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最先盯上的藩王竟是他?外祖父是郭子兴,为朱棣开南京城门
迪丽瓦拉
2025-05-30 01:09:41
0

原标题:朱允炆最先盯上的藩王竟是他?外祖父是郭子兴,为朱棣开南京城门

1402年,朱允炆怕朱棣攻进南京城,便将各地藩王召回,谷王朱橞被朱允炆安排守南京城门。可当朱棣攻到城下时,朱橞却抢着去开城门,守门将领李景隆与他不谋而合,便问朱棣:“城门一开,可否保我们平安?”

朱橞是朱元璋的儿子,年龄只比大侄子朱允炆年轻2岁而已,他的母亲正是郭子兴的亲生女儿。作为朱元璋发迹的重要人物,郭子兴可谓眼光独到,女儿成为了郭惠妃,义女马氏还是朱元璋的皇后。

郭惠妃一生为朱元璋孕育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们分别是十一子蜀王朱椿、十三子代王朱桂和十九子谷王朱橞。

在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后,便开始着手削藩。而他最先下手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谷王朱橞。那么,朱橞何其何能,让朱允炆如此重视呢?

朱橞因为出生地晚,所以好的封地早就被哥哥们分完了,轮到他的时候,朱元璋为他选择了宣府。

1391年,朱橞还只有12岁,就已经走马上任,成为了驻守一方的藩王。在修完王府之后,到四哥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有近八年的时间,朱橞所做皆是守卫疆土和利国利民的事。

比如明长城的修筑,就有朱橞的出力。而且,朱橞自小饱读诗书,这肚子里的文墨多了,竟然还格外有审美。他所策划建造的宣化城不仅极具美观,还有极大的防御作用。

在长沙流传着这样一件轶事:朱橞因为聪明能干,且爱护百姓,在当地的名声特别好,深受百姓爱戴。朱允炆继承皇位后,对叔叔们格外忌惮,他心里埋藏已久的杀心渐起。尤其当他听说百姓十分拥护朱橞后,便想第一个拿他开刀。

等到讨伐大军将要出发时,却被丞相程吉呵斥住了。他对将军们说:“谷王爱民如子,若无故杀他,天理难容!”将军们听闻宰相如此说,感到十分羞愧,可是违背皇帝命令也只有死路一条,为此他们唯有自刎谢罪了。

但是,《明史》记载的朱橞似乎有点像墙头草。

1399年,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朱允炆也无暇削藩,眼看着燕王朱棣势如破竹,即将攻到南京,他只好下令让藩王全部回到南京。朱橞也在其中。

起初,朱橞是犹豫的。在这场分庭抗礼的斗争中,有的藩王是保持中立的,比如楚王朱桢、蜀王朱椿、肃王朱楧、庆王朱栴;还有公然与朱棣站在统一战线的,比如周王朱橚、宁王朱权。

朱橞其实也不算支持,他在考虑到朱允炆或许有胜算之后,选择乖乖回到南京。他的这份忠诚赢得了大侄子的信任,这才将戍守南京城大门的重任交给了他。

但是,朱橞也鬼的很,在朱棣攻到城下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为自己的哥哥开路。巧的是,当时几番在朱棣那里吃了败仗的大将李景隆,恰好就与朱橞一起守着金川门。

按理说,李景隆数次失败,临阵退逃,是应该被处死的。方孝孺等人立劝朱允炆,都遭到朱允炆拒绝,还一次次给李景隆机会,结果亲手给自己埋了个炸弹。

1402年,燕军直逼南京,李景隆和朱橞不谋而合,只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开门迎朱棣。李景隆毕竟不是朱棣的兄弟,于是他向朱棣传递口讯:“若开门,能否保平安?”在得到朱棣的承诺后,金川门大开,朱棣堂而皇之地踏入了南京城。

朱棣继位后,弹劾李景隆的奏折不少,几次三番之后,朱棣信守承诺没有赐死他,只是褫夺了他的爵位,将他们一家人囚禁了。李景隆为此绝食过十多天,竟然坚挺地活了下来,最后熬到了永乐末年。

其实,相较于死在靖难之役的方孝孺、铁铉等人,李景隆已经相当幸运了。很多不服从的旧臣被下油锅的,剥皮的不计其数。女子的命运更为悲惨,忆柔不忍详述。

这一场大灾,朱棣几乎血洗了整个南京城,两方伤亡人数在50万左右。当然,70%损失的都是朱允炆的兵力。

那么,作为墙头草的朱橞结局又如何呢?

