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秋意渐浓,10月16日,一件来自遥远战国时代的虎形牌饰,悄然落户于中国驻美大使馆。美方高调宣扬此事,仿佛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善举。然而,就在9天前,中国商务部不动声色地颁布了一项稀土管控新规,瞬间让依赖稀土的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感到阵阵寒意。
仅仅时隔九日,这时间点的微妙,不由得引人深思。
且让我们审视一组数据:美国各大博物馆公开陈列的中国文物超过20万件,散落民间的更是高达200万件。如今,仅仅归还一件,就期待我们感恩戴德,这好比一个在赌场上输红了眼的赌徒,企图用一枚孤零零的硬币换回整个赌场,未免显得过于天真。
更讽刺的是,美国媒体近来正为中西部地区大豆滞销而焦头烂额,将矛头直指中国。然而,若非美国政府从中作梗,横加阻挠,中国又何必舍近求远,另觅他途?
美国豆农的怨气,特朗普政府心知肚明;G7内部的裂痕,他们也感同身受。德国、加拿大等昔日的盟友,在稀土问题上心思各异,不愿再与美国同流合污。
难道美国以为,仅仅凭借一件流落海外的文物,就能换取中国手中的战略命脉吗?这不过是虚张声势,阵脚大乱,外强中干的表现罢了。
追根溯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9天前中国那枚精准落下的棋子。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的新规低调发布,却字字千钧,分量十足。其核心在于,任何国家生产的任何产品,只要使用了中国稀土,哪怕含量仅为0.1%,在出口时都必须获得中国的许可。
这道禁令精准打击,直击要害,瞬间扼住了美国产业链的咽喉,也让那些“去中国化”的豪言壮语沦为笑柄。美国试图绕开中国,在马来西亚、缅甸寻找替代品?那0.1%的条款就像一张无处不在的巨网,将所有后路都堵得严严实实。中信证券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立一个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无论从成本还是技术角度来看,都变得难上加难。
中国官方明确指出,加强管控是因为有境外势力正将中国稀土偷偷运往军工领域,这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威胁了国际安全。我们担忧的是,有人利用我们的资源制造枪炮,反过来对准我们。
然而,美国似乎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曲解中国的意图。他们宁愿将中国的正当防卫解读为“与全世界为敌”,也不愿正视自身军工体系的巨大漏洞。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一边在稀土问题上喊话谈判,一边又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同时还在制裁中国的科技企业。这种“混合施压”的伎俩,就像一个武功尽失的壮汉,还在虚张声势,试图用几招花拳绣腿吓唬人。
但这恰恰证明,中国这枚棋子,下对了地方。
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有维多利亚港湾的璀璨烟花,更有洗刷百年国耻的激动泪水。1997年7月1日,英国主动归还香港,那不是试探,不是小恩小惠,而是对一个崛起大国的尊重,是对历史潮流的顺应。因为那时的中国,已经用实力证明,任何阻挡我们统一的图谋,都将注定失败。
如今,美国归还一件文物,我们表示感谢,展现了大国风度。但我们心知肚明,这并非“回归”,而是“投石问路”。
香港回归,是用实力换来的尊严,是历史性的胜利;文物归还,是利益驱动的姿态,是战术性的缓兵之计。两者看似都是“归还”,实则天壤之别。
真正的强大,并非迫使对手在战场上屈服,而是让对方在谈判桌上心悦诚服地遵守你主导的规则,像英国那样,主动放弃不平等的特权。从这个标准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方向,从被动挨打,到被动防守,再到如今的主动塑造,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面对美方的“示好”,我们并非没有让步空间,例如,可以取消对美国船只的收费。但这有个前提,美国必须先停止对中国船只的无理收费。这叫对等原则,是国际交往的基本常识。
美国与其用文物这种“空心西瓜”来敷衍,不如拿出点实际行动,主动取消那些错误的政策,这才是真正的诚意。他们想要的,不仅是稀土,还有中国的大豆订单。但中国正源源不断地从巴西、阿根廷采购大豆,等到我们满足了需求,美国豆农再想卖给我们,恐怕真的要等到明年了。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压着相同的韵脚。
本月底,中美可能举行一场会晤。特朗普最好带着足够的诚意前来。因为在经贸问题上,施压和制裁已经失效,想要中国的订单,就必须满足中国的关切。
我们期待的,不是又一个世界霸主,用新的规则取代旧的规则。我们期待的是“大家都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的文明新秩序,不再是强者恒强的丛林法则,而是无论大小、强弱,都能相互尊重、公平竞争。这才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要实现这一切,靠的不是空谈,是实力,是智慧,更是引领规则制定的决心。
一件文物的归还,是实力较量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彼此的真实底牌和战略定力。未来,竞争的核心将是规则制定权。真正的胜利,是让对手心悦诚服地走进你主导的秩序。
当历史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你认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朱枫上海地下工作身份证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