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主动归还战国文物,稀土管控9天后示好,200万馆藏仅还一件
迪丽瓦拉
2025-10-22 19:32:17
0

华盛顿的秋意渐浓,10月16日,一件来自遥远战国时代的虎形牌饰,悄然落户于中国驻美大使馆。美方高调宣扬此事,仿佛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善举。然而,就在9天前,中国商务部不动声色地颁布了一项稀土管控新规,瞬间让依赖稀土的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感到阵阵寒意。

仅仅时隔九日,这时间点的微妙,不由得引人深思。

且让我们审视一组数据:美国各大博物馆公开陈列的中国文物超过20万件,散落民间的更是高达200万件。如今,仅仅归还一件,就期待我们感恩戴德,这好比一个在赌场上输红了眼的赌徒,企图用一枚孤零零的硬币换回整个赌场,未免显得过于天真。

更讽刺的是,美国媒体近来正为中西部地区大豆滞销而焦头烂额,将矛头直指中国。然而,若非美国政府从中作梗,横加阻挠,中国又何必舍近求远,另觅他途?

美国豆农的怨气,特朗普政府心知肚明;G7内部的裂痕,他们也感同身受。德国、加拿大等昔日的盟友,在稀土问题上心思各异,不愿再与美国同流合污。

难道美国以为,仅仅凭借一件流落海外的文物,就能换取中国手中的战略命脉吗?这不过是虚张声势,阵脚大乱,外强中干的表现罢了。

追根溯源,这一切的根源,在于9天前中国那枚精准落下的棋子。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的新规低调发布,却字字千钧,分量十足。其核心在于,任何国家生产的任何产品,只要使用了中国稀土,哪怕含量仅为0.1%,在出口时都必须获得中国的许可。

这道禁令精准打击,直击要害,瞬间扼住了美国产业链的咽喉,也让那些“去中国化”的豪言壮语沦为笑柄。美国试图绕开中国,在马来西亚、缅甸寻找替代品?那0.1%的条款就像一张无处不在的巨网,将所有后路都堵得严严实实。中信证券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建立一个不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链,无论从成本还是技术角度来看,都变得难上加难。

中国官方明确指出,加强管控是因为有境外势力正将中国稀土偷偷运往军工领域,这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也威胁了国际安全。我们担忧的是,有人利用我们的资源制造枪炮,反过来对准我们。

然而,美国似乎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曲解中国的意图。他们宁愿将中国的正当防卫解读为“与全世界为敌”,也不愿正视自身军工体系的巨大漏洞。

于是,我们看到,美国一边在稀土问题上喊话谈判,一边又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同时还在制裁中国的科技企业。这种“混合施压”的伎俩,就像一个武功尽失的壮汉,还在虚张声势,试图用几招花拳绣腿吓唬人。

但这恰恰证明,中国这枚棋子,下对了地方。

那一代人的记忆中,有维多利亚港湾的璀璨烟花,更有洗刷百年国耻的激动泪水。1997年7月1日,英国主动归还香港,那不是试探,不是小恩小惠,而是对一个崛起大国的尊重,是对历史潮流的顺应。因为那时的中国,已经用实力证明,任何阻挡我们统一的图谋,都将注定失败。

如今,美国归还一件文物,我们表示感谢,展现了大国风度。但我们心知肚明,这并非“回归”,而是“投石问路”。

香港回归,是用实力换来的尊严,是历史性的胜利;文物归还,是利益驱动的姿态,是战术性的缓兵之计。两者看似都是“归还”,实则天壤之别。

真正的强大,并非迫使对手在战场上屈服,而是让对方在谈判桌上心悦诚服地遵守你主导的规则,像英国那样,主动放弃不平等的特权。从这个标准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方向,从被动挨打,到被动防守,再到如今的主动塑造,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面对美方的“示好”,我们并非没有让步空间,例如,可以取消对美国船只的收费。但这有个前提,美国必须先停止对中国船只的无理收费。这叫对等原则,是国际交往的基本常识。

