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正史说南宋一一岳飞的军旅生涯
迪丽瓦拉
2025-08-03 02:03:34
0

《三国演义》是小说,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的出入,但许多人都是通过演义来认知三国历史的。

同样《说岳全传》和《杨家将》是小说,可以说比之真实的历史,差异不是一点点。和《三国演义》比起来,这两本小说与宋朝真实历史,几乎毫不相干。但绝大多数人对宋史的认知,受这两本小说影响太大。

这种传说与真实历史的差异有多大,举个例子说明一下。《三国演义》里的赤壁之战大家都了解,诸葛亮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随后诸葛亮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筑七星台借来东风。可以说没有诸葛亮,赤壁之战似乎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真实的历史是诸葛亮只是个无关大局的配角,周瑜才是赤壁之战这场大戏的主角。

仅从赤壁之战,我们就可以看出真实的历史和人们认知的差距有多大。

如果宋朝仅凭杨家将和岳家军就可以把西夏、大辽和金国鬼子打的满地找牙,那么宋朝怎么会亡国?

这样的故事当作神话传说就可以了,当作历史就有辱国人智商。这是仅凭常识与逻辑就可以判断出来的道理。

岳飞其人已经成为一个神话,作为一代战神,我希望能用真实的历史史实,来还原一个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岳大帅。

宋金之间的战事,在岳帅统兵时总共进行了七次,都是金兵南犯,宋军处于完全的防守状态,后期偶有防守反击。

金兵第一次南侵,是靖康年间的1125年,金兵围困宋都汴京城,徽宗退位于钦宗。钦宗求和,以巨额金银岁币使金军退兵。

这时候的岳飞只是一个低级军官,所领不过百人,与战事无甚影响。

第二次金兵南侵是1126年,这便是著名的靖康之耻。汴京城破,徽钦二宗及三千多人被俘往金地。

此时的岳飞和上一年一样,将兵不过百,能耐再强,也与时局无补。

第三次金兵南侵是1127年,为建炎元年,南宋开国。金兵分东西两路南犯,向西攻占长安,兵至秦州。向南攻克唐州、邓州、青州。

此时岳飞已在康王赵构麾下,只是级别太低,无甚影响。又以越级向赵构上书建言,被剥夺军藉。此时,岳飞遇到了他人生路上的第一位恩人:张所。张所慧眼识岳飞,看出眼前这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是个将兵的好苗子。任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首任统制官。伯乐太重要了,岳飞未战先奖,首次升任中级军官,将兵上千。而且把岳飞推荐给了著名的八字军首领王彦,这是一支赫赫有名的抗金部队。可惜,岳飞和王彦未能相处和谐,两位著名的抗金大将今后只能在各自的领域里纵横沙场。

这里多一句话,岳飞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在后来飞黄腾达时,张所年老归乡,岳飞多次闲暇时拜望恩师,对张所的儿子多有照顾。

这时的岳飞领兵不过千人,随王彦东征西战,一次大战中,岳飞领兵退出战场,被王彦拿下,送到汴京留守宗泽那里,由上级处置。这是岳飞与宗泽的一面之交,也是后来宗泽欣赏岳飞传说的由来。

史书记载,宗泽听了岳飞的辩解后,感觉到这个年轻军官是个人才,所以"以战代罚",将岳飞降级后(八品秉义郎"调往另一支部队统兵。

宗泽算不算他的半个恩人?

这一段折腾,岳飞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机会微乎其微。

第四次金兵南侵是1128年,扬州失守后,高宗赵构首次南渡长江,从此南宋朝廷再没有跨过长江北岸。

此时宗泽病逝,朝廷任杜充为东京留守。岳飞此时在杜充麾下。金兵两路大军一路向西,一路指向江淮,汴京在中原,此时压力不大。这期间岳飞恢复了统制官,职位较以前有较大的上升,但仍为中级军官,领兵不过一千多。

第五次金兵南侵是1129年,此时朝廷命令杜充弃守汴京。岳飞随杜充南下,杜充任抗金前线总指挥,刘光世、张俊、韩世忠都受杜充节制。

金兵打到长江边,杜充令陈淬率领十七名统制官,聚集了二万五千兵。又抽调王變一万三千人增援陈淬。在马家渡一带,乘金兵半渡长江时,希一战将金兵打回江北。此战非常有名,岳飞是陈淬部下十七名统制之一,可见此时岳飞领兵最多二千余人。

宋史记载,此战相当激烈,宋金大军反复冲杀了十几个回合,最后王變率先领兵脱离战场,导致陈淬战死,岳飞率部下撤向钟山。南京(建康)失守,杜充投敌。

此次金兵首次打过长江以南,是宋金开战以来最激烈的一次。赵构朝廷从海上撤向更南方。金兵"搜山检海捉赵构",一时间江南血雨腥风、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此时,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各领三四万兵,根本不能与金兵正面交锋,但水路和各路游击,及江南多湿地的特有地貌,也让金兵头痛不已。

