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为报恩留在乡下,愿意娶带4娃的寡妇,隐居深山生活清贫自足
迪丽瓦拉
2025-05-30 08:09:18
0

原标题:知青为报恩留在乡下,愿意娶带4娃的寡妇,隐居深山生活清贫自足

1978年一个春日的午后,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四川省南江县下辖的中山第四公社迎来了几位“与众不同”的人。这一行人都穿着干净整齐的蓝色“料子服”,黑皮鞋,一看就是“吃公粮”的样子。

几人走进公社知青办不久就有消息传出,知青要回城了!

知青上山下乡

听到这个讯息,正在田间劳作的张志远夫妇面面相觑。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极为复杂的情绪,胡庭秀默默地低下了头接着干活,张志远也重新拾起锄头。

张志远是重庆下来的知青,但政策规定:知识青年如果在当地结婚相当于放弃知青身份,不能返城。

胡庭秀害怕又内疚,因为张志远,他们娘儿几个的日子才终于有了盼头。可她也知道自己已经连累了“志远兄弟”,难道还要耽误他后半辈子么?

正当胡庭秀咬牙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将张志远弄回城里时,张志远竟然主动放弃了回城的机会。而他放弃的原因就是因为胡庭秀这个比他大了11岁的农村女人,和四个与他没有任何关系的孩子。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知青

1972年,18岁的张志远听从伟人的号召,跟随百万城市青年一起奔赴广阔天地,期待自己也能够大有作为。按照政策规定他被分配到四川省南江县,成为这里的第一个知识青年。村 里为了欢迎知青特地给他准备了房屋,就在老乡佘林海家隔壁。

佘林海是一位朴实的乡民,他与妻子胡庭秀孕育了四个儿子。一家六口虽然过的不富裕,但妻贤夫勤,母慈子孝,日子过的很是和美。

张志远与佘家比邻而居,两家近的只隔了一座矮墙。知青的到来,将山外的世界一同带入了大山,也给这个普通的农家带来了很多新鲜有趣的消息。佘家的孩子都很喜欢张志远,佘林海就经常邀请张志远到家中做客。

知青的到来给农村带来了知识和文化

城市长大的张志远虽然有决心和勇气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但无奈他没有任何务农的经验,对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可谓一窍不通。有了佘林海的帮助和照顾,张志远很快就学会了干农活,两家也在这一来一往中越发的亲密。

每日下田归来,佘林海和张志远跟许多下工的村民们一起伴着夕阳走进村子,一时间村内鸡鸣狗吠,热闹非凡。

远远地,张志远就能看见“自家”炊烟正袅袅地升起,他早已“入伙”佘林海家。这时在家照顾孩子的嫂子胡庭秀已经准备好了晚饭。走进打扫干净的小院就有可爱的儿童扑进怀里撒娇,这是佘林海的小儿子,自己的小侄子。

一起学习的知青

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树下乘凉聊天,晚间的山里已经退去白天的燥热,只剩下清凉的静谧。张志远抬起头,透过树叶的间隙遥望满天星斗,觉得这样的日子也并不比城里差。

可现实总是不随人心愿,一个看起来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的日子,却成了胡庭秀的噩梦,并改变了张志远一生的命运。

1973年的一天,跟往常一样出工的佘林海觉得浑身不适,忍耐了一会儿终于挺不住一口血喷了出来。张志远吓了一跳赶紧扶住佘林海,叫了几个村民一起将他送到卫生院。

村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卫生员只做了简单处理建议送往县医院,这时得到消息的胡庭秀跌跌撞撞地赶了过来,一见胸前染血的丈夫顿时六神无主。张志远当机立断组织人手将佘林海送去县医院。

县医院的诊断结果令人崩溃,肺癌晚期。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的胡庭秀根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病。但她从张志远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上看出,佘林海只怕是不好了。

其实佘林海的病早有症状,日渐苍白的脸色,许久没有间断的咳嗽声,还有自己早早就感觉到的不适……,但他没有说。这样也好,不用浪费钱治这怎么也治不好的病,让他们娘儿几个人没留住,再背上一大笔债可怎么是好?

