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代历史,窦姓的太后有不少,但最为人熟知的要数汉文帝的皇后——窦猗房。她本是普通百姓的女儿,却因机缘巧合成为了西汉的皇后,最终晋升为太皇太后,堪称典型的“麻雀变凤凰”的故事。
除去窦猗房,汉朝还曾有过两位窦姓的太后,分别是东汉时期汉章帝的皇后窦氏,以及汉恒帝的皇后窦妙。虽然这三位窦姓太后所处的历史时期相隔数百年,但因为她们都姓窦,并且都是出自两汉时代,因此许多人曾怀疑她们之间是否存在亲戚关系。那么,三位窦太后之间究竟有何渊源呢?事实上,这三位窦姓太后确实有着深厚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她们是同一个家族的成员。
接下来,我们就依照时间顺序,先简要讲述这三位窦太后的生平,再探讨她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汉文帝的皇后——“孝文窦皇后”窦猗房
历史记载中,并没有明确记载窦猗房的出生日期,但据推测她大约生于汉高祖初年。窦猗房的祖上原本是中山国元氏县的居民,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战乱,他们迁徙到观津一带生活。窦猗房从小家境贫寒,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父亲也在一次意外中丧命,留下她、哥哥窦健以及年幼的弟弟窦广国相依为命。小时候,窦猗房的命运并不顺遂,她不仅生活贫困,还早早失去了母爱,甚至连父亲也早早离世。
然而命运有时也会给人机会。公元前187年,吕后下令选拔宫中优秀的女子作为宫娥。正值青春的窦猗房幸运地被选中,成为吕后的贴身侍女。几年后,吕后为了笼络外面的诸侯王,将自己身边的五位宫娥赠送给他们,窦猗房正是其中之一。原本她被安排到赵国,因为离家近,可以偶尔回家探亲,但因为一些原因,窦猗房最终被分配到代国,成为代王刘恒的妾。
就这样,窦猗房从一个平凡的女子,成为了王爷的妾室。这只是她逆袭之路的开始。不久之后,刘恒的正妻去世,连王妃的四个孩子也相继夭折。正因如此,窦猗房从妾室变为了刘恒的正妻。随着吕后的去世,刘恒继位为汉文帝,窦猗房也随之成为了西汉的皇后。后来,汉景帝即位,窦猗房进一步晋升为太后,最终在汉武帝即位后,她成为了西汉的太皇太后。
窦猗房从平民女子到宫娥,再到妾室、王后、皇后,最后成为太皇太后,堪称古代女性逆袭的典范。随着她地位的上升,窦氏家族也逐渐得到提携。窦猗房的哥哥窦健被封为南皮侯,弟弟窦广国则被封为章武候,其他亲属也多在朝中担任要职。可以说,窦猗房为家族建立了强大的外戚势力,堪比第二个吕后。但不同的是,窦猗房缺乏吕后的政治智慧,虽然窦氏家族庞大,却未能完全掌控朝政。尽管如此,窦猗房去世后,窦氏家族未遭致如吕后家族那样的灭顶之灾,反而有了更长久的发展。
汉章帝的皇后——“章德皇后”窦氏
与窦猗房的平民出身不同,章德皇后的背景相对显赫。她的母亲是沘阳公主,父亲窦勋是东汉初年的大将军,而祖父窦融则是光武帝时期的重要人物,官至大司空。可惜的是,章德皇后的父亲窦勋去世较早,窦家因此开始没落。虽然章德皇后出身高贵,但她的童年并不富裕。
成年后,章德皇后进入后宫,凭借美貌与才华迅速上位,最终成为汉章帝的皇后。在汉和帝即位后,她又成为了东汉的皇太后。章德皇后一生平凡,早年致力于宫廷斗争,通过残酷手段除掉了许多竞争对手。晚年,她安享后宫生活。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她在匈奴问题上支持了大将耿秉,帮助耿秉打败了匈奴。
汉桓帝的皇后——“桓思皇后”窦妙
窦妙成为太后的过程相比于其他两位窦姓太后更为顺利。她的父亲窦武是当朝的大将军,因此窦妙在进入宫廷后迅速成为贵人,并很快被封为汉恒帝的第三任皇后。汉恒帝去世后,汉灵帝即位,窦妙顺利成为东汉的皇太后。
窦妙的一生并没有太多亮点,主要依靠家世成为皇后。然而,她并未得到汉恒帝的宠爱,且在汉灵帝即位后,虽然在政治上有过一定贡献,但因性格嫉妒、残忍,最终并不受汉灵帝的青睐,最后悲惨地因忧郁而死。
孝文窦皇后、章德皇后、桓思皇后的关系
有趣的是,桓思皇后的父亲窦武是东汉开国名将窦融的玄孙,而章德皇后的曾祖父窦融正是同一个人。因此,桓思皇后是章德皇后的侄孙女。另外,窦融的七世祖窦广国,恰好是孝文窦皇后窦猗房的亲弟弟。由此可见,三位窦姓太后实际上同出一个家族,彼此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