢复自己的尊严。42岁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而吴克仁也在局势的波动中挣扎。他忍受着沉重的压力,努力避免东北军的分裂,但在战局中,他依旧选择了坚持到底。 当淞沪会战爆发时,吴克仁再次投入战斗。他的67军奉命驻守青浦,接着在松江的战斗中,他面对的是凶猛的谷寿夫师团,这支部队曾在南京大屠杀中制造了巨大的屠杀。吴克仁带领的67军,在坚持三天之后,虽然成功执行了阻击任务,但在突围时,吴克仁不幸中弹牺牲。67军几乎全军覆没。 令人痛心的是,吴克仁死后却被冤枉为“汉奸”。蒋介石以“吴军长投日”为理由,拒绝给予67军牺牲将士抚恤,并且撤销了67军的番号。吴克仁也因此含冤而死,直到1987年,政府才追认他为革命烈士,恢复了他的名誉。 2014年,吴克仁入选《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他的抗日功绩终于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吴克仁,这位曾因“九一八”事变而痛苦终生的抗日英雄,凭借自己的不屈精神和为国捐躯的壮举,证明了东北军同样是英勇无畏的战士。吴克仁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他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直到最后一刻都未曾放弃。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人,他是民族英雄,是那一代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