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高层那会儿,郭汝瑰、刘斐和吴石这三位中将的履历看着都差不多,都是从基层爬上来的硬骨头,留学日本镀过金,抗战打过硬仗,内战时又坐上了国防部的核心位子。可他们仨的身份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在国共拉锯战的最吃紧关头,这三人其实都肩负着隐秘任务,为情报战线出力。
先说郭汝瑰,1907年生在四川铜梁一个军阀家庭,早年黄埔五期毕业,1928年就偷偷入了党,那时候还只是个小军官。1930年丢了组织联系,抗日时期他跟着陈诚部打仗,从师参谋长干到集团军参谋长,孟良崮战役时他亲手拟的作战方案,其实是故意留了破绽,让整编74师栽了大跟头。1945年抗战刚结束,他就通过黄埔老同学任廉儒重联上线,那年4月开始单线传递情报,直通董必武。内战爆发后,他先后当上国防部第三厅厅长、徐州“剿总”参谋长,淮海战役的部署图他一份不落地抄给对方,蒋介石改了多少次方案,他都提前报备。1949年12月在宜宾率第七十二军起义,带了三个军加三个师的兵力,直接砸了国民党固守西南的盘算。
刘斐呢,1898年湖南醴陵人,比郭汝瑰早生九年,1917年进南宁讲武堂,1924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第一期毕业,成绩拔尖。回国后投身桂系,白崇禧赏识他,很快就升到军令部次长。抗日时他任第五战区参谋处处长,台儿庄战役的协调他出了大力,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里他的作战计划也留了后门,让日军钻了空子。1930年在日本留学时,他就入了党,内战时期1946年起任国防部参谋次长,豫东战役的箭头他用铅笔一划,就把黄伯韬兵团推到死路上;淮海战役里,他建议杜聿明公路阵势、刘峙弃徐州,这些部署表面看是为蒋介石分忧,实际是给解放军送助攻。1949年4月他随和谈团去北平,5月南下香港,8月13日通电脱离国民党,9月参加政协,从此公开身份。
吴石是三人里最年轻的,1894年生福建福州,1912年进保定军校炮兵科,1924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第十期毕业。回国后专攻炮兵,抗日淞沪战场他当炮兵团长,武汉会战升指挥官,1940年任炮兵学校教育长,抗战后期调国防部。1947年上海局开始拉他入伙,那年4月他正式站队,提供长江防线图纸,对渡江战役影响巨大。1949年8月16日福州解放前一天,他飞台湾,本意是潜伏待机解放岛屿,升任参谋次长后继续送情报,像金门要塞坐标这些机密,他都通过渠道传出。仨人起点相似,都是日本陆大高材生,职务平级,情报价值对等,可结局天差地别,吴石1950年就被抓枪决,郭刘俩人平安转正。这里面门道不少,得从联络方式说起。
吴石的潜伏线从1947年搭起,本来挺稳,上海局派人拉他,情报每周通过香港中转。可问题出在华东局的安排上,不是中央直管,地方系统人头杂,联络员换来换去,风险层层叠。1949年8月他抵台后,情报链改成每周六下午,朱枫扮成“陈太太”去青田街吴公馆取材料,朱是华东局特派员,负责从台北到香港的桥段。聂曦是吴石的副官,福州老乡,帮着伪造特别通行证,盖戳签发,这些证件本是为转移档案用的,纸张边缘微卷,印章旧了点,本来小毛病,可国民党保密局那帮人眼尖。
暴露的导火索是1949年底台湾省工委遭破坏,保密局一锅端了619名党员干部,外加96名群众,情报链直接断。朱枫先中招,那年秋天她在上海街头传递文件,被尾随抓捕,她吞金想自尽,没成功,医院抢救后扛不住审讯,吐了部分代号和通行证痕迹。国民党顺藤摸瓜,1月福州搜吴石旧居,翻出底片,照片上他跟高层合影,印章对得上。1月下旬蔡孝乾落网,这家伙是外围联络,只供出朱枫是自己人,没直指吴石,可链条一连,够了。2月2日吴石察觉不对,召聂曦开小会,叮嘱断线,可聂曦2月被跟踪,甩不掉,办公室一搜,记事本上“吴次长”三个字明晃晃。