为了减轻江淮之地朝廷的压力,赵构下令坐阵西北的张浚,向金兵发动富平大战。于是南下的金兵主力在金兀术带领下,增援西北。由于兵力单薄,金兵逐渐北撤。

这期间,富平大战宋军大败,但缓解了江南赵宋王朝的压力。楚州之战,赵立死战不退,以身殉国,宋军各路将帅无人敢前往救援。

金兵南撤时,携带大量劫掠来的金银财宝沿运河水路北归,在黄天荡被韩世忠阻挡了40多天,在汉奸指导下,进入长江,绕道突然出现在宋军后方,韩世忠领兵败退。

后来这两战,岳飞都在江南战场上,如果真的象民间传说的那样,楚州之战,赵立就不会死。黄天荡之战,韩世忠就不会败。楚州之战和黄天荡之战,各进行了四十多天,宋军和岳飞有足够的时间救援。所以没有援救,是宋军和岳飞根本无力与金军正面交锋。和明末时流传的那句话一样:清兵不过万,过万不可战。宋金之战时是:金兵不过万,过万不可战。

宋金之间大战的第一阶段,就在1130年金兵第五次南侵后结束了。直至四年后,1134年宋金之间才重又开打。

这四年是南宋赵构朝廷所以能生存下来的关键。这期间,伪齐刘豫在金兵扶持下,于中原立国。赵构整肃军政,收编各种各样的所谓军阀、义军、流寇等等。赵宋政权正是借此机会发扬壮大了。而岳飞也正是在这个阶段,随着赵宋王朝一起蓬勃生长。

其实,岳飞的这一段经历,在宋史里记录的非常清楚,只要去翻翻书就可以了解到。

岳飞也正是在与伪齐、军阀、流寇的作战中,成长为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比肩而立的高级将帅。

而且,从1131年,至1142年岳飞冤死,岳飞几乎没怎么和金兵作战,所以宋金和谈以杀岳飞为前提,纯粹是扯蛋。小说和真实历史中的岳飞,差距不是一点点。

1131年,岳飞被调入张俊麾下,随张俊围剿李成。其间岳飞表现优秀。此战以后,岳飞便独立领军,并且所领军队正式编入禁军(中央军),岳飞授神武副右军都统制。张俊为神武右军都统制。

1132年,岳飞协助韩世忠围剿曹成,岳飞损失两员大将,其中一个是亲兄弟岳翻,但岳飞也收偏了一员著名战将杨再兴,这是岳家军中战力最强的大将。

1133年,岳飞兵发吉州围剿彭友、李满,随后又于虔州剿灭陈颙、钟超、罗闲十等叛乱。

这一年,岳飞第一次受到赵构的亲自接见,被赐"精忠岳飞"大旗,加授置制使官衔。

1134年,岳飞率军收复襄阳六镇。此时的襄阳处于长江中段,宋金没有在此地发生过大战。襄阳六镇的对手也是伪齐和军阀、流寇,一句话,都是汉兵汉将。

收到捷报,赵构说了句话:以前我一直以为岳飞忠于朝廷、听令守纪,没想到还能打仗!

从赵构授"精忠岳飞"大旗和评语可以看出,赵构所以看重岳飞并重点培养,主要还是看重他忠心赤胆、听令守纪。知道岳飞打仗也厉害,就更加偏爱了。

1134年底至1135年,宋金开始了第一次决战。经历了四年的整军备战,南宋总算可以拿出一点家当,与金兵对抗了。

这次大战,战场在江淮之间。南宋的防线布置是这样的。张俊、刘光世、韩世忠、杨沂忠防守于东南江淮之间,这里是赵宋朝廷的最前沿,驻守着南宋最精锐的部队。

长江中段驻守着岳飞和王變的军队,此时王變为主,岳飞协助。

长江上游川陕西北由刘锜、吴玠驻守。不久,为加强江淮防线,刘锜军被调往淮西。

发生于1134年底的第一次宋金决战,朝廷只抽调了岳飞部下牛皋、徐庆率两千人进入江淮间参战。

这次决战虎头蛇尾,金兵来势汹汹,却莫名其妙的撒了军,后来才知道是突报金太宗病重,金军首领回去抢权去了。

1136年伪齐南犯宋地,主战场仍是江淮之间,仍是汉兵汉将自相残杀。

让岳飞声望如日中天的战事,是剿灭杨幺的军事行动。史称杨幺勾结伪齐,盘居在洞庭湖一带,水陆两处机动,很难对付。王變军围剿多时,未能平定。赵构深为忧患,令左相张浚为大元帅,岳飞领兵进剿,务必剿灭杨幺。在张浚鼎力协助下,岳飞迅速剿灭杨幺,平定了南宋境内最后一支庞大的军事武装。

