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是曹操手下的第一猛将,拥有极强的力量和勇猛的战斗力,和典韦并肩被誉为曹操的左右臂。许褚有着“虎痴”的称号,而典韦则被叫作“恶来”。曹操曾经这样称赞许褚:“他是我的樊哙!”这句话显示了曹操对许褚的极高评价。
作为曹操的贴身护卫,许褚不仅在战斗中勇敢果敢,率先冲锋,还曾多次在危急时刻保护曹操的生命,可以说,许褚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曹操征讨张绣时,许褚带领军队冲在最前线,战斗激烈,许褚斩敌首万余,凭借这一战功,他从都尉晋升为校尉。《三国志·许褚传》中记载道:“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
后来,曹操讨伐袁绍时,曾有一个名叫徐他的人打算刺杀曹操。由于许褚一直在曹操身边守护,徐他始终不敢下手。一次,趁许褚稍作休息,徐他藏匿匕首打算行刺,但许褚突然觉得心神不安,于是决定返回继续保护曹操。当他看到许褚时,吓得脸色发白,许褚迅速意识到不对劲,便将徐他杀死,最终曹操免于一劫。《三国志·许褚传》中有这样记载:“时常从士徐他等谋为逆,以褚常侍左右,惮之不敢发。伺褚休下日,他等怀刀入。褚至下舍心动,即还侍。他等不知,入帐见褚,大惊愕。他色变,褚觉之,即击杀他等。”
在潼关之战中,曹操带领军队渡河,途中突然遭遇马超和他的一万精锐骑兵的突袭,箭如雨下。许褚毫不犹豫地保护曹操,他一手撑住船,一手用马鞍为曹操挡箭,甚至船工都被射中丧命。这场战斗,如果没有许褚的保护,曹操很可能命丧当场。《三国志·许褚传》记载:“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
在一次曹操与韩遂的战场对话中,马超打算趁机偷袭曹操,试图活捉他,但看到许褚在身边,眼睛瞪得大大的,马超便因恐惧而没敢动手。如果没有许褚在旁保护,曹操很可能陷入险境。《三国志·许褚传》中有记载:“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
许褚忠诚于曹操,曹操去世时,许褚悲痛至极,甚至哭得吐血,可见他对曹操的忠诚与深厚感情。然而,许褚死后,却没有进入曹操庙庭享受祭祀,与其他同样立过大功的武将不同,这让人感到遗憾。
曹操死后,许褚并未与张辽、徐晃、张郃、乐进、李典等人一起,享有在曹操庙中陪祀的待遇。连和许褚齐名的典韦都得到了这一荣誉,而许褚却未能得到。为什么许褚没有被允许配享太庙呢?
我个人推测,许褚未能享有这个荣誉,可能与他的性格和处事风格有关。许褚虽忠诚,但他性格直率、刚烈,嫉恶如仇,而且他并不擅长奉承、巴结别人,这可能得罪了许多人,包括曹魏的重臣,甚至是曹操的亲族。
举个例子,有一次,曹操正在休息,许褚在殿外守卫。当时,曹仁刚从荆州回来,准备拜见曹操。曹仁在殿外看到许褚,想与他聊几句,但许褚并未给予任何面子,冷冷地回应说:“王将出。”然后便直接回殿。这让曹仁非常生气,因为他是曹操的亲弟弟,也是曹操极为信任的大将。许褚却毫不留情地将他晾在一旁,曹仁从此对许褚心生怨恨。《三国志·许褚传》中有记载:“曹仁自荆州来朝谒,太祖未出,入与褚相见於殿外。仁呼褚入便坐语,褚曰:‘王将出。’便还入殿,仁意恨之。”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许褚的性格,他对于任何人,除了自己的主公曹操外,都是不屑于给予过多关注。即使是曹操的亲兄弟,许褚也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客气。这样直率和刚烈的性格,很可能让他得罪了不少人,因此在他死后,没人站出来为他争取在庙庭配享的机会。
后来,钟会攻打蜀汉,命令许褚的儿子许仪担任先锋,负责开路修桥。可是,钟会过桥时,马蹄不小心陷入桥面,钟会大怒,下令将许仪斩首以儆效尤。《三国志·钟会传》记载:“先命牙门将许仪在前治道,会在后行,而桥穿,马足陷,於是斩仪。仪者,许褚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
许仪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就被斩首,甚至没有人敢为他求情。这件事也让人更加感到惋惜——许褚一生屡次救主,立下赫赫战功,死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祭祀待遇,连儿子也遭遇了不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