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迪丽瓦拉
2024-12-07 00:03:09
0

原标题:“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公元1449年8月15日,瓦剌首领也先派人前往英宗大营诈和,王振见状立即下令拔营,本来被围已经人人自危的明军得到这个命令后,争先恐后,行军过程中可以说毫无秩序可言。

也先见自己的目的达到,率军策马杀回,王振在军中被樊忠重锤锤死,英宗见突围无望,面朝南方席地而坐,引颈就戮。

土木堡之变

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得知英宗被俘后,朝堂上下乱作一团,但不管再怎么乱,瓦剌大军近在咫尺,时刻威胁着北京的安全,赶快找个人来监国稳定军心势在必行。

这个时候我们的主角,“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被迫出场了。

之所以说是被迫,因为人家朱瞻墡压根就没想过来监这个国!完全是朝堂上那些遭瘟的书生在孙太后面前胡言乱语。

孙太后

说什么朱瞻墡在仁宗、宣宗时期有过两次监国的经历,第一次就是仁宣交接的关键时刻,太子朱瞻基于南京监国,得到老爹死讯后虽然第一时间就往北京赶了,但距离摆在着,也是需要时间的,于是在张太后的支持下,朱瞻墡于北京监国,稳住了汉王朱高煦。

第二次就是汉王叛乱,宣宗亲征,朱瞻墡再次扛起监国的大旗。两次监国时间虽然都不长,而且似乎也没有发生什么意外,但没有意外就很能说明朱瞻墡的能力了!

所以在英宗于土木堡被俘的消息传回北京后,大臣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位明朝最牛皇叔,想要让他在危难之际站出来。

朱瞻基

而朱瞻墡心中那个苦啊!这不是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吗?自己只想好好当个王爷怎么就那么难。但如果说朱瞻墡此时没有心动是不可能的,毕竟皇位在当时距离自己是那么的近。

不过朱瞻墡在家中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上奏回绝了此事,不仅如此,还非常深明大义的说国朝危难,此刻应该立即让太子朱见深立即登基主持大局。

见朱瞻墡推诿,大臣也没有办法,最后把朱祁钰推了出来,这就是景泰皇帝。要说这朱祁钰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

朱祁钰

本来一家人可以幸福一生的,结果在这个时候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虽然当了皇帝,但和傀儡的区别并不大,不管是兵部的于少保还是内阁的“三杨”,都是孙太后或者说是朱祁镇的人,朝廷中根本就没有他朱祁钰的人。

再加上也先发现明朝皇帝换人后,觉得朱祁镇没啥用了,或者就是故意把朱祁镇放回去挑起明朝皇族矛盾,反正朱祁镇回到了北京,虽然此后就被朱祁钰软禁在了南宫,但可以想象到朱祁钰这段时间过着怎样心惊胆战的日子。

也先

也正是这种压力,导致他虽然在位8年,但没有再诞下任何一子一女,此前唯一的儿子朱见济虽然被立为了太子,但不知道为什么也突然就没了。

各种打击之下,朱祁钰也没能熬多久,38岁就没了。

这个时候朝堂上下又乱成了一锅粥,朱祁钰没了,儿子也没有,那么谁来当皇帝就又成为了一个问题,大明最牛皇叔又被端了出来。

夺门之变

这真是应了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人家朱瞻墡是真的只想做个快活王爷,虽然可能对皇位有那么点兴趣,但小命更重要啊!

别说此刻朱祁镇还活着,就算朱祁镇死了人家也还有个儿子朱见深,于是又准备上奏回绝此事。好在这个时候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复辟成功。

本以为事件就这么结束了,但对于朱瞻墡来说,真正的危险才刚刚到来。朱祁镇复辟那肯定要清洗朱祁钰时期的人。

于谦于少保

于少保就成为了众矢之的,且不说人家在北京保卫战中的功绩,就算要治罪,也得找个理由不是。帮朱祁镇复辟的那群人思来想去,最后找了个迎立藩王入京的罪名。

这个罪名在明朝算是重罪了, 和谋反的区别并不大。而朱瞻墡就是这个罪名中的那个藩王,那么要治于谦的罪,朱瞻墡自然也就跑不了。

不过好在朱瞻墡此前给朝廷的奏章中立场非常坚定,还在危难之际建议让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即位。而这封奏章又刚好被朱祁镇看到了,知道自己这个叔叔没有不臣之心,这事最后才不了了之。