只是自己一死,留下妻子带着四个儿子,日子只怕更加艰难。弥留之际,佘林海看到了站在病床边的张志远。他拉住张志远的袖子,对他说了自己的顾虑和惦念,张志远握住佘林海的手只说了句,“大哥,你放心。”

张志远和胡庭秀近照

佘林海的重病让胡庭秀措手不及,四个孩子中大的8岁,小的还不足1岁,她忙活丈夫就顾不上孩子,一时间分身乏术急红了眼。张志远见状便主动提出帮助胡庭秀伺候佘林海,自此便长住在医院里,喂药擦身、端屎端尿没有一句怨言。

生命的最后阶段,佘林海已经难以说话,可只要他清醒便会用期盼的眼神盯着张志远看。张志远明白佘林海的意思,每次都会向他保证“一定照顾好嫂子和侄子”。

佘林海还是走了,带着他对妻、子的眷恋和不舍。但胡庭秀没有太多时间悲伤,现在她要负担起一家五口的生计。

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正当胡庭秀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志远默默地承担起了胡庭秀家的活计,种地、担水、修屋、劈柴什么都干,稍有闲暇还教佘家的孩子识字。胡庭秀感激张志远的帮忙,也帮张志远做些浆洗缝补等力所能及的事情。

七十年代的结婚证

原本只是受托于人,张志远才与胡庭秀走得这么近,但时间久了村子里慢慢地便起了流言蜚语。张志远是知青,这个身份在农村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老乡们一般不会对张志远表现出明显的恶意。

但对胡庭秀就没这么客气了,尤其是妇女之间的排斥与嘲讽更加令人心寒。所谓“唾沫星子淹死人”,胡庭秀开始遭遇语言暴力,有人说她不守妇道,有人说她勾引知青,总之就是将张志远的帮助扭曲恶化到越来越不堪的境地。

胡庭秀一气之下拒绝了张志远的帮助,不准他再登门。张志远这才知道胡庭秀承担着怎样的压力,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方面流言蜚语已经将胡庭秀逼到了绝地,另一方面自己答应了大哥佘林海照顾他的家人,不能说了不算,何况自己如果不管,这一家五口只怕都要活不下去。

七十年代的结婚证

天亮时,张志远打定了主意,翻身爬起来将铺盖叠了叠抱起来直奔隔壁胡庭秀家。敲开胡庭秀的家门将被褥往屋里一放,拉着胡庭秀就走,“咱俩扯证去。”

胡庭秀一下子呆住了,她疏远、排斥张志远其实并不是因为讨厌这个年轻人。实际上还是含有保护的意味。自己毕竟是个拖着四个孩子的寡妇,小张是大城市来的知青,想必早晚要回城的。

退一步讲就算是以后要留在南江县,人家青春正盛,早晚是要成家的,城里来的小伙儿要娶媳妇,那还不是随便挑。他现在这样帮自己,可外人看着全不是这么回事,时间长了岂不是坏了名声?

左二胡庭秀,左三张志远

为着张志远的名声,胡庭秀不再与其来往,可现在他竟然要跟自己结婚!胡庭秀赶紧摇头不答应,张志远只能静静地说,“现在只有这样才能帮你!”

胡庭秀又呆了半晌,才哭了出来。

张志远和胡庭秀成为合法夫妻,这一年张志远20岁。当村里人知道这一新闻时无不愕然,有人不信有人疑惑,也有人看热闹看的高兴,就是没有人看好这一家子的组合。但“名正言顺”的张志远和胡庭秀再也不用在意别人怎么说,他俩开始一心一意经营这个新家。

张志远的玉米地里

结婚后,张志远更是承担了家里大部分体力活,胡庭秀心存感激,让孩子们改口叫张志远爸爸,张志远却严肃地说,“不要叫我爸爸,你们要记住你们的爸爸永远是佘林海。”尽管这样说,但张志远待这四个孩子一直有如己出,即使有了自己的儿女也不曾改变。

虽然多了张志远这个壮劳力,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张志远家已经有了四个小子,两人结婚后又添了一儿一女。一共八口人,张志远跟胡庭秀只好拼了命地干活,“起五更趴半夜”是这两口子最真实的写照。

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先去地里干活,没下雨要挑水浇地,下过雨要培土固苗。忙完一圈往往才天光大亮,张志远急忙赶回家吃饭,然后再去大队看有什么活计可做,搬砖、伐木、砍竹、护秋,只要能赚钱赚粮,就没有他不干的活。

张志远忙得团团转,胡庭秀也没闲着。除了跟张志远一样干农活,她还要喂猪喂鸡,浆洗煮饭,照顾孩子。秋收时更是忙得要连轴转,两人常常是坐着一边干活一边都能睡着。

每天被无休止的活计赶着走,20多岁的张志远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活了一辈子那么长,可是劳累还在如影随形无休无止。有时候他想,如果重来一次,他还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回忆起佘林海临终前的嘱托,张志远又想,会的,他不能对大哥食言。