朱棣念在这位弟弟献城有功,让他去了长沙继续当藩王,而且赏赐相当丰厚。不知道是不是经历了生死大劫的关系,朱橞性情大变。到了长沙城之后,开始变得极其骄纵霸道。

当时,太子少保退休回乡时经过长沙,因为没有去拜会朱橞,结果被朱橞告了御状,最后被锦衣卫关进天牢,不明不白地死了。

可怜一位朝廷重臣,只因为没有去拜个码头,最后竟然被陷害致死,可见朱橞的嚣张气焰。

若朱橞只是如此,朱棣倒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不知道是不是看四哥造反成功了,朱橞也动了歪心思。他开始大肆搜刮民财,而且招兵买马,又是造战舰,做弓弩,又是操练兵马的。

到最后,他还拉着自己的亲哥哥朱椿,试图结盟造反。

朱椿可不傻,靖难之役结束后,他是兄弟几个当中第一个去觐见朱棣的。而且,朱椿是兄弟几个中最喜欢读书的,他本就对政治权谋不感冒。在得知朱橞要造反后,他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上奏给了朱棣。

朱棣觉得自己对谷王朱橞很优待,起初还不肯相信,后来查证后,专门表扬了朱椿,赞誉他的忠心可比肩忠于王室的周公。

1417年,朱橞被贬为了庶人,他的大儿子和小儿子最终自焚而亡。

纵观朱橞的一生,原本可以名垂千古,可偏偏走上了歧路,动了歪心思,那些他曾有恩于百姓的义举也成了过眼云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那些花儿,在记忆的深处悄悄绽放,那些面孔,在心灵某个角落渐渐清晰,那些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沉淀。...
原创 韩... 在权力争斗的世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分,对掌权者有利的,就是好人,对掌权者无利,或者不利的,就是坏人。...
原创 史... 前言 智谋高绝,智商过人,一个名为“诩”的字,似乎注定了聪慧与机智的代名词。然而,当世人谈及“诩”时...
原创 原...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孙子兵法火攻篇》:“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者攻强。”水、火两攻作为两...
原创 安... 前言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公元755年爆发的一场规模浩大的叛乱。这场叛乱的策划人是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原创 原...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首诗出自唐寅的《桃花庵歌》,从这首...
原创 三... 提到“宇文”这个姓氏,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发动兵变并杀死隋炀帝的一代枭雄宇文化及。其实在他...
原创 如... 1862年,李秀成率十三王从江浙战场回师天京,与湘军吉字营、鲍超霆军、彭玉麟水师在雨花台进行为期45...
原创 原... 爱新觉罗·允(胤)禔是康熙的庶长子,母亲是纳喇氏。纳喇氏一共生了两个孩子,第一个孩子是承庆,是康熙实...
原创 原... 话说张无忌被说不得用麻袋背上光明顶之后,正好赶上成昆大杀四方,杨逍为了转移成昆注意力争取点时间,就扯...
原创 她... 想看更多精彩内容记得“关注”我呀!谢谢支持! 误会一场的“茄子”——慈禧遇见新奇 想象一下,一个穿越...
原创 河... 2007年,一条跨越多个省市的长途铁路客运专线将要从河南省洛阳市庞村镇白草坡村穿过。 不过根据我国...
原创 原... 中国唐朝时期盛行以胖为美,我想这个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知道,并且现在的很多影视剧作品当中也是将唐朝的以...
原创 对... 文|寒士之言 编辑|寒士之言 前言 位于亚欧大陆中心的中亚 ,在历史上它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通中心广...
原创 诸... 众所周知,蜀国是三国之中第一个被灭的国家,蜀国被灭其实有很多原因,外部原因自然是实力最弱,而内部原因...
原创 将... 1218年,成吉思汗带领20万蒙古军队发动了第一次西征,此次出兵的目标就是花剌子模。从出兵的规模来看...
原创 为... 曹操总是亲自带兵征战,跟他的属下有没有统兵人才,完全是两码事,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刘备也喜欢亲自带兵...
原创 两... 百年战争持续时间达116年,打了足足五代人的时间。除了技术因素,英法两国还召集了大量小弟和帮手,为了...
原创 安... 引言 大家都知道作为古代的帝王,都有后宫佳丽三千,毕竟皇室血统较为高贵,需要有人继承下去,所以广纳妃...
原创 诸...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琊的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诸葛珪、叔父诸葛玄都曾经东汉朝廷做官。正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