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金晶:古旧书房里的汉唐气象
迪丽瓦拉
2025-11-12 17:32:05
0

来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做新书沙龙的同时,自然不能不探访当地有代表性的旧书店。于是早早跟沙龙的本地对谈嘉宾杨素秋老师咨询,素秋一口便推荐了万邦古旧书房。于是,周六下午刚到酒店办好入住、稍事休息之后,就直接以地铁加步行的形式,来这家负有盛名的旧书店探访。

万邦古旧书房位于西安闹市区的一家居民小区当中。根据导航过来时,一度因为找不到小区的入口几次在周边来回。而终于进入小区、看到书房时,其普通的门牌与小区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恰应了“曲径通幽”的老话。然而一进门,书房就用丰富的藏书与器物陈列,以及简约而不俗的整体氛围,向我这位南京远道而来的读者,展现“长安”优质旧书店的不俗风范。有趣的是,在书房墙面上众多关于古书与文物的介绍性陈列之外,书房入门处,还特意放置了一口大大的鱼缸,缸里假山石配着小绿植,周边小鱼畅游,这一多少兼具园艺与行为艺术风范的陈列,向读者自然展示着书房主理人魏盛涛的生活品味。

跟绝大多数古旧书店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气质不同,万邦古旧书房内部的陈列,多少显现出一种海纳百川的汉唐气象。这里,有众多古味浓厚的陈旧器物,也有简易打印纸呈现的“旧书新知 书香西安”的宣传口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书坊拐角处放置的两幅画作,居然是西方印象派与表现主义风格交织的作品,这种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着实让人产生唐朝乐队的经典摇滚作品《梦回唐朝》里引用的唐诗名句——“天下朋友皆胶漆”般的畅想。

而跟这些中西合璧的布置相对应的是,万邦古旧书房的图书陈列,则呈现出相对随性所致的状态——一般入门处的几排书架,陈列的更多是2000年之前的旧书;拐角处再往里,则更多是2000年以后出版的二手书为主,在这块区域,我们甚至还看到杨素秋老师去年大火的非虚构畅销书《世上为什么要有图书馆》同样在售。在书房拐角处,有一块小小的区域,放置的是关于西安城市旅游与历史文化的近年来的作品;然而更多西安、陕西与西北历史文化主题的旧书,则更多散落在各处的书架里,并没有做特别的集中陈列。这种只大致区分出版时间、不对图书做特别细致的具体分类陈列的做法,一方面体现出书房主理人魏盛涛相对随性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让淘书的乐趣大大增加。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的众多旧书,大多篇幅短小,从书架紧密相邻的书脊上,已经看不出任何主题和内容信息,一小本一小本拿下来,仔细翻阅和比对后,选入心仪的书籍,实在是经常逛旧书店的读书人的最大乐趣。

我来书房探访之前,素秋就早早跟魏盛涛打好招呼,请盛涛好好接待我。然而我逛书店的习惯,一般是基本上把书店摸透之后,才会跟主理人聊天。有趣的是,书房主理人魏盛涛兄,实在是一位存在感极强的率性读书人。在我尚未自报家门、潜心逛书店的过程中,就总是听见盛涛的声音在耳边环绕——一会儿是跟店员交流和布置工作,一会儿是招呼熟悉的书友聊天,一会儿就来问我这位新书友具体有怎样的购书需求,一刻都难以闲下来。在这些“余音绕梁”的话语表达当中,主理人对于书房这份事业的热爱与投入感,清晰可见。

看到我一直在几本少数民族与民间文艺题材的旧书前徘徊,盛涛兄立马来了劲头,跟我确认是不是对这类题材的作品特别感兴趣。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立马在附近的书架里,一下子翻出了这类题材的二三十种作品,供我翻阅参考。魏盛涛坦言,之所以收入这类书籍,首先是他自己喜欢,然而由于题材和内容相对小众,这些书往往摆在书架上很长时间也无人问津,今天碰到我这位口味特别的读者,也是这些作品的幸运。寥寥数语,书店人与拥有共同品味的有缘读者之间的惺惺相惜,着实让彼此感动。于是就在这样一来二回的交流之中,《中国民间小戏》《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出版的乌孜别克族和纳西族的民族史诗等书籍,均被我收入囊中,盛涛跟我,都堪称喜不胜收。

就在淘书接近满载而归时,我告知了盛涛自己的身份,有了之前的交流铺垫,盛涛的回应更显热情,还特地加赠了我一本《民间文学基本知识》的小书,以示对远道而来的读者的欢迎。《中国民间小戏》跟《民间文学基本知识》这两本书的作者,均为中国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研究的开山级学者之一张紫晨先生,而我迄今为止反响最好的一部作品——《开山大师兄》一书中访谈的新中国第一位民俗文化学博士陶思炎先生,其博士生导师恰恰就是张紫晨先生。于是回到酒店的夜晚,翻阅这些旧书时,当年跟爱人小鱼一起、去陶先生家中对他做系统访谈的场景,又无比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从九年前在南京对陶先生的访谈记忆,到如今在西安跟陶先生导师作品的有缘相遇,文化脉络的传承,就这样在万邦古旧书房里悄然发生,而魏盛涛兄,则是这些无比美妙的学缘与书缘的促成人与见证人。