长子佘登富的房子

1978年,随着政策的变化,全国各地支边、下乡的知青开始分批次返城。张志远的情况特殊,知青办的工作人员找到他听取意见。

本以为会见到一个或是一脸麻木或是满身怨气的张志远,可令人意外的是此时这个站在面前的人尽管有风霜之色,但已是褪去浮躁的真正男子汉。几年的农村生活尽管磨去了这个青年意气风发的少年气,却让岁月给了他稳重与担当做回礼。

面对知青办的同志,张志远只是平静地说,“我不走了,既然成了家,我就得留在这里。我要是走了他们娘儿几个都没有活路。”

张志远的决定让胡庭秀松了一口气,也令知青办的工作人员倍感敬佩。经商议他们给张志远留下了1200元安家费。

后来还是有人问张志远有没有后悔过,他说,“当时有过犹豫,回城就能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团聚,还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没有回去我不后悔。”

胡庭秀为三儿子的养女修建的房子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该走的走了该留的也留下了。张志远跟胡庭秀又恢复了土里刨食挣命的日子。左邻右舍也开始给张志远夫妇出主意,“老大老二都16、7了,早该出来帮忙干活,你们两口子老把娃捂在家里干啥?”

胡庭秀征询的望着丈夫,是啊,別家这个年纪的孩子早就下地干活了,只有自己家的几个孩子还都在上学。如果孩子能早点帮忙,丈夫也能减轻点负担。

可张志远坚持不让孩子辍学回家务农,“孩子得多读书有文化才成。有文化才能脑子灵活,种地都比别人种的好。他们能读到哪算哪,只要肯学,我就供着。”

在张志远的坚持下,长子次子四子和幺女都读到了初中,五儿子还上了高中,只有老三佘登华不喜欢读书,小学四年级就回家务农。

四儿子的房子

1982年,长子佘登富已经年满18岁,因为他跟二弟佘登贵上学都晚,所以满18才初中毕业。已经成年的佘登富觉得读书有些吃力,而且早已体会到了父母的劳苦,他不想再将全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父母身上,毕业后便不在读书,在家帮助父母做工养活弟妹。

两年后老二初中毕业也跟哥哥一样开始帮家里做事。直到此时,张志远和胡庭秀才可以松一口气,全家人终于不用在饥饿线上挣扎。

但是张志远的心中又开始盘算另一件事,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张志远和胡庭秀商量,要着手为儿子们准备“聘礼”了,首先是给孩子们准备婚房。张志远一口气修了四间房屋给四个大的居住,又催促着胡庭秀给长子说媒。

五儿子张强的房子

1986年大儿子佘登富成了家,婚后与妻子一同外出打工。随着长子的成家立业,张志远和胡庭秀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挑战”。

长子结婚后很快就有了两儿一女三个孩子。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儿子媳妇仍然外出打工,便将孙子辈留在了老家由胡庭秀照顾。刚刚将儿女们养育成人的胡庭秀和张志远只得又开启了“带娃”模式。

从大儿子开始,张志远和胡庭秀身边最多的时候,有十多个孩子。他们两夫妻虽然不再为了吃穿发愁,可生活一点也没比过去轻松。但在张志远看来,这种辛苦还是“痛并快乐着”的,有孩子才有未来,孩子便是人丁兴旺,家族繁盛的代表啊。

自家的娃已经不少了,可胡庭秀还意外的领回来一个“孙女儿”。15年前,胡庭秀去南江县赶集,路上有人请她帮忙抱一下孩子,结果此人一去不回徒留一个女婴给胡庭秀。胡庭秀一直等不到人,看着襁褓中可爱的女孩,咬咬牙决定带回家给老三做闺女。

长子佘登富的孙子孙女已经都到了上学的年纪

三儿子佘登华一直没结婚,三十多岁也没个孩子,胡庭秀便决定收养这个女孩给佘登华留个后,往后也有个照应。没想到几年后佘登华因为矿难去世,徒留个没有血缘小女儿给老母亲。

按理说这孩子“已经失去了她存在的价值”,人们都劝说胡庭秀将孩子送走,可胡庭秀还是固执的将孩子留在身边,“这是老三的闺女!”对此,张志远从未说过一句送走孩子的话,始终默默支持妻子的决定,“既然来到咱家,就是缘分。”

