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输出怎么做?为何孔子学院受挫,四百年前下南洋却能成功?
迪丽瓦拉
2025-05-28 17:02:45
0

原标题:文化输出怎么做?为何孔子学院受挫,四百年前下南洋却能成功?

如今,中国文化输出时常遭到外国的反感和抵制,最典型的就是花费重金在海外打造的孔子学院,接二连三地推广受阻。这不禁令人反思,优秀的中国文化为什么不合外国人的胃口?其实联想一下400年前明末清初时期,南洋华侨在东南亚传播中国文化的状况,或许就能解开答案。

东南亚一角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出现了多次北人南迁的浪潮,最为直接的原因即是北方战乱频发,人们不得已迁往当时还属于“落后”地区的南方谋求生存,而一次次的迁徙也使得南方在具备大量劳动力与相应的技术后逐渐发展繁荣起来,并在宋朝以后赶超北方经济,这种经济格局也一直持续至今。人口的流动始终伴随着文化和技术的传播。在明末清初,一次跨国间的大迁徙同样将中国所具有的较为先进的农耕文明传播至南洋地区,中国人以文明的方式,而非西方殖民者那样残暴的方式,带给当地更加先进的耕作技术与生活方式。

电视剧《下南洋》剧照

一、农作物种植技术的传播

16、17世纪的南洋并不像今天一样人口繁盛,当时的东南亚存在着相当面积的荒地无人开垦,而这正好为迁移至此的中国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中国人的大量迁移一方面使东南亚大片未能利用的土地被开采成为沃土,如菲律宾华人便曾将一片湖泊的沿岸全都开采成良田。另一方面,南洋各地政府也见识到了中国人的勤劳与技术的先进,希望本国农民可以向中国人学习如何更好地耕种土地。

垦荒

耕种土地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使用耕作技巧与相关技术,而这正是南洋华侨向当地农民传授的重点。一些在中国已传承千年并司空见惯的农具,如犁、水车、水磨等,在菲律宾却是从未有过的,为此菲律宾华人特意向当地农民传授如何制作、使用并维护耕犁与水车等农具。一位曾经到访过菲律宾的英国人惊奇地发现,在菲律宾许多农民使用的农具是极富有中国特色的,这其实就是从中国人手中学来的。

中国犁

此外,南洋华侨还向当地人传授如何使用水牛、农肥、有机肥料等用于精耕细作的技术技巧,直到明朝末年,菲律宾人才在中国人的指引下学会使用马车、水牛等工具,为此菲律宾政府还特意派遣商团赶往中国去购买马匹、水牛等牲畜。而在印尼,至17、18世纪,中国犁早已出现在当地农民的手中,被熟练地使用。

水车

二、手工业技术的传播

中国人不但将农耕技术传播给了当地居民,还将自己所掌握的手工业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南洋百姓。由于迁移至南洋的中国人大多为社会底层的农民或手工业者,他们前往南洋后大部分还是从事老本行,因此在南洋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包括裁缝、打铁、开锁、制造家具、染织、修鞋、烧石灰等大量门类的手工艺者。

但即使是这样,手工艺在当地看来依旧是十分新奇的事情,一名曾到过南洋的西方探险者说过,中国工匠在南洋有着许许多多的手工品铺子,制作销售一体化,这让当地居民见识并学习到了中国的许多手工技艺。

中国的打铁工艺

在各种各样的手工业技术当中,酿酒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菲律宾甚至在明朝初年就已经有中国人到访,并将酿酒的技术传授给当地居民,这种名为“土巴”的酒一直传承至今天。

而在爪哇等地,在其被荷兰殖民者占领之前就已经从中国人手中学会了酿酒技术,这可以在荷兰人编纂的《荷印百科全书》中找到证据。荷兰人在占领当地期间还曾亲眼见到过身处南洋的中国人经营着大大小小的商铺,同时还传授当地人酿酒的技艺,可谓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

中国人的酒不仅吸引了当地居民,甚至连荷兰殖民者都痴醉不已,他们在当地会特别挑选华商酿造的酒,以致于在一次华人酒厂遭到袭击之后,荷兰当局立即下令要求华人重新恢复酒厂的运转与售卖。

古法酿酒

三、艺术品的传播

随着大量中国人的南下,中国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南洋地区。中国文化最早以建筑的形式传播开来,前往南洋的中国人有许多是建筑工匠,他们在帮助当地人修盖房屋的同时,也将中国式的建筑风格传播到当地。在今日的菲律宾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带有中国“石狮子”风格的建筑物,这些无不是中国文化传播南洋的见证。

