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诸侯中,刘备通常被视为一个宽厚仁义的领袖形象。然而,刘备虽然以仁德著称,但在激烈的权力斗争中,他同样展现了杀伐果断的一面。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一生究竟杀过哪些手下呢?除了刘封外,另外三位分别是彭羕、雍茂和张裕。
**一、刘封** 刘封(?—220年),原籍长沙(今湖南湘阴)。公元201年,刘备来到荆州后,将刘封收为养子。刘封武艺出众,性格刚猛,力大无穷。公元214年,刘封随赵云、张飞等人征战西川,立下赫赫战功,随后又带领孟达攻取上庸,深得刘备的信任。然而,刘封在关羽北伐时多次拒绝出兵援助,且在与孟达交战时,做出过激行为,最终导致孟达投降魏国。随后,孟达联合魏国徐晃袭击刘封,并劝他投降,刘封固执不降,最终甚至遭到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公元220年,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最终决定赐死刘封,刘封因此自尽。刘备虽然痛心,但因为刘封是自己收养的孩子,便没有直接派人杀他,而是让他体面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彭羕** 彭羕(184年—220年),字永年,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彭羕起初在益州担任书佐,但因遭人诽谤,被刘璋免职。等到刘备入蜀后,彭羕投奔刘备,并因传递命令和指示表现出色,逐渐得到刘备的赏识。公元214年,刘备正式入主益州后,任命彭羕为治州从事。然而,彭羕因为得意忘形,变得嚣张自大,诸葛亮曾多次提醒刘备彭羕心大志广,难以安稳。刘备察觉后,决定将他疏远,并贬为江阳太守。彭羕心中不满,曾与马超私下交谈时说: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马超听后大惊,立即将其转告给刘备。彭羕最终被捕入狱,公元220年被处死,年仅三十七岁。笔者认为,彭羕的死完全是自作自受。**三、雍茂** 雍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备称帝之前,雍茂担任主簿等职,并且与尚书令刘巴一起向刘备建议,要广泛招募和使用人才。然而,当刘备最终决定称帝时,雍茂反对这一决定,这使得刘备决定将其处死。由于史料记载较为匮乏,关于雍茂的详细生平我们所知甚少。 **四、张裕** 张裕(?—218年),字南和,蜀郡人。建安十六年(211年),张裕作为刘璋的从事,随刘璋到涪城接见刘备。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归顺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并广泛起用刘璋旧部,张裕也被任命为益州后部司马。公元218年,刘备意图争夺汉中,而张裕劝阻他不要贸然出兵,认为必然会遭遇不利。刘备听从了张裕的劝告,但派遣的两支大军却全军覆没,结果一如张裕的预测。此后,张裕私下对人说: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有人将他的言论报告给刘备,刘备愤怒不已,将他捉拿入狱。尽管诸葛亮请求饶他一命,但刘备认为张裕的直言过于直率,最终决定将其处死。公元218年,张裕在闹市被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