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岳飞:因死得太冤被曲解的一代战神
迪丽瓦拉
2025-10-23 22:04:08
0

提到岳飞,许多人首先会想起他的名曲《满江红》,以及母亲亲手刺在他背上的“精忠报国”四个字,还有那个被称为“十二道金牌”的命令。大家通常也会感慨,如果岳飞再圆滑一些,也许就不会因“莫须有的罪名”死于非命,南宋也不会如此容易被外敌侵扰。

但岳飞真的是因为太过直率,无法变通才死的吗?答案显然不是。岳飞的经历证明,他并非单纯只会打仗的“政治小白”。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他从一个普通农家子弟,成长为南宋最强大军队——岳家军的领袖。而且,他深受许多重要人物的器重,比如朱胜非、李纲、张浚和赵鼎等中枢大臣,甚至与韩世忠、刘光世等许多同为武将的人建立了深厚的关系。凭借这些背景,岳飞绝不可能是个只知道打仗而不懂政治的愚钝之人。

然而,岳飞的死,的确非常冤枉。为了凸显他的英雄悲情,历代文学作品中常将岳飞描绘成政治敏感度低、处事笨拙、情商不高的形象,这让后人误以为他是个不懂世事、无法处理人际关系的耿直之人。

其中一个常被引用的例子是岳飞曾提过的“迎回二圣”——指的是宋徽宗和宋钦宗。因为当时宋高宗显然不想接他们回宫。接回去,难以安置;不接,又违背了伦理。因此,虽然岳飞曾提过“迎回二圣”,但其实当时大多数官员都有提过这个口号,而这个想法最初是出自高宗本人。南宋刚建立时,为了稳固政权,增强国民凝聚力,高宗曾公开表示,计划“迎回二圣”,以实现中兴大宋的宏图。

但随着南宋政权逐渐稳定,高宗对这个计划却开始回避。毕竟,若接回两位太上皇,高宗就面临着很大的麻烦:如果还给他们皇位,自己肯定不愿意;而不还,又可能不符合伦理。因此,高宗放弃了这个想法,许多臣子也就不再提起了。

然而,随着南宋逐渐强盛,金朝的眼光开始转向还活着的钦宗,想扶持他当傀儡皇帝。高宗深知如果钦宗真登基,他的皇权便会受到威胁,因为钦宗的正统性要比高宗更强。因此,岳飞上奏请求亲自带兵出征,接回被金朝掳走的亲人,并将他们的遗体带回,以减少金朝对宋朝的威胁。

从“迎回二圣”到“奉邀天眷归国”,岳飞在表述上完全尊重了高宗的意愿,因此不可能因此得罪高宗。但功高盖主的情况仍然不可避免。宋朝的皇帝历来担心那些手握重兵的将军,尤其是岳飞所领导的岳家军实力强大,这令高宗不免有些忌惮。尽管如此,岳飞并没有志在篡位,他始终忠于收复中原的理想,而非权力的争夺。

岳飞曾对高宗表示过这样的话:“陛下高枕无忧,臣之志愿已毕。以后愿意回归田园,这也是我一生的愿望。” 这话不仅反映了他不迷恋权位的心态,也是真实的行动。他计划在完成北伐之后归隐,早早就安排好了隐退事宜——他选择庐山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地,并且在大军出征前写信给庐山东安寺的住持慧海和尚,要求为他准备归隐的安排。随信而来的,还有一首表达他理想与归隐心愿的诗。

尽管岳飞并未最终如愿退隐,但他确实在高宗的安排下,实现了类似于“杯酒释兵权”的“交换”:高宗通过将正二品的虚职——枢密副使——交给岳飞,从而换得了岳飞对岳家军兵权的控制。这种妥协让岳飞避免了直接威胁到皇权。

至于岳飞是否因此死亡,是因为他过于强烈地反对与金朝议和吗?虽然岳飞确实坚决反对议和,并多次向高宗建议以武力抗金,但即使在高宗决定与金朝再次议和时,岳飞也只是轻叹一声,并没有做出任何直接的反抗,甚至提出了离职的申请。这显示出,岳飞并未与高宗彻底对立,尽管两人在这方面存在巨大分歧。

相比之下,岳飞的好友韩世忠则采取了更为激烈的行动,强烈反对议和。得知秦桧将派使团去金朝商讨议和,韩世忠不仅痛骂秦桧是“奸臣”,还计划劫持使臣,阻止议和进程,最终导致秦桧不得不改变路线避开他的埋伏。

岳飞的书法也为人称道,他在行军和作战之余,依然坚持练习。高宗对岳飞的书法赞誉有加,岳飞的楷书刚劲有力,行草则飘逸洒脱。

关于岳飞是否不会“做事”,这显然也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岳飞情商极高,尤其在与同僚的交往中,展现出了极强的智慧与人际处理能力。岳飞出身农家,起初在朝中和军中没有强大的背景,需要依靠自己建立人脉。他与其他武将的关系有时并不简单,尤其是与韩世忠的关系,从最初的隔阂,到最终的深厚友谊,正是岳飞高情商的体现。