万邦古旧书房里,不只有这些成型的书籍,也同样陈列数十年前、陕西本地学者关于汉唐历史、民间文艺与地方文化的研究文献的珍贵打印稿。书房虽小,却很好地成为展现西安古都文化底蕴的一个上佳窗口。在实体书店行情越发下行的语境下,书房不只卖旧书、卖器物,也同样提供饮品与闲坐交流服务。下午我跟两三位陌生书友在书房淘书的过程中,书房茶座那边,一直有两对书友点着饮品在闲坐交流,一对畅谈汉唐历史,一对则在深入探讨艺术设计的专业性、艺术性与市场反响之间的背反效应。对于我们这些淘书的书友而言,闲坐书友的交流话语,不只不会构成对我们的干扰,相反也成为书房里以书香为主题的“协奏曲”,共同诠释着这座古城“旧书新知”的文化魅力。

在一场顺利且氛围良好的新书沙龙过后,周一我离开西安返回南京之前,又选择来万邦古旧书房,度过高铁出发前的闲暇时光。乘坐西安地铁二号线、即将从小寨站出站之时,刚好看到一位站立在车厢出口处的中年书友肩背帆布袋、双手捧着一本旧书在潜心阅读。出于对这年头公共空间里已成为“稀有物种”的读书人的惺惺相惜,我立马凑近,想看看他在读什么书。没想到这位书友一抬头,恰恰就是万邦古旧书房的主理人魏盛涛兄。于是很开心地一起出站、共同步行前往书房,又是一番海阔天空的畅快交流。

正如地铁里的读书人越发稀少一般,魏盛涛坦言,如今每天来书房的读者,大概平均也就是十多人左右,其中还有一部分,是被媒体对于书房的报道吸引而来、纯粹看看热闹的,买书的读者就更加稀少。然而眼睛视力已经不太好的盛涛,仍然乐此不疲地用心经营着这家书房,热情地招呼每一位来书房探访的有缘书友。正如书房的名字“万邦”一般,在这座小众的公共文化空间里,我们看到的,是古都的文脉传承,是西安的读书种子汇集地,也同样让人想起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先生的那句响彻中国大江南北的名言:

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冲... 冲之鸟礁是西太平洋,菲律宾海的一组环礁,涨潮之前,有五块岩石露出海面,涨潮之后,只有两块岩石露出海面...
原创 宋... 刘昶(436年-497年6月12日),字休道,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南北朝时期大臣,...
原创 隋... 瓦岗军的结局,并非仅仅是战败的问题。五虎、八彪、十三上将,他们都曾英勇奋战,最后却一个个死得无人知晓...
原创 东... 西园八校尉是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宏所设立的军事组织。刘宏是东汉倒数第三位皇帝,也是汉少帝刘辩与汉献帝刘...
原创 为... 北宋和明朝都被一个叫金的国家所灭,但为什么北宋灭亡后,能够保住半壁江山,建立了南宋,而明朝灭亡后,南...
原创 如...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西方历史真伪的讨论在中国舆论界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与历史无关的公众人物和网络红人纷...
原创 明... 你绝对想不到,在一粒普通的大米上,明代的手艺人能玩出多少花样。他们用比绣花针还细的刻刀,在方寸之间刻...
原创 5... 两万年前的广西人就吃螺蛳 麻辣烫起源于川渝地区,最早是江上谋生的船工和纤夫为了方便快捷地填饱肚子而发...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孙权等枭雄的阵营中,虽然涌现了不少来自寒门的英雄,比如关羽、张飞、典韦、张辽、...
原创 美...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
原创 皇... 清史里最绕不开的一段糊涂账,就得数孝庄和多尔衮了。一个是六岁天子的生母,一个是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最后...
原创 能... 老虎被誉为“百兽之王”,是自然界中最强大的掠食者,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威猛,几乎没有动物能够与之抗...
原创 南... 冯云山,这位被称为南王的人物,是太平天国的中坚力量之一。若不是杨秀清的背叛,他或许能引领太平天国走得...
原创 美... 三十年来,全球格局中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谜题:美国向来对竞争对手毫不留情,曾以狠辣手段收拾苏联、打压日本...
原创 诸... 三国时期,刘备阵营原本依照《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准备了两支北伐的主力军。然而,由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
原创 李... 在唐朝时期的一次下朝后,李世民特意召见了许敬宗,单独与他谈话。作为一名大臣,能够受到皇帝的单独召见,...
原创 运... **前言** 每个人都曾幻想过一生顺风顺水,事事如意。然而,最让人动容的故事,往往是那些经历了种种波...
原创 海... 11月8日,在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考古领队杨军表示,墓中出土1200枚《诗经...
原创 诸...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拥有狼顾之相的人物其实并不多。那个时代的人们大多怀抱着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康乐...
许金晶:古旧书房里的汉唐气象 来西安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做新书沙龙的同时,自然不能不探访当地有代表性的旧书店。于是早早跟沙龙的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