此战后,岳飞和王變的坐次调了个位,岳飞坐镇鄂州,成为荆湘之地的主帅,王變次之。

1140年,在宋金第二次和议之前,宋金为争取谈判的主动权,在中原和江淮之间,你来我往的打了好几个回合。史称宋金第二次大决战。

赵构下令,刘锜军东移淮河流域。张俊、韩世忠、岳飞、杨沂忠各部,自至抓住战机,打击南犯之敌。

这期间,刘锜取得了著名的顺昌大捷。张俊在宿州亳州,韩世忠在海州也都上报了大捷。史称,岳家军深入中原,取得了颖昌大捷。

此战只有刘锜的顺昌大捷,进入了孝宗时代认定的中兴十三处战功。此时孝宗已平反了岳飞,主张北伐。但岳飞的郾城、颖昌大捷仍然未列表中兴十三处战功。这场战斗,其实是岳飞升任高级将帅后,唯一的一次和金兵大战。应该是相有伤亡,难称大捷。但在《说岳全传》和民间,此战传得神乎其神,十二道金牌便源于此战。稍有常识和逻辑思维的人,根本就不会相信这样的神话。

颖昌战后,淮西战事吃紧,赵构急调岳飞亲领八千精骑,赶往淮西助战。十八天时间,赵构十五道昭令,六七百里地,八千精骑赶到时,金兵已退。前线指挥官张俊气得拍了桌子。随后濠州之战,岳飞又未赶上。以致杨沂忠一万多御林军和张俊麾下王德部几万步兵几乎全军覆没。

岳飞后来的主要三项大罪,南宋淮西兵败,岳飞消极对抗中央命令,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从岳飞的军旅经历来看,金兵初期的五次南侵,岳飞只是一个中级军官,再能征惯战,也打不出什么威名来。后来通过镇压军阀、流寇升任高级军职,可惜只与金兵在颖昌大战了一回,互有胜负。

所谓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否则岳家军会直捣黄龙,光复中原,迎回二圣。这样的意淫已超出了事情发生在人世间的范围。

尤其是宋金和议,金人因为害怕岳家军,所以以杀岳飞为和议前提,这玩笑未免开的太大了。一个岳飞就可以把金兵吓得神经错乱,那还要向金人下跪称臣、进贡大量的金银财帛干什么?赵构脑子有病!

岳飞升任主将后,一直坐镇鄂州,防守长江中游,金兵南侵没有经过此处,此地从未发生过宋金大战。这是只要了解一下史实就可以认清的历史。

我没有否认岳飞抗金名将的事实,我只是希望能还原历史,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岳飞岳大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淮... 在1948年11月爆发的淮海战役中,敌人黄百韬第七兵团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兵力人数的原因,成为了我华...
原创 关... 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是三国演义中最重的兵器,加上关羽精湛的刀法,年轻时的关羽,其攻击力是无与伦比...
原创 唐... 唐玄宗天宝十年,又一次的进士科取士开始了。在当时,国家选拔人才,不仅有科举制,还有察举、世袭等并存。...
原创 岳... 岳飞一生矢志不灭,就是要恢复中原,夺回失地,并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宋高宗赵构为了偏安一隅,甚至不...
原创 李...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句诗句非常有画面感,能出现这种场面的王朝,在人们心里只有一个:...
原创 1... 1947年,刘邓大军身陷绝境,一名地下党员悄悄让出一条生路 1947年夏,硝烟弥漫的中原大地上,一场...
原创 原... 曹操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枭雄,之所以能够做到枭雄的位置上,更多的都是凭借着他爱惜人才,杀伐果断...
原创 如...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三绝之中的“义绝”,义薄云天,智勇双全,一身正气,但是他由于短暂“归顺”曹操,因此被...
原创 元... #历史开讲# 蒙古汗廷自窝阔台汗时期,便已然开始对五户丝封地内,诸投下主所享有的特权进行了各项规定,...
国内专家讲述探海寻珍的经历 探... 宁波考古工作者在水下考古。(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 “海难是写了一半的剧本,句号得由那些沉船...
原创 1... 谁能想到1368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这一年,明朝崛起的前夜,一位名叫徐达的将领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
原创 此... 导读:说起清朝皇室的外戚世家,有一种说法叫“狼一窝,佟半朝”,“狼”指的是钮祜禄氏家族,“佟”当然指...
原创 亚... 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道,君子与小人之争,通常君子都是吃亏的。因为小人无所不用其极,而...
原创 关... 关原合战后,德川家康对西军大名进行改易,岛津氏和长宗我部氏都原因向家康面见谢罪,奇怪的是,2个家族最...
原创 许... 说起来许褚也是一员猛将了,不仅能战平典韦和马超,对上吕布也能打上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然而在《三国演义...
原创 为...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很残暴的皇帝,他修筑长城抵御外敌...
原创 斯... 我们都知道领导苏联最久的要数斯大林了,他在位期间为苏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
原创 宋... 世人皆知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后被封为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这个官职听起来确实不小。然而,鲜为人知的是,...
原创 全... 【历史】从民族的角度来说,在世界上有很多强悍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笔,至今产生深刻的影响...
蒋凡回归淘天,现实版“熹妃回宫... 电视剧《甄嬛传》里,甄嬛离宫三年后,雍正在凌云峰的小禅房里递给她一支象征权利和宠爱的金簪,从此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