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损失惨重,秦军换白起登场
迪丽瓦拉
2025-05-29 15:08:00
0

原标题: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损失惨重,秦军换白起登场

战国中期,秦国在孝公商君变法之后一家独大,处于单挑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落下风乃至于碾压的地步。六国为了抵抗秦国,要么也试着去变法,要么采用联合的方式去对抗。

其中赵国是做得最好的一个,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国成为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在军事有一战之力的国家。史载,秦国和赵国的祖先是同一个人。祖先生了两个孩子,秦国是哥哥,赵国是弟弟。

在战国中后期,除了秦赵这两位兄弟以外,其他国家大都战力羸弱,不堪一击。秦赵之间终究会有一战,而韩国的上党郡本来秦国唾手可得,上党郡守冯亭却带着百姓投降了赵国。

秦国哪能忍?这就爆发了妇孺皆知的长平之战。由于兄弟都使上了吃奶的劲,哥哥差点把弟弟打死。据史籍记载,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五万人,赵将赵括战死。据说这是赵括出道的第一战。赵国换上赵括的时候,秦国马上换上了战国杀神武安君白起。

秦国对此为何这么重视呢?本来和秦军在长平对峙的是赵国的老将廉颇。他使用坚壁清野的策略,打破了秦军想速战速决的战术战略。

秦国对这个局面有些不耐烦,于是秦相范雎施展离间计,蛊惑赵王将赵括替代廉颇,让这场旷日持久的大战有了一个结果。

最后以秦国的惨胜而告终,在这场大战中,白起杀了四十多万的降兵,加上之前打其他国家的战绩,共杀害了一百万人。可以说整个战国死亡的人数,有一半都是他造就的,他也因此获得了人屠的称号。

而赵括也没白打,因为赵括的指挥失当,赵国十五岁以上精壮男子死伤殆尽,他还为中国贡献了一个常用的成语——纸上谈兵。此战过后,东方六国再也无法阻挡秦国铁蹄的进攻,秦国统一的历史趋势因之大定。

长平之战一开始双方主将并不是白起和赵括,秦国起初是由王龁主持这场战事的,赵国换了赵括秦国才让白起登场。那么秦国为何不一开始就用白起,这样不是更节省时间吗?

赵括是赵国马服君赵奢的独子,赵奢是战国中后期少有能和秦国交战不落下风的名将。赵括在其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就熟读各种兵书,谈论兵事更是一套一套的,说得有理有据,他爹都说不过他,别人更说不过。

他爹很了解他。赵奢虽然从来在论兵上没赢过他儿子,但是他深知战争极其凶险残酷,不说随便说说就可以的。于是在临终的时候跟他的妻子说,赵括教书育人还可以,真正打起仗来他的那一套肯定不行。

我死以后你要跟大王说千万不能重用他,否则赵国必败。在邯郸城里都在盛传秦军就怕马服子赵括的时候,赵孝成王忍不住动了心。赵奢的母亲亲自去宫里把赵奢的话转告了赵王,赵王并没有听进去。

因为赵国的粮食快坐吃山空,不得已只好用赵括替代了廉颇,不到三个月就败得一干二净,也为赵国种下亡国的苦果。在传统观念上,赵括应该是个废柴。既然如此的话,秦国为什么不继续使用王龁而换上了终极必杀武器武安君白起呢?

王龁在秦军将领中也是素有声名的,曾打过不少胜仗。虽然没有排进战国四大名将,对付一个还没出道只会夸夸其谈的人应该不成问题。

这还不算让最人疑惑的。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将白起曾发出了一句感叹:秦军此战亦损伤过半。

从这里可见,赵括还是有点真东西的,不然秦国也不会这么重视他,白起也不会对他有这样的肯定。其一,赵括自小饱读兵书,因其没有什么代表作,所以秦军才要加倍重视。

从长平之战的表现来看,赵军如果不是因为特别缺粮,赵括也不会蠢到直接上来就抡拳头,然后被白起的军队给分割。再加上秦国在长平之战不停增兵,所以从长平之战的表现来看,赵括实在不算差劲。

