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推崇封建王朝那种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反感。然而,秦始皇作为封建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贡献也不容忽视。秦始皇结束了当时诸侯割据、混战不断的局面,最终统一了整个华夏大地。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车同轨,书同文。这一改革最大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凝聚和大一统,而这也算是他在民族融合方面的巨大贡献。时至今日,当人们谈到秦始皇时,首先想到的便是他留下的兵马俑。尽管现代科技日益发达,但至今考古学家依旧未能完全挖掘出兵马俑的所有秘密。
兵马俑栩栩如生,给人一种非常逼真的感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游客,都对其赞不绝口。正因如此,也有一些人提出了质疑,认为秦始皇所制造的兵马俑里面,可能是用活人的尸体做的。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时在西安,有一尊兵马俑发生裂开,才揭示了真相。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身世有着不少谜团,由于距离今天已经有几千年,许多细节无法考证。有人认为他并非出生在秦国,而是在赵国。秦始皇继承王位时年仅十三岁,还是个孩子。那时候,秦国的政权并不完全掌握在秦始皇手中,实际上的权力掌握者是吕不韦和太皇太后。 秦始皇从小便聪明过人,他清楚自己还没有能力独立治国,所以在成年之前,他非常依赖吕不韦,基本上每个命令都听从吕不韦的指示。吕不韦当时是个权臣,秦始皇并没有直接对抗他,而是耐心等待着自己的机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逐渐长大,他不想永远当一个傀儡,也不愿意永远活在吕不韦的阴影下。于是,秦始皇开始暗中观察并学习治国理政的技巧,逐渐培养起自己的能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秦始皇的母亲也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帮助,后宫的风言风语不断,而吕不韦也企图通过自己的政治手段,重新夺回权力。 当秦始皇真正掌控政权时,他并不畏惧来自反对势力的威胁,反而急切地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威,他任命了许多信得过的官员,并通过重赏来激励他们,这一做法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快,秦始皇的军队击败了叛乱势力,并稳固了自己的统治。 面对吕不韦的威胁,秦始皇开始采取极端手段,他策划了吕不韦的死亡,并铲除了吕不韦的所有亲属,彻底消除了这一威胁。通过镇压叛乱和清除敌对势力,秦始皇彻底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掌控了秦国的实际权力。 虽然历史上有一些记载上的错误,但在秦始皇最终掌握权力之后,局势逐渐明朗起来。他不仅能够选贤任能,还展现出极高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先后通过联合作战,击败了其他诸侯国,最终统一了六国,成为了第一个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王朝皇帝。 然而,虽然秦始皇实现了统一大业,并成就了自己的霸业,但他内心深处更渴望的是,在国家统一后,能够安享太平,坐拥数百年江山。作为人类,他当然清楚长生不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心底,他仍然希望能够找到永生的方法。 因此,历史上记载,秦始皇派出了大量的能人异士,四处寻找长生不老的秘诀。有人被派往蓬莱仙岛,也有的人乘船前往日本。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徐福,秦始皇派他去寻找长生不老的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至今认为徐福是他们的祖先。据日本的历史记载,徐福曾受命前往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在到达日本岛后,由于岛上荒无人烟,徐福决定不再返回,最终在日本定居下来,繁衍生息,日本人便视徐福为自己的祖先。尽管秦始皇试图通过寻找长生不老药来延续自己的生命,但他并没有完全寄希望于此。他意识到长生的可能性很小,于是便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秦始皇陵。他希望自己死后仍能统治天下,过上与生前一样的奢华生活。因此,秦始皇陵的设计极其宏大、豪华,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学发现的最大、最壮丽的古代帝王陵墓。 陵墓中的设计堪称惊世之作,秦始皇通过模仿秦国的山川河流,甚至使用水银模拟河流。水银不仅能真实再现当时的地理环境,还能保护秦始皇的尸体,防止腐坏。同时,水银也起到了防盗的作用,防止盗墓贼入侵。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便是兵马俑。兵马俑的发现要追溯到上世纪,一位陕西的农民在挖掘过程中意外发现了这些陶俑。此后,考古学家展开了大规模的挖掘工作。令人惊叹的是,秦始皇陵的规模远超人们的想象。由于技术尚不完善,考古学家并未继续大规模挖掘,以避免损坏未发现的文物。 如今,所有已经发掘的兵马俑遗址仍让世界震惊。去过西安的人都知道,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栩栩如生,仿佛一个个古代的将士站在那里,静待命令。正是这些形象鲜明的陶俑,让人们开始猜测,是否当年秦始皇使用了活人的尸体来制作兵马俑。事实上,在一尊已经破损的兵马俑中发现的证据表明,兵马俑全是由泥土制成的,并没有使用任何人类的尸体或骨架,这也说明当时的陶艺技术已经非常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