就这样,张志远和胡庭秀伴着他们亲生的和捡来的孙辈们慢慢长大,近几年儿女们在外都积攒了一些“家底”,孙辈们也都成家立业或被父母接到身边读书,老两口的生活才算真的清闲下来。

闲是闲下来了,张志远又觉得无趣。儿女们建在家乡的房子都空着,张志远觉得有些凄凉。正巧几年前有一拨过去在这里下乡插队的城里人回来,张志远便动了心思,他想将自家的几座小楼都改成“知青之家”。

鸟瞰张志远家所在的村落

他现在有退休金,妻子胡庭秀虽然暂时没有,但政策也一直在调整,早晚都能覆盖到,再说还有儿女们,养老问题他并不担心。

之所以想弄这个“知青之家”,一方面是闲来无事。另一方面,能够与老友相聚,还能吸引喜欢田园生活的城里人前来度假,也算是为村里找到一条增加收入的出路,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实现。他要找村领导研究研究去。

有人说,张志远一生很悲哀啊,为了一句承诺耽误了一辈子。前程不说,连婚姻都搭进去了,他这一辈子都没有感受过爱情。

但真正拥有铭心刻骨的爱情又有多少人呢?大多夫妻都是因为“合得来”走到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张志远和胡庭秀并没有什么遗憾。

他们比大多数夫妻更幸运的是,他们的婚姻中包容和感激的情感站主导地位。让他们的小家在最艰难的时候也能够合舟共济,一路前行。而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的安稳的幸福吗?

张志远家后山的风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据《戊戌变法》记载:“戊戌维新…..实为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在1898年时,一心变...
原创 西... 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半岛确实被阿拉伯化了数百年。可以说,这两个时期自罗马共和国扩张以后,就是罗马帝国...
海关原创情景舞剧《红旗飘飘》在... 黎明的第一道曙光下,红旗在黄浦江畔的海关钟楼上高高飘扬,随之,更多鲜艳的红旗涌上舞台,带着观众们回到...
原创 李... 秦琼,字叔宝,隋末乱世英雄,也是李世民麾下的一员猛将。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他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立下...
原创 历... 我们都非常的痛恨背叛的人,对于“叛徒”我们更是恨之入骨。叛徒就是有背叛自己的阶级或集团而采取敌对行动...
原创 朱... 文/行走天涯 朱元璋问死囚:你贵姓?死囚回答后!朱元璋:免死5次!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坐上皇...
原创 专... 公元前515年,吴国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刺杀案。 这一年,吴国当时在位的吴王姬僚,在自己的堂哥姬光的邀...
原创 “... 据国内媒体7月13日报道,韩国文化财厅宣布,在韩国忠清南道扶余罗城发现了1500年的北城门遗址。 ...
原创 洋... 首先,军事方面的影响。洋务派在军事方面继承了魏源的思想,主张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师夷长技”...
原创 古... 2023年5月21日,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冀城中路,甘谷县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的历史文物陈列...
原创 刘... 引言: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刘伯温 古往今来,一位成功的君主,必然不是...
原创 4... 我国几千年历史的发展之中,已经是组建成为了相当有实力影响的华夏文明,然而在整个的历史态度上,好似其它...
原创 2... 前言: 在三国之中,要数曹魏最强大,不止军队实力强, 相比于蜀国和吴国老一批将领死后后继无人的尴尬局...
原创 赵... 相信大家都听过纸上谈兵的故事,故事意在告诉人们只懂得理论知识,不能实战相结合,是庸才的代名词。 熟读...
原创 苏... 当代历史和国际领域爱好者经常对苏联/俄罗斯的历史感到津津乐道。甚至部分网友对俄罗斯的衰败表示惋惜。但...
原创 历... 历史上的浣碧,母族皆是皇亲国戚,父系为重臣,丈夫果郡王很宠她 我们能够接触到还原古代后宫争斗最真实的...
原创 史...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妃子,为了争宠害死屈原,更是置国家于不顾,更是贪财嗜钱如命,他才是真正的红颜祸水——...
原创 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第二年,刘邦才在沛县起义。当刘邦在前202年建立汉朝时,秦始皇都已经去世...
原创 罕... 罕见,民国蒋中正校长身份证,毛笔手写信息,严谨俊美,高水准! 不知道各位书友是否有了解过民国时期的国...
原创 为... 我国的富人都去美国,他们不会骂美国。底层的人去不了,只能骂美国。一旦他们晋升为富人,也去美国。可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