其二,如果不拿出白起,用王龁迎战赵括,说明秦国还是看不起赵国。古人最重名气,而且长平一战赵国输得很惨很惨,为秦始皇荡平六国去除了最大的阻碍。

白起在那个时候已经是成名已久的老将,而赵括会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此前都没有人见过。只有白起是见过赵括怎么打仗的。再加上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的加持,是秦国不敢对他小视。这场战争是决定双方国运的战争,不论哪一方输了都是灭顶之灾。

赵括虽然在战术上不够完美,但是给秦国也造成了重创。:赵国国力也还算强大,赵括的能力也是有的,如果没有武安君白起,秦国有可能会输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军在战斗力这一块还真有点虎狼的意思。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赵括输在他手上一点都不丢人。白起在面对同时代任何一位将军,都是有绝对统治力的。最后,面对王龁这位将领,已经坚持不下去的赵国,决定用赵括替换白起,以此和秦军进行决战。

如果秦国起初就用白起的话,赵国不可能让赵括来代替廉颇,白起也就派不上用场。同时,对于秦国来说,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让白起来指挥秦军,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担心其他五国的进攻。

在战国后期这一历史阶段,秦国和赵国成为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对于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胜者有望一统天下。

结语

秦赵的长平之战是决定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个大战。吃透这场大仗对了解战国末年这段历史非常有意义。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等方面。两个超级大国的博弈必有一扬,也会必有一伤。

秦国奋六世余烈而一统江山的宏愿,在长平之战就算定型十之七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公元713年,李隆基一尺白绫赐太平公主自尽,太上皇李旦反复求情:“三郎,朕就这一个妹妹了,请你饶她一...
原创 亚...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见风使舵”,意思是指那些做人缺乏原则,而不断改变立场,唯利是图的人。所以...
原创 战... 公元214年,发生了一件事:战死一人,谁能想到上苍竟这样安排,就是死去的这个人,间接导致49年后蜀汉...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作家杰克... 1916年11月22日,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克·伦敦逝世。据统计,他一生共计完成150多部短篇小说和...
原创 正... 《三国演义》是小说,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出入,但许多人都是通过演义来认知三国历史的。 同样《说岳全传...
原创 1... 在中国古代,除了武则天时期,享有最高权力的往往都是男性。他们掌握国家权力,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其中就包...
原创 美...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作为超级大国来说,历来都是硬碰硬,最典型的,无论是西班牙帝国、大英帝国,还是...
原创 荀...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每个中国人最为熟悉、喜爱的历史时期。三国时期谋士如云,猛...
原创 若... 如果按《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颜良算是个死得非常憋屈的猛将了。颜良本来是袁绍手下的王牌,同时也刷得曹...
原创 朱... 朱元璋:强力反腐却越反腐败分子越多,值得人们深思 朱元璋出身社会最底层。深知贪官污吏的害处。 因此...
原创 1... 清末年间,就是中国最屈辱的时期,当时旧中国在西方列强的眼中就是谁都能啃上一口的肥肉。而大清国也是不争...
原创 侦... 古往今来,国家的兴亡都是护国军人和士兵们的责任,同时能护好一方疆土不被外来侵犯也是他们的殊荣。而如今...
原创 6... 国人都听过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但是有的人却不知道丝绸之路还有海陆之分;我们都知道郑和七下西洋,很多人...
通讯|盛唐气象“重现”巴黎 新华社巴黎11月20日电 通讯|盛唐气象“重现”巴黎 新华社记者张百慧 精致小巧、活灵活现的赤金走龙...
造纸的主要生产过程简介 造纸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主要过程为: ⑴ 伐树做材料;⑵ 裁切成适当的长度;⑶ 剥去树皮;...
原创 战... 战国时的墨家科技曾取得较高成就,其思想理念和技术发明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先进性,但最终却走向了消失,主要...
原创 我... 姓氏是我国悠久历史的象征。一开始,我们只有少数的几个姓氏,它们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了其...
原创 谁...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明思宗朱由检 后人想象图) 崇祯十...
马斯克,回到明朝当吴三桂? 细细想来,马斯克和吴三桂对比一下挺有意思,2人第一次大转变都是因为女人。不同的是,吴三桂是因为身边少...
【“西凤酒”寻周记 探源礼乐文... 在原戢武村中心,有一座别具特色的文化广场。广场上的大舞台,背景是一辆威风凛凛的西周战车,前面还有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