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字昭远,号塞,号称弓马震雄狮,性格刚毅,是东莱地区的忠臣猛将。自从神亭岭之战后,他便加入了孙策的势力,为江东立下了赫赫战功。太史慈一直随孙策征战,屡次为孙家出力。但遗憾的是,在攻打合肥时,太史慈遭遇了李典等人的伏击。突围时,他不幸中箭,多次受伤,最终因伤重而去世。在临终时,太史慈依然激昂地喊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与刘备的相识是在解救北海时,两人相互欣赏。如果太史慈在解围之后投靠了刘备,那么他是否有可能成为刘备五虎上将之一呢?如果他能入选五虎上将,那么他在其中的排名又会是怎样的呢? 虽然太史慈是一个勇猛的武将,但刘备的阵营中武力强悍的武将已经很多,太史慈要入选五虎上将的机会极小。如果真能入选,他也只能位居末位,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从与刘备的关系亲疏来看,刘备最亲近的两位武将是关羽和张飞。关羽和张飞从刘备在涿郡起兵时就与其同行,几乎是从一无所有到逐渐崛起的战友。三人结拜为兄弟,形成了深厚的情谊,因此他们之间的合作远比其他人更紧密。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19年,关羽、张飞和刘备三人经历了风雨飘摇、互相扶持的35年,建立了无比深厚的信任。刘备的早期资金大多是依靠张飞变卖家产来支持的,而每当遇到困境,关羽也始终负责保护刘备的家眷。由于这深厚的情谊,关羽和张飞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人无法撼动的。 至于赵云,他的地位也很难被取代。赵云不仅是一个全能型的武将,而且为刘备尽忠,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在投奔刘备后,赵云被任命为护卫长,虽然这个位置并不匹配赵云的能力,但由于刘备的势力较小、资源有限,赵云只能屈居此位。然而,赵云在长坂坡一战中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这一功绩让赵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不可取代的重要人物。 另外,马超的地位同样稳固。马超原是西凉的名将,刘备与他结为盟友,主要是出于对马超影响力的需要。马超在西凉和羌族中拥有很大的影响力,这对于刘备来说非常重要。在五虎上将的剩余名额中,唯一可能竞争的位置是黄忠的。黄忠在加入刘备后,参与了多次战役,特别是在入川作战和汉中争夺战中,他的表现非常突出,并斩杀了曹魏名将夏侯渊。因此,若太史慈要争取这个位置,他必须有比黄忠更为突出的战绩。 其次,从武力水平来看,太史慈也难以与五虎上将的其他人抗衡。每一位五虎上将的武力都非常强大。关羽在斩杀颜良文丑后,还能单挑过五关斩六将,甚至在老年时仍能与庞德战斗百余回合,与徐晃战斗八十回合且不分胜负。张飞则以能与吕布交战数百回合而不分胜负,且与许褚的交手也占据优势。 马超在潼关之战中与许褚打了超过两百回合而未分胜负,而在与张飞的蒹葭关之战中,也打了两百二十回合以上,依然没有胜败之分。赵云的战力同样令人惊叹,他两度与许褚交手,并成功突围在李典、于禁等人围攻下全身而退。甚至在汉中之战中,张郃和徐晃也不敢与赵云正面交锋。 黄忠虽已年过六旬,但在长沙之战中,他与关羽交战了百回合而未分胜负,展现了不凡的实力。因此,五虎上将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武艺出众,难以轻易被超越。 相比之下,太史慈虽然在神亭岭之战中与孙策交战了百回合未分胜负,但在合肥之战中,他与张辽对战了七八十回合仍然没有分出胜负。值得注意的是,张辽在与张郃的对战中仅打了五十回合便未分胜负,而张郃在与马超的交手中只打了二十回合便败北,也在与赵云的对战中败下阵来。因此,太史慈的武力与马超、赵云等五虎上将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综上所述,太史慈无论从与刘备的关系亲疏,还是从武力水平来看,都难以跻身五虎上将之列。而即使他凭借战功争取,面对黄忠等实力不容小觑的竞争者,依然难以入选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