如今在菲律宾的中国城

除建筑以外,中国文化同样以绘画作品等直观形式表现出来,在一些由南洋华侨所建造设计的教堂内,大量的画像虽是西方的“圣母、圣徒”,但这些西方基督教的人物却是华人以中国的“观音菩萨”等形象为基础进行创造的,带有十分明显的中国味道。这既可以说是基督教文化,又可以说是混杂了中国文化、菲律宾本土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新文化风格。

中国文化的传播远不止于此,诸如庙宇、祠堂、雕塑等诸多方面的设计建造都有着华人的身影,他们将生活了数十年的故乡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传播着源远流长、璀璨多姿的中国文化。

位于越南的寺庙

文史君说

明清时期的中国人下南洋热潮虽然是由于国内发生的诸多动荡所引发的,但前往南洋的中国人并没有以野蛮的方式对待当地农民,而是以和平文明的手段将他们所掌握的先进技术文化传播给当地居民。与以武力霸占并掠夺当地的西方殖民者相比,中国人是和平与文化交流的使者。400年前,中国是以绝对的文明来俯视落后的南洋的,现实的窘迫倒逼落后地区不得不接受先进文明的滋养;而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大家最多也就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再想进行文化输出,靠单纯的灌输就不行了,要展现出中国文化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引起西方人的兴趣。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学院发展受挫,而李子柒却让老外们大呼“真香”的原因。

参考文献

郑甫弘:《明末清初南洋华人移民与商业文明的传播》,《南洋问题研究》1992年第2期。

郑甫弘:《十六、十七世纪南洋华人移民与生产技术的传播》,《南洋问题研究》1993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莫... 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在自己别墅办公室沙发上睡觉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
原创 朱... 导语:朱元璋给功臣赐过免死金牌,为啥还是被杀?也不看看上面这4个字 每个开国皇帝坐稳皇位后的第一件事...
原创 清... 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现在有很多的古装剧,都喜欢演绎清朝时期的皇家故事,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原创 此... 文 | 陈飞 提要:西汉时期,霍去病率领汉军征伐匈奴,将这个困扰了华夏一族数百年的游牧民族一举击溃,...
原创 朱... 说起朱元璋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就是霸气和果断,当然他的这种霸气和果断也是误伤了很多忠臣名将,他可以说是一...
原创 曹... 《三国演义》大家肯定不陌生,里面曹孙刘最终三分天下,其中以曹操势力最强,有统一中国的潜力。官渡之战后...
真实的慈禧“照片”,被美国博物... 摄影术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视觉记忆,也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图像档案。对于遥远的清朝末期,摄影同样...
北宋灭亡时,为何杨家将不出来救... 如果要说到护国柱石,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立刻就会想到两个形象,一个是杨家将,另一个就是岳飞。 说实话,这...
原创 比... 我们知道能被评为开国元帅的将领,堪称各个的资历都是非常的深厚,再者功劳也是非常的大,可是有这么一个开...
原创 若...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少不了皇帝的影子。在很多的皇帝中,有很多人还都是文武兼修、胸怀大志向的人中豪...
原创 日...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放眼整个世界,中国都是走在最前列的存在,综合国力更是令整个世界所仰望,不说...
原创 古... “在古代,你们是否曾想象过,在最为隐秘的时刻,若有他人突然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尴尬?”这样的问题,往往...
原创 大... #01.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发号施令的乾隆皇帝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的某一天,象征着皇家至高权威的...
原创 春... 说起春秋,我们一般想到的是春秋五霸。因为当时整体形势都是这些大国主导的。这些国家甚至左右的当时的历史...
原创 美... 1902年,深夜里的白宫,传出一声愤怒的咆哮。 政府在决策前,为什么不给华尔街打招呼? 幽暗的灯光下...
原创 外... 在近代领土回归其实相对很简单,因为弱肉强食,直接武力解决。 所以西方占据和抢夺了很多土地,光是英国就...
原创 美...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由大小132个岛屿组成。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波利尼西亚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
原创 盘...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集神权、皇权、族权于一身,忠君是最高的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绳。在公众场合敢于对皇帝大...
重报艺文志|80余年前,川渝大... 人物名片: 萧易,作家、学者,专注于文博领域写作,出版有《古蜀国旁白》《唤醒纵目神》《知·道——石窟...
原创 原... 我们再看电视剧的时候,相信都会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那就是一个太监拿着皇帝的圣旨,向下面的人传递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