朱见深

别看说得轻描淡写,当时朱瞻墡可以说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不知道多少回,若不是他坚定立场没有进京监国,如果不是那封建议朱见深即位主持大局的奏章,明朝最牛皇叔可能已经成为朱祁镇清洗行动中的一个亡魂了。

朱祁镇得知朱瞻墡这个叔叔是坚定站在自己和自己儿子这边后,朱瞻墡此后的日子可以说就过得很舒坦了,没有再遇到什么风波,活到了73岁。

坚定的政治立场是朱瞻墡得以善终的关键

之所以说朱瞻墡是明朝最牛皇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历经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成化六朝,要是再多活10年,还能见到弘治一朝。而这六朝也是不少人心目中明朝最精彩的一段历史,朱瞻墡不仅经历了,还多次被卷入最中心的政治斗争中,却得到了善终,不得不说这位皇叔是真的有些本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与许多人想象中的不同,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并非在达到了顶峰后就逐渐衰退,恰恰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封建...
2025屯堡文化大会在贵州安顺... 人民网安顺11月10日电(陈洁泉)为进一步挖掘呈现屯堡文化的发展脉络、丰富内涵、历史意义及时代价值,...
考古人员在三亚落笔洞遗址发现海... 三亚落笔洞遗址发掘现场(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新华社海口11月10日电(记者周慧敏)...
另一个悟空:没有七十二变,却同... 与悟空相遇 那是2023年的秋天,我从帕米尔高原开始我的旅行。车子在山间逶迤,草色褪去,高原袒露出强...
原创 中... 在18世纪,法国涌现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的名字叫伏尔泰。伏尔泰不仅被誉为“法兰西思...
海昏简牍经文保修复数量更新为5... 负责海昏侯墓出土简牍修复工作的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近日透露,5200余枚海昏简牍在今年的文保修...
原创 扁...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中充满传奇和神秘的一个时代,而扁鹊这位名医,则是这一时期的璀璨明星之一。 ...
原创 桂... 1928年9月的某一天,李默庵拿着刚刚获得的副旅长委任状,来到了第十一师三十一旅报到。此时,旅长桂永...
原创 1... 1958年,粟裕在一次重要会议中,突然遭到两个半元帅的严厉批评,这使得他蒙受了莫名的冤屈。到底粟裕与...
原创 真...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亲自发动的一场对吴国的战役。这场战斗的起因,是刘备带领七十万大军,宣...
原创 西... 1948年11月中旬,西柏坡迎来了一位非常重要的客人。这位客人到底有多重要呢?毛主席亲自去接待他,百...
原创 东... 在东晋十六国历史上,有个叫南燕的王朝。这个南燕也是慕容诸燕之一。如果说前燕是第一燕国,后燕是第二燕国...
“三位一体”战略任务与“两面政... 任超 平郊抗日根据地游击队行军途中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将在北平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根据...
折戟中欧:蒙古帝国第二次入侵匈... 公元13世纪,蒙古帝国的骑兵一度横扫欧亚大陆。特别是在欧洲东部,先后屠戮基辅罗斯、保加尔突厥、波兰和...
开篇暴击:历史哪是讲道理?明明... 开篇暴击:历史哪是讲道理?明明是 “全员疯批” 连续剧 提起历史,你是不是立刻想到教科书里背着手讲道...
原创 他... 张云逸是开国十大将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享受了元帅待遇,曾是其他九位大将的上级。为什么张云逸能够获得如...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和朱元璋有个类似之处:那就是都是出自民间,通过农民起义建立新王朝。但是,两者在成为...
原创 资... 傅钟将军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央授予的1614位开国将帅之一,他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仅是党内入党最早、...
原创 他... 河南新县是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这个地方培养了许多开国将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许世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
原创 回... 在1997年的北京早春时节,一场足以搅动东亚局势的脱逃事件正默默上演。 当年76岁的朝鲜前劳动党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