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本舰队是中英联合舰队,这支舰队可以说是清朝第一支近现代海军,但只是昙花一现。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起事,当时清军腐败,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1853年定都南京。
除了太平天国这个内乱,清朝此时还有外患,从1840的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纷纷跑到华夏来谋求利益。
洋人根本不在乎谁来统治华夏,他们只希望在华夏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如果谁给他的利益多,他就支持谁。
洋人曾与太平天国接洽过,毕竟洪秀全打的是上帝的旗号,使洋人对他有天然的好感。但是双方交谈得并不愉快。在与太平天国接洽时,洋人还在当时华夏的正统——清廷的手中抢夺利益,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沙俄、美国又趁火打劫。尤其是沙俄,通过威逼利诱强占了我国大片国土,英法、美等国则获得了更多的权利。
洋人在太平天国那里没有得到的利益,在清廷这里得到了,其次太平天国此时已经在走下坡路了,而且洪秀全等人的表现与洋人心中的上帝有差别,洋人因此倾向于支持清廷,纷纷表示愿意给清廷提供军事援助,尤其是英国,他们希望通过清廷在东方获得更多的权利、利益。
之前的封建政权一直奉行的大陆政策,对海洋的重视度不够高,西方列强的炮舰打开了清朝的国门,上层精英并不是傻子,他们意识到了坚船利炮的厉害,纷纷上奏朝廷,请求朝廷购买洋船、或者聘请洋匠建造舰船。地方大臣曾国藩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左宗棠也主张“仿造轮船以夺彼族之所恃”。中央的恭亲王奕欣也主张购买洋船镇压太平天国,洋人赫德给咸丰帝吹牛,说如果采用西方舰船,那么剿贼必得利,从长江口到南京只用6天,一天就能攻破南京城。正被太平天国搞得焦头烂额的咸丰帝大喜,立即下圣谕命江苏巡抚薛焕、福州将军文清、两广总督劳崇光迅速筹办购船事宜。
可以大清办事一般都会很坎坷,过了一个多月咸丰帝病逝,之后上层又陷入夺权斗争中,导致购船一事暂时被放下。
清廷将其搁置后,太平天国则来催清廷,李秀成率太平军一路东进,接连攻下宁波、杭州,直逼上海,恭亲王奕欣又得到消息,太平军攻下上海的目的就是想从洋人手中购买火器、轮船。最后在三方势力的相互促进下,清廷急令恭亲王奕欣筹款向西方购买洋船,具体事情由英国人利泰国操办。
购买经历也是非常坎坷(大清办事一般都很坎坷),这件事慈禧太后、维多利亚女王、英国的首相和各大内阁成员、李泰国、恭亲王奕欣、两广总督劳崇光、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卷入了这件事。
当时的李鸿章正在上海,他带着淮军保卫了上海,得到了上海士绅的支持,手里有的是钱。
恭亲王奕欣就找到李鸿章,希望李鸿章帮忙出钱,而李鸿章什么事情都是听他老师曾国藩的,这让奕欣很不爽。1863年4月4日,舰队从英国驶往我国。洋务派内的各方集团都想获得这支舰队的实际使用权,曾国藩集团、左宗棠集团、恭亲王奕欣集团为舰队的控制权进行角逐,李鸿章集团也是全力支持曾国藩的,左宗棠的势力没有其他两个大,真正角逐舰队控制权的是曾国藩与奕欣。
真正让“阿思本舰队”破产的是英国佬,当时我国没有技术,人也不会操作洋船,因此船员、船长都是英国人,舰队司令阿思本还曾参加了两次鸦片战争。
舰队是清廷出钱筹办的,是为清廷办事的,按理说控制权是属于清廷,但是英国佬却要求这支舰队必须挂外国旗帜,由外国人指挥,这个外国人还是清朝海军的司令。
清廷一看,老子花钱,到头来却全是别人的,真当我人傻钱多?各大派也不希望这支舰队的控制权在洋人手里,纷纷挤兑这支舰队,曾国藩、曾国荃纷纷上书,表示南京已经被团团包围,攻克只是时间问题,完全不需要这几艘洋船。各方势力的妥协下,大清帝国最终白白花了67万两白银,什么都没得到。但清政府也开始了力图自建强大海军抵御外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