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结束华夏大地数百年分裂,完成大一统的隋朝,却是昙花一现,很快就灭亡了,其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三征高丽,大大损耗了国力。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后,统治者仍是不遗余力地攻打高句丽,直至将其全部平定。
隋唐两朝为何要不惜举国之力也要消灭高句丽呢?
一,收复辽东之地高句丽复兴之地,本来就是汉代疆土。早在周朝,辽东之地曾建立箕子朝鲜,汉朝属于玄菟郡。西汉末年朱蒙因家族内斗南逃,随即创建了高句丽。
虽然从西汉末年至唐初,高句丽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但在隋唐统治者眼里,辽东之地向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他们以恢复汉朝旧土为宗旨,绝不容忍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再次游离于中央政府之外,可以说隋唐把攻打高句丽的战争,看成收复大汉旧土的行为,也可以是统一战争的一部分。
二、没节操的高句丽,过于猖狂隋朝时期,高句丽在东北的势力很大,对隋朝的统治有一定的威胁,而且高句丽的野心不断膨胀。
尤其是高元成为高句丽王后,曾率万余骑兵进攻辽西,彻底惹怒隋文帝,随后派出三十万大军征伐高句丽,高元吓得遣使请罪。到了隋炀帝时期,高句丽再次不尊番礼,惹怒隋炀帝,导致隋军三次征伐高句丽。
唐朝建立后,新罗、百济都主动向大唐寻求庇护,并向唐朝派遣质子。而高句丽则在辽东修建长城,甚至与突厥联盟,高句丽的狂妄深深触怒唐朝统治者,导致唐太宗派兵征伐高句丽,至唐高宗时将其消灭,设立安东都护府。三、巩固皇帝的权威
从东西魏的分裂,到北齐、北周的建立以及相互攻伐,甚至到了隋朝的建立,逐渐形成一个强大的军事利益团体,这就是关陇士族集团。
长时间的演变发展,关陇集团的权力对国家统治影响很大,历朝历代的皇帝和权臣,为了保证、巩固自己的权威,就需要向这个利益集团靠拢,这也必将影响皇帝的权威。
隋唐两代皇帝开科举,就是为了从民间取士,以向关陇集团进行权力的争夺,而巩固权力最大的基石就是兵权。隋唐两代统治者多次征伐高句丽,也是为了在军中建立皇权的权威。战事胜利,皇帝可以提拔用功之臣,一些有才能的武将得到皇帝的恩赐,自然听命于皇帝。如果失败,皇帝也可以借机消除一些有贰心,不忠于皇帝的武将,以实现整顿军队势力的目的。
总结
综上所述,隋唐两代多次征伐高句丽,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高句丽的不安分,狂妄的他屡次惹怒隋唐统治者,为了安定边境,一劳永逸,出兵征伐,消灭高句丽就是最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