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试题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登录
注册
首页
历史试题
搜索
栏目
不限
历史试题
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
关键词
搜索
排序
时间排序
点击排序
评论排序
评分排序
支持量排序
董仲舒认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人君无法维持统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削弱诸侯国势力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大兴文
董仲舒 汉武帝 罢黜百家 儒术 大兴 识记 焚书坑儒 题意 文字狱 本题
2022-05-28 22:01:14
0 评论
1 浏览
春秋的列国争霸,战国的七雄兼并,预示着统一的大趋势,秦通过暴力战争统一了中国,然旋即二世而亡。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了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哪些措施?(试从
汉武帝 经济 西汉 思想上 儒家 西域 军事 罢黜百家 铸币 太学
2022-05-28 22:01:12
0 评论
3 浏览
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卫青B.霍去病C.主父偃D.董仲舒
董仲舒 汉武帝 罢黜百家 儒术 儒家 的是 识记 建议 本题 正统
2022-05-28 22:01:10
0 评论
2 浏览
以下盛世局面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贞观之治②文景之治③开元盛世④康乾盛世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
盛世 开元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太宗 局面 时期 曾孙 本题 初年
2022-05-28 11:01:47
0 评论
1 浏览
下边是某同学在对汉武帝进行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这幅图片反映了汉武帝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削弱封国势力C.强化监察制度D.开辟丝绸之路
汉武帝 罢黜百家 识记 制度 儒术 本题 国势 校尉 百官 图片
2022-05-28 11:01:45
0 评论
1 浏览
为实现国家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颁布“推恩令”C.盐铁官营D.张骞出使西域
措施 选项 汉武帝 西域 官营 罢黜百家 儒术 思想 国家 都是
2022-05-28 11:01:44
0 评论
2 浏览
“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实行科举取士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③提倡节俭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科举 教训 赋税 前朝 节俭 农业生产 盛世 的是
2022-05-28 00:11:54
0 评论
3 浏览
董仲舒认为,与儒学相异的学术“皆绝其道”,对于董仲舒的建议,你认为以下评价正确的是A.这不利于汉朝的社会稳定B.其本质是实行思想控制C.这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不适应D.该建议有
董仲舒 汉朝 建议 相异 的是 罢黜百家 思想 儒术 本题 王国
2022-05-28 00:11:53
0 评论
4 浏览
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提示完成填空。(7分)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一书;汉武帝在中央设立(1),加强对京师百官、
宪法 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和国 本题 中华民国 校尉 百官 皇族 京师
2022-05-28 00:11:51
0 评论
0 浏览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文修武备,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A.
思想 学说 汉武帝 董仲舒 核心 儒家 汉武 罢黜百家 儒术 本题
2022-05-27 22:02:11
0 评论
3 浏览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外戚 昏庸 宦官 朝政 派系 东汉 统治阶级 愚昧 最突出 皇帝
2022-05-27 22:02:10
0 评论
2 浏览
故土难离的家乡情绪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部分。而东汉末年我国北方人民离开故土内迁,其主要原因是[]A.南方气候优于北方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北方统治者实行移民政策
故土难离 故土 东汉 战乱 统治者 其主要 中国文化 劳动力 安定 移民
2022-05-27 22:02:08
0 评论
2 浏览
共2226条
第一页
上一页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下一页
最后一页
热门资讯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
有人说:西汉初年国力不振,而中...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从...
由汉初“和亲”到汉武帝对匈奴反...
古代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
下列选项中,与《汉书》记载“汉...
阅读材料汉皇朝是空前统一的大国...
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
下列对南方经济发展意义的描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