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是清朝慈禧太后的宠臣,在宫中拥有极高的权力,连许多大臣都不敢轻易得罪他。想要觐见老佛爷的人,必须先得到李莲英的许可。史书记载过一件典型的例子:张之洞曾想见慈禧太后,李莲英考虑到张之洞清廉正直,又身居要职,只收了他10万两银子。对像张之洞这样有地位的人,李莲英通常从宽;至于其他人,更是无法比拟。
作为太监能拥有如此权势,在清朝历史上实属罕见。这说明李莲英具备非凡的能力。那么,他当初为何会选择入宫当太监呢?并非家境贫寒所迫,事实上,李莲英的家庭虽然不算富裕,但基本衣食无忧。他入宫的原因,有着别样的考量。
李莲英的父亲李玉虽非亲生子,却与家人关系融洽
李玉从小是孤儿,为了生计,他常在他人家中帮工换饭吃,生活十分清苦。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富裕却无子的远房叔叔李柱。李柱夫妇见李玉勤快,便决定收他为干儿子。李玉机灵,主动帮忙干活,很快赢得认可。后来,他娶了李柱妻子本家的一位侄女,家庭关系和睦,日子渐渐好起来。然而,好景不长,李柱去世了。
李柱的离世对家庭影响巨大。按照当时风俗,他的财产应归宗族近亲所有,李玉虽是干儿子,却无继承权。为保住财产,李柱夫人和李玉夫妇想出了一个办法:先让老太太继承,再以还债为由出售地产,最终李莲英一家假称回京探亲,将钱带走,顺利保住家产。
父亲忙碌缺乏关爱,李莲英渴望离家
搬到京城后,生活仍不轻松。虽然带来些财产,但在大城市里仍然拮据。李玉为维持生计忙碌无暇照顾儿子,使李莲英童年缺乏关爱。此时,他膝盖出现“人面疮”,在当时被视为大事。父亲请算命先生为李莲英看病,结果得出结论:“不入空门,便入宫门。”李莲英对家庭本无感情,加之算命结果,他面前只有两条路:出家为僧或进宫当太监。
表叔崔玉贵引领李莲英入宫
李莲英的表叔崔玉贵是慈禧的二总管,虽然地位不如李莲英,但比他先入宫。崔玉贵的仕途让李莲英心生羡慕,并促使他希望沿着这条路发展。表亲关系让崔玉贵帮他安排手术并引荐入宫。于是,李莲英选择成为太监,主动追求在宫中的发展机会。
正因如此,李莲英与那些因家境贫困被迫入宫的人不同,他是出于志向与抱负选择了这条道路。凭借天赋与能力,他最终成为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太监,权势之大,可谓独步一时。
参考文献:《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