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平均身高是多少吗?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我不知道!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能从一些常见的词句中得到答案。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老话——堂堂七尺男儿!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古代男性的平均身高大约是七尺左右,而女性的身高通常稍微矮一些,约在六尺到七尺之间。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就能大概了解古代人的身高水平。
然而,现代社会中我们习惯使用毫米、厘米、分米、千米等国际单位,大家对此都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轻松进行换算。但一提到中国传统的度量衡单位,比如寸、尺、丈、里等,很多人就感到一头雾水。所以,当我们听到堂堂七尺男儿时,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古代的七尺究竟相当于今天的多少身高。 古代的长度单位和现在的国际单位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换算。根据标准的换算,古代的尺大约相当于现代的3.33厘米,所以三尺大约等于1米。中国直到1928年才开始全面采用国际公制单位,之前一直使用传统的度量衡。 比如,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中,很多重要人物的身高都有详细的描述。吕布的身高就被写道:见此人身高七尺开外!关羽则更生动: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不仅写出了关羽的身高,还特别提到他的胡须长度足足有二尺!曹操的身高也是如此,书中描述他是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其他如刘备、赵云、诸葛亮等人物在登场时,也常常提到他们的身高。 具体来说,张飞、赵云、诸葛亮的身高大约是八尺,而刘备的身高稍矮一点,约为七尺五寸。原著中生动描述了刘备的外形: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这句话让人想象刘备像一只大耳猿猴,耳朵又大又长,手臂也特别修长。如果我们按照三尺等于1米的标准进行换算,那么曹操和吕布的七尺身高大约相当于现代的2米3,比篮球明星姚明还要高。而关羽的九尺身高更是惊人,居然达到3米,几乎是一个楼层的高度。张飞、赵云、诸葛亮的身高大约是2米6,而刘备的七尺五寸则约等于2米5。经过换算后,这些古代人物的身高都超过了2米,这让人不禁产生疑问:古人的身高真的如此高吗?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一尺长度并不是固定的,它会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在商代时,一尺的长度只有现在的17厘米;到了秦汉时期,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南朝时期的一尺是24.5厘米;北朝时期一尺的长度则达到了30厘米;而宋明清时期的一尺也大约是30厘米以上。因此,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但不同朝代的长度标准依然存在差异。 如果按照三国时期的标准来换算,那么当时的一尺大约等于现代的24厘米。以此换算,关羽的九尺身高大约是2米16,曹操的七尺身高约是1米68,刘备的七尺五寸则大约是1米8。这样算下来,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身高就显得更加合理了。古人所说的七尺男儿大约就是1米68左右,和现代男性的平均身高1米69非常接近。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古代人的身高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了解了古代七尺到底有多高后,大家可以拿自己的身高与古代的身高进行对比,看看自己是不是七尺男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