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时,东吴北伐,为何非要死盯着合肥不放?
迪丽瓦拉
2025-11-14 19:03:23
0

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大家通常会想到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然而,东吴似乎总给人一种保守自守的印象。实际上,东吴的北伐次数并不比蜀汉少,而且规模上也远超过蜀汉的北伐。 魏国和吴国有着一条漫长的边界线,但东吴的北伐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合肥这一地区。为何东吴始终盯着合肥不放呢?

东吴为何总盯着合肥? 东吴共进行了34次北伐,我们不一一列举。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几次东吴没有把合肥作为主要进攻目标。一般来说,东吴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不会攻打合肥:

1. **诱敌深入,内线歼敌** 比如典型的石亭之战,东吴通过诈降骗取魏军的信任,让敌军孤军深入,然后趁机发动内线攻击。 2. **魏国内乱,趁乱出兵** 例如在淮南三叛期间,东吴借机与叛军配合,直接打击魏国的核心城市——寿春。

3. **小规模出击** 比如为了掠夺人口进行的小规模打击。 除这三种情况外,东吴几乎所有的北伐行动都把合肥作为主要目标。唯一例外的是226年,当时曹丕去世,东吴趁机三路伐魏,但都集中在荆州方向,结果三路攻势都迅速失败。

合肥,必争之地 合肥,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战略位置。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里就指出,合肥地处江南和中原的交通要道,控制了合肥就意味着能够直接威胁到中原,而中原一旦控制合肥,也能扼制江南的进攻。

合肥不仅是必争之地,而且对东吴来说,它的重要性远超过襄樊等地。这一切都和当时的战略形势密切相关。 成本低、风险小

东吴是以江东大族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大规模北伐会影响江东大族的经济利益,因此,大多数江东大族,包括陆逊在内,都不支持东吴进行大规模的北伐。为了避免损害国家经济,东吴的北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成本不能过高,不能像蜀汉北伐那样劳民伤财;其次,风险要小,即使失败,损失也要尽可能小。 而攻打合肥正好符合这两个条件。从江东出发,东吴军队可以通过水路快速到达合肥,几乎没有任何损耗。相比之下,蜀汉北伐要翻越艰难的秦岭,负担沉重。即使战斗不利,东吴也能迅速撤军,因为水路方便,魏军无法追击。

相比之下,攻打襄樊的成本和风险就高得多。东吴的主要力量在江东,动用荆州的兵力就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襄樊与曹魏的重兵驻扎地非常接近,后续威胁很大。 有机会:曹魏的薄弱环节

合肥虽然是魏国的重要防线,但在曹操的时代,它却一直是防守的薄弱环节。曹操曾将淮南的部分人口迁走,导致合肥周围的大片地区变成无人区,物资供给不足。东吴攻打合肥时,通常能迅速获得兵力上的优势。 而且,合肥南面有巢湖、长江,北面又远离寿春,补给线较长,因此吴军可以依靠水路围攻,魏军的援军难以及时赶到。在这种地形条件下,东吴攻合肥时,占据了巨大的战略优势。

可守之地 一旦东吴拿下合肥,防守的条件也非常有利。合肥周围的地形复杂,山脉和水域构成了天然屏障,适合防守。而且,从江东地区调兵援助非常方便,可以通过水路进行快速调动。而襄樊和广陵虽然战略重要,但一旦攻下后,东吴很难长期守住。

一旦取胜,后续发展空间大 如果东吴能够占领合肥,未来的战略空间将非常广阔。合肥是南北水路的交通枢纽,控制了合肥,东吴可以轻松通过水路进攻魏国其他重要地区,甚至可以向西扩展到黄河流域。

吴蜀相互配合,攻合肥为最佳选择 最后,即使东吴不能攻下合肥,围攻合肥本身也能有效消耗魏国的资源。当时吴蜀联盟共同北伐,魏国不得不调集大量兵力应对,既要防守西线,又要防守东线,这对于魏国的兵力和资源是巨大的消耗。 然而,东吴始终没有做出更大突破,这与东吴的战略局限性也有关。即便合肥是一个理想的目标,但长期只盯着合肥而忽视其他战略机会,显得有些单一、重复。 总的来说,东吴北伐专注合肥虽然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但在几十年内始终未能打破局面,确实暴露出其在战略上的一些固守和僵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邓大军有42万人,而挺进大别山的队伍只有七万,为什么会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呢?虽然我军频频获胜,但依然...
原创 朱... 有人评价说,历史上最忙碌的皇帝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治理国家非常用心,但除了他圣明的...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是对君主的褒奖,意味着尊敬和谨慎。古人认为,如果一位君主能够时刻保持警惕,日夜谨慎行事...
原创 阿... 许多人误以为北海道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列岛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北海道直到大约155年前才完全成为日本的领...
原创 中... 夏朝是中国首个世袭制朝代,标志中国从石器向青铜器时代过渡,为后世制度奠基,其存在获历史资料与考古证据...
原创 皇...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威严是非常显赫的。无论是文朝的百官,还是普通百姓,看到皇帝时,都会恭敬地跪地叩...
原创 凭... 翻开陈胜的历史,处处显得神秘莫测。当我们把事件的时间线理清楚后,更是感到不解和惊讶。 根据《资治通鉴...
原创 司... 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与巩固,都离不开贤臣猛将的支持和百姓的拥护。除此之外,还需要顺应历史的潮流...
原创 大... 大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政权,至今在很多人的心中仍然充满争议。尽管如此,有一点是无...
原创 文...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期间经历了二十四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风貌。尽管在不同...
文史|明末清初夏县名宦、乡贤张... 保存于夏县司马光墓文物保护所的《侍御张君墓志铭》石刻,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立石,是迄今为止夏县...
原创 玛... 玛雅文明是美洲古代文明之一,起源大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玛雅文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原创 一... 大明通行宝钞这东西,说起来真挺讽刺的。明明印着 “天下通行” 四个篆字,边框还刻着龙纹,看着挺唬人,...
原创 刘... 刘备为何选择娶孙尚香?在中国古代,婚姻往往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家族乃至国家之间的联姻。刘备与孙...
原创 秦... 我们并不推崇封建王朝那种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甚至可以说是十分反感。然而,秦始皇作为封建王朝的奠基人之...
原创 赤... 在《三国演义》里,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并不仅仅是因为他麾下谋士的智谋下降,而是受到了许多复杂因素的...
原创 三... 提到三国时期的北伐,大家通常会想到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北伐。然而,东吴似乎总给人一种保守自守的印象。实...
从射石没镞到千矢挽澜,古代神箭... 全文共2870字 | 阅读需6分钟 漫漫史籍中,以弓箭扬名的英杰豪侠着实不少。在中国古代,射艺是评判...
原创 毛... 毛泽东到底有多英明、伟大呢?黄克诚大将曾经做过一个很好的总结: 井冈山的红旗不倒,象征着中国革命...
原创 抗... 黄殿君是抗联老战士,1934年加入了抗联第一军,担任第二师师长曹亚范的传令兵。他回忆起1940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