美国与其用文物这种“空心西瓜”来敷衍,不如拿出点实际行动,主动取消那些错误的政策,这才是真正的诚意。他们想要的,不仅是稀土,还有中国的大豆订单。但中国正源源不断地从巴西、阿根廷采购大豆,等到我们满足了需求,美国豆农再想卖给我们,恐怕真的要等到明年了。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压着相同的韵脚。

本月底,中美可能举行一场会晤。特朗普最好带着足够的诚意前来。因为在经贸问题上,施压和制裁已经失效,想要中国的订单,就必须满足中国的关切。

我们期待的,不是又一个世界霸主,用新的规则取代旧的规则。我们期待的是“大家都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的文明新秩序,不再是强者恒强的丛林法则,而是无论大小、强弱,都能相互尊重、公平竞争。这才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要实现这一切,靠的不是空谈,是实力,是智慧,更是引领规则制定的决心。

一件文物的归还,是实力较量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彼此的真实底牌和战略定力。未来,竞争的核心将是规则制定权。真正的胜利,是让对手心悦诚服地走进你主导的秩序。

当历史走到新的十字路口,你认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中国,应该是什么样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玄宗的前半生可谓辉煌,他被誉为大唐的“最靓仔”,开创了“开元盛世”。然而,进入晚年后,他生活逐渐变...
原创 古... 古埃及是古代四大文明之一,距今大约有6000年历史。古埃及的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5100年前,当时美尼...
一年老服还这么火,这款三国SL... 知道很多SLG玩起来又累又氪,让人望而却步,但《三国:谋定天下》有点反套路。这游戏最被新人夸的点,是...
原创 赵... 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而崇祯则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一般来说,大家更倾向于认为崇祯比赵构要好,虽然赵...
原创 曹... 导读: 军中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擒贼先擒王”,意思是先拿下敌军的主帅,这样可以让敌军的士气迅速崩溃,...
裸奔的高市早苗,裸奔的日本! 李光满冰点时评1409 在10月21日举行的日本众议院首相选举中,一脸凶煞气的高市早苗当选为日本第1...
原创 李... 玄武门之变一直是一个历史热点话题,关于李世民为什么能胜出,很多分析都集中在他的军事才能和军队影响力上...
原创 杨... 杨秀清在历史上一直以其专横霸道的形象为人所知,尤其是在“天京事变”之前,他在朝政中掌控一切,权力极为...
原创 康... 清朝历史上有四位重要的权臣,其中鳌拜是继摄政王多尔衮之后,权力最大的一个。鳌拜的权势甚至超过了多尔衮...
原创 同... 朱元璋与李自成,这两位历史人物,一个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另一个则是在明朝末期领导农民起义的反叛者。...
原创 原... 顺治皇帝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的人生却充满了戏剧性。年仅6岁即登基的他,24岁去世,尽管如此,他的后...
原创 看... 提起唐朝的美人,大家第一时间会想到杨贵妃,她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被赞美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
原创 曹... 从古至今,许多人都钟爱“美女配英雄”的故事。这样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即使是在许多文学作品中,也...
原创 从... 夏金桂作为薛蟠的正妻,按照封建家族的惯例,本应接手婆婆薛姨妈的管家权,成为薛府的内当家。但曹雪芹通过...
原创 明... 受《明朝那些事儿》影响,朱见深的形象与历史真相 由于《明朝那些事儿》这本畅销书的影响,许多人对明朝的...
原创 如... 如果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前就把皇位传给了朱标,朱棣就不会有机会造反,甚至连动反叛的念头都不会有。事实上,...
原创 汉... 在中国历史上,汉唐两朝被视为真正的“盛世”代表。虽然宋朝经济强盛但军事薄弱,元朝文化欠缺、压迫汉人,...
原创 萧...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可以说是对韩信一生最精准的总结。最初,正是萧何慧眼识珠,发现了韩信的非...
原创 李... 唐高祖李渊最信任的人,既不是太子李建成,也不是出色的武将李世民,而是宰相裴寂。虽然裴寂在隋末唐初的英...
原创 朝... 在我国各领域中,不仅有独具特色饮食文化,还有文化不一的56个民族。每个民族之间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