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传》如何拨开历史迷雾
迪丽瓦拉
2025-11-14 10:02:49
0

书封。作者供图

台北马场町的枪声虽然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仿佛还在耳边。吴石将军——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岁月的波纹中不断扩展着他的意义。

党史学者郑立撰写的《吴石传》,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面映照历史复杂性和人性深度的镜子。当人们试图透过70余年的时空迷雾去理解吴石将军时,会发现每一个确定的结论都会引出新的疑问,每一个清晰的轮廓都藏着难以言说的模糊,而这正是《吴石传》的价值和魅力:它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邀请读者一同思考关于信仰、忠诚、抉择与牺牲等永恒命题。

传统传记书写大都秉持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断,《吴石传》却勇敢地拥抱了灰色地带。吴石将军拥有令人惊叹的多重身份:国民党陆军中将、“国防部”参谋次长、我党隐蔽战线工作者,这些看似矛盾的身份标签同时汇聚于一人之身,本身就增加对历史叙事的难度与挑战。

《吴石传》通过大量细节展现了历史叙事的困境:档案的残缺、记忆的偏差、当事人的逝去,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完整还原历史真相几乎成为不可能。荷兰历史学家安克施密特所言:“历史叙事本质上是对过去的‘隐喻’,而非对过去的全面‘复制’。”《吴石传》正是通过这种隐喻式的历史叙事,让读者得以窥见那段隐秘历史的某些本质特征。

1949年8月,吴石将军选择前往台湾的那一刻,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走向危险。书中描写这一抉择时,没有赋予他全知全能的英雄神话,而是展现了一个坚守家国情怀的军人在人生关键节点的审慎与决断。“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吴石将军的这番话透露出一种深刻的自省意识,这种自省不是事后的矫饰,而是驱动他作出危险选择的内心动力。

在个人安全与历史责任之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选择从来不是单向的。吴石将军选择去台湾的同时,也选择了让家人与自己共同承担风险。《吴石传》没有回避这种选择带来的伦理困境:为了崇高的目标,是否可以让无辜的家人承担代价?书中通过对吴石将军子女后来生活的细致描写,将这一道德难题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叙事的勇气使得《吴石传》超越了简单的英雄赞歌,进入了更为深刻的人性探索领域。

吴石将军的故事最动人心魄之处,在于他对忠诚的独特理解与坚毅实践。在国民党阵营中他身居高位,而同时他又在为另一个理想服务,这种双重性很容易被简化为“卧底”叙事。但《吴石传》揭示了主人公更为复杂的心理现实。书中通过对吴石将军诗词、书信和友人回忆的细密梳理,集中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矛盾与痛苦。吴石将军的忠诚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一种基于民族大义的更高层次的忠诚。

在就义诗中,他写道“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里的“丹心”指向的不是某个具体政党或领袖,而是他心中的那个“我翁”——既可能是指民族先贤,也可能是内心的道德律令。吴石将军的故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于“被遗忘”状态,这种遗忘不是偶然的。《吴石传》的写作本身,就是对这种遗忘的一种抵抗,该书对那段往事的发掘和书写,不仅是为了弘扬历史正义,更是为了探讨记忆与遗忘的辩证关系。

《吴石传》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诗化的语言与充满哲理的思考。在面对那段充满伤痛的历史时,作者没有选择激昂的控诉或简单的颂扬,而是采用了一种诗意的沉思姿态。书中对吴石将军家乡的描写:“闽江畔的青砖黛瓦、幽深庭院,以及少年吴石在琅琅书声中立下的救国壮志……”这些诗化表达不是对历史严肃性的削弱,而是对历史多维度的丰富。事实是历史的骨架,而诗意则赋予历史以血肉与灵魂。

吴石将军的生命轨迹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军人,从国民党高官到隐蔽战线工作者,在这一系列身份转换中,什么是始终保持不变的内核?《吴石传》告诉我们,是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内心道德的持守。

吴石将军的故事之所以今天依然打动我们,正是因为它触及一个永恒的问题:个体应当如何在与时代的关系中安顿自己的生命?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是明哲保身,还是舍生取义?《吴石传》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它通过对一个具体生命历程的细致呈现,为读者提供了思考这些问题的丰富素材。

(作者系哈尔滨知名文史学者、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刘金祥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14日 08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皇... 风水、摸骨、看相、算命等术数,今天我们可能会觉得它们是古代迷信的表现。然而,事实上,古代确实存在一些...
原创 1... 1952年劳动节,全国总工会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澳大利亚的工会代表团也受邀参加了这场盛会。中联...
原创 马... 法国小伙马库斯捐赠618张中国抗战的照片,对中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现在他们在世界各地宣讲这段历史,向...
原创 倭... 这绝对是一个将被写进外交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就在最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一份公告里,赫然出现了两个掷...
里耶秦简发掘记——二十三年前,... 新华社北京11月13日电 11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里耶秦简发掘记——二十三年前,他们...
原创 他... 赖传珠将军是我军中备受尊敬的领袖人物之一。他生于1910年,江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尽管生活条件艰苦...
原创 面... 其实,宋朝也曾修建过长城。你可以在百度上查到相关资料:宋长城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与河南省邓州市、...
原创 康... 康熙皇帝是清朝历史上的重要君主,他的治国策略为清朝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使得后来的清朝皇帝能够在此基础上...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徒步山野间... 行走在苍茫山野间,俯身于破碎陶片前,他们是寻踪者,他们是“守宝人”。 于怀石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
探访陶寺遗址博物馆:触摸400... 11月12日,“中国有约·相约山西”2025年国际媒体采访团走进山西陶寺遗址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位...
原创 大... 《史记》记载了西汉张骞的使命——联络大月氏共同对抗匈奴,张骞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艰苦旅程,途经大宛和康居...
《吴石传》如何拨开历史迷雾 书封。作者供图 台北马场町的枪声虽然远去,但历史的回响仿佛还在耳边。吴石将军——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历...
原创 老... 1905年美国政府代表团访问大清,在北京拍到的照片。 1905年7月8日,美国陆军部长威廉·霍华德·...
著名历史学家、唐史专家赵雨乐逝...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著名历史学家、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香港地方志中心编审委员会委...
原创 中... 高市早苗日前的言论不仅引发中国不满,连朝鲜也想起历史记忆,要“血债血偿”日本,高市早苗这次是真的闯下...
原创 五... 五代十国:一炬成灰,到头孽报 话说晋王石敬瑭,既入潞州,即欲引军南向。契丹主耶律德光意欲北归,乃置...
原创 滇... 滇系指的是民国时期在云南地区拥有较大势力的一支地方军阀。桂系则是指盘踞在广西的地方军阀,而晋系则是指...
原创 再... 天启二年正月二十三日熊廷弼在大凌河下令放弃关外并退守山海关,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其被斩于西市并传首九...
原创 相... 去年秋天,我去乡下亲戚家做客。院坝里鸡鸭成群,唯独不见鹅的踪影。饭桌上,亲戚热情地介绍:“这是自家养...
原创 郑... 文 |地缘历史档案 编辑|地缘历史档案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