3月1日深夜,吴石在台北寓所被破门而入,武装人员反绑双手押走,审讯室甩出通行证和底片,他咬牙扛了三个月,皮鞭电击腿肿眼瞎,就是没松口。聂曦也扛不住,供出证件来源,链条全崩。军事法庭5月30日判死,6月10日下午4点半,马场町刑场,吴石和朱枫、聂曦、陈宝仓四人并排枪决,年56岁。档案移交助了金门筹划,损失不小。吴石的线隐患大,地方知情多,朱枫出事没及时斩尾巴,聂曦一供全露,应急预案缺位,地方反应慢半拍。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窝火,吴石本是为解放台湾去的,半年多就栽,国民党内部腐败透顶,蒋介石信他到败退小岛还升职,可情报网一收紧,就露馅。跟郭刘比,吴石的系统像老式水管,漏一处崩一摊,知情人多等于多张嘴,地方局执行力弱,突发事处理不及时。郭汝瑰回忆录里提过,潜伏铁律是“点对点,人对人”,吴石这儿偏偏网状,牵一发动全身。蒋纬国那本《保密防谍》也间接点出,国民党高层疑心重,可证据链不全,就搁置了。
郭汝瑰的线搭得最牢,从1945年4月起,只认任廉儒一人,这位上线直通董必武,地下交通线铁板一块。俩人接头一百多次,地点隐秘,从不闲聊,纸条一递完事,组织里头就仨人知道他的底细。内战时他拟方案、调兵力,全报备,淮海战役蒋介石变了八次部署,他提前全抄走。1948年豫东,他和刘斐会上抬杠,刘举报他方案有鬼,他回击刘行为可疑,蒋介石敲桌压下。事后郭问任廉儒,任说“摸不清,别动手”,俩人互不信任,反成保护伞。直到组织通知停手,他才晓得刘是自己人。
蒋纬国疑心最重,这位蒋家二公子建了自家情报网,戴笠死后还管着,徐州时期1947年雨夜盯上郭随从,那小子和地下交通员接触,蒋纬国手报告写好,踱步蒋介石书房外,推门犹豫搁置。次日突袭,交通员咬舌自尽,血涌喉中断线索。郭住所警卫严,随从进出自如,蒋纬国巡视时眉头锁,可没实锤。1948年徐州剿总参谋长任上,蒋纬国又举报郭,报告从徐州寄南京,中途被截,谁干的成谜,陈诚顾祝同这些老将护着郭,说他是黄埔嫡系,廉洁能干,动不得。杜聿明也疑过,去郭家见沙发补丁,觉得太清廉,汇报蒋介石,石沉大海。
郭的防护全靠单线,任廉儒1949年后还留香港干秘密活儿,郭起义后身份才公开。蒋纬国自传《保密防谍》第六章气得直咬牙,说报告没到父亲手,举报刘斐也白搭。刘斐会上偷瞄蒋反应,被记一笔,无据搁置。杜聿明战后重逢郭,开玩笑败仗全赖他,郭问消息从哪来,杜叹“早说了,没用”。
刘斐的线跟郭汝瑰一个路数,单线到底,上线是谁到晚年才公开,从不跟其他潜伏者搭茬。1946年参谋次长上任,他主管情报部署,豫东战役改箭头,黄伯韬几万人栽了;淮海时建议王泽浚撤海州、黄维赶双堆集、杜聿明公路阵,这些部署让国民党兵力分散,解放军捡了大便宜。张发奎回忆,刘一直把计划送毛泽东,徐州会战败就赖他。1948年会上他举报郭方案误军,郭回击他投机,蒋介石压下,俩人互不知底,表面死对头,实际互保。
刘的防护中规中矩,蒋纬国也举报过,说他偷瞄蒋反应,像墙头草,可无证据搁置。白崇禧不信他是谍,说和谈后还去香港,不像共党作风,可程思远在刘女儿书序里写,他故意错部署,让国民党吃亏。1949年2月蒋约见,3月李宗仁派他和谈,4月1日飞北平,10日毛接见,赞成和平协定,24日中共劝留,他表示全体留平。5月南返香港,8月13日通电脱离国民党,国民党开除党籍通缉,9月进政协。
仨人结局拉开差距,吴石1950年6月10日马场町枪决,56岁,妻王碧奎牵连入狱,子女留台苦熬,女儿16岁操家,儿子7岁靠邻居。郭汝瑰1949年12月宜宾起义,任西南军区副司令,1955年授上将,1997年重庆逝世,90岁,著《郭汝瑰回忆录》,编《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刘斐1949年5月入党,1950年任国防部研究组组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水利部部长、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1983年北京病故,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