一次,岳飞在北伐途中接到刘光世派出的增援军。但增援军迟迟未到,岳飞的军队已经取得胜利。尽管援军姗姗来迟,岳飞并没有生气,反而细心照料了他们,甚至将他们的功劳列入了自己的战功簿。这种宽容大度,使得刘光世感受到岳飞的胸怀,愿意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

而岳飞与韩世忠的关系较为复杂。岳飞年少时,因战乱妻子改嫁,韩世忠得知后写信告知岳飞,建议他接回妻子。但岳飞却拒绝了这个请求,令韩世忠误解为他忘恩负义。这一事件一度使得岳飞背上了“弃妻”的名声,甚至引起高宗的关注,但岳飞最终坦白解释了自己的立场。

岳飞的出色才干让他32岁时就成为了节度使,成为两宋历史上最年轻的节度使。然而,这种晋升也让其他武将感到不满,尤其是韩世忠,因他40岁才当上节度使。岳飞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反而主动与其他将领保持联系,分享战后经验。

最终,岳飞的坚毅与谦和,帮助他与韩世忠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经过长时间的沟通与帮助,韩世忠逐渐改变了对岳飞的看法。最终,他接受了岳飞送给他的高质量战船,表示感谢。

岳飞不仅与其他武将保持良好关系,也与文官们关系融洽。他为人谦和,处事果敢,遵循命令且无条件执行,再加上他的文化素养,使他能够与许多文官建立深厚的关系。

岳飞的战术也独具慧眼,他不仅能灵活运用兵法,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他在对抗金军时,凭借自己精妙的策略,屡屡打败强敌,取得全胜。在一次对战金军的战役中,他通过分析敌军战法的弱点,成功设计了有效的陷阱,彻底击溃了金朝的“铁浮屠”与“拐子马”骑兵,堪称军事天才。

虽然岳飞的北伐因高宗的“十二道金牌”未能完成,但他的英雄精神和《满江红》一起流传百世,激励着无数后人。而他保卫家园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昭... 好的,我将对原文进行改写,保持原意、增加细节,并提高可读性: ---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西施...
原创 蜀... 关羽是蜀汉的顶尖猛将,而太史慈则是东吴最强的猛将。在三国的历史中,蜀汉和东吴互为敌对势力,那么,如果...
原创 曹... 历史研究中,很多观点其实都是老调重弹,形式换了瓶子而已。观察历史人物的言行,比他们口头上的承诺更重要...
原创 秦... 每次提到秦始皇,很多人会想到他统一六国、实行三公九卿制度、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郡县制等一系列...
原创 很... 红军长征时期有很多英雄事迹,但不少人容易把“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混为一谈,甚至误以为是同一战...
原创 湖... 1950年春天,湖北省大冶县岩山朱村的一位铁匠背着打铁工具走向县城,他一边走一边吆喝,四下打量,心里...
原创 和... 宋徽宗赵佶在靖康之变后,和他的儿子宋钦宗赵桓一起被金人掳至北方。 赵佶不太关心江山,而是热衷于艺术和...
绍兴古城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实证“越王勾践建都历史”而备受关注的绍兴古城考古工作日前发布系列新成果,塔山和畅坊遗址中发现新石器...
原创 明... 在中国历史上,宋朝和明朝都是汉族建立的王朝,各自延续了两百多年。这两个朝代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重文...
原创 刘... 刘备是三国时期一位颇具野心却命运坎坷的枭雄,虽然最终成为三足鼎立之一,但与曹操、孙权相比,他的成就仍...
原创 唐... 提到唐朝的审美,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以胖为美”,甚至有人会幻想,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就不用节食减肥...
原创 古... 古代的城池普遍不大,战时为何大多数军队仍然采取逐城推进,而不是直接绕过敌城呢?即使有将领尝试过,结果...
原创 刘... 刘伯温,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极为响亮,他不仅是明朝的第一文臣,还被誉为“神机妙算”的奇人。有人将他与...
原创 同... 熟悉历史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即便在1840年后的清朝政府已经腐朽不堪,但在同治和光绪两朝之间,曾出现过...
原创 清... 李莲英是清朝慈禧太后的宠臣,在宫中拥有极高的权力,连许多大臣都不敢轻易得罪他。想要觐见老佛爷的人,必...
原创 钱... 1955 年 10 月 8 日,广州白云机场的咸湿海风夹杂着轮船尾气扑面而来。钱学森手里紧握着 FB...
原创 在... 张飞和吕布都是《三国演义》中的顶级武将,他们曾经交手过四次。每一次战斗,都体现了他们非凡的武艺和超凡...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治理国家上才智出众,在识人用人方面也同样卓越,能...
原创 刘... 提起楚汉之争,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一段历史。项羽为何最终失败,刘邦又是如何夺得天下?常见的解释大多集中在...
原创 春... 今天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小人故事。这里的“小人”并非指普通人,而是与“君子”相对的小人,指的是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