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虫子天下,关注我,持续更新更多关于文学故事的点评!
由于董卓废除汉少帝,拥立汉献帝,再加上董卓在皇宫当中肆意妄为,继而导致全天下的诸侯都想讨伐董卓。于是在曹操的撮合之下,十八路诸侯终于聚集在一起。
声势浩大的十八路诸侯,在一开始也取得了不少的胜利。
比如,以孙坚为开路先锋的先头部队,打得董卓措手不及,不得不派出精兵强将应对。
比如,著名的华雄,虽然让十八路诸侯挫了不少锐气,但关羽一出,就要了华雄的性命。
比如,董卓的大将吕布虽然勇猛,但是在面对张飞、关羽和刘备的夹击之时,也只能慌乱的逃走。
可以说,如果十八路诸侯能按照曹操的建议,乘胜追击的话,就算不能杀死董卓,至少也会让董卓元气大伤,从而彻底解决董卓这个危险人物。
但是,当董卓主动撤出洛阳之后,十八路诸侯却选择做壁上观,不愿追击董卓,继而导致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的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十八路诸侯以失败告终的呢?
有人说,是董卓的实力太强大。
或许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看,董卓武有吕布,文有李儒等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打败十八路诸侯。
有人说,是因为袁绍太自私。
或许是这样的,毕竟袁绍刚当上盟主,就把最主要的功臣曹操晾在一边,反而重用自己的弟弟袁术。
但是,这些也都只是一些表面现象,并不是十八路诸侯真正失败的原因。而十八路诸侯失败的原因,其实袁绍早就用一句话,给出了答案。从袁绍给出的答案来看,不服不行!
对此,书中是这么写的:
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
正所谓人心隔肚皮。
大家都知道,为了讨伐董卓,曹操汇聚了十八路诸侯,但是这十八路诸侯看似强大,但基本上每个人都留了一手。
就像袁绍自己所说的那样,当面临华雄接连斩杀十八路诸侯大将,从而导致无人再敢出去迎战的时候,袁绍就非常叹息的表现,要是自己的爱将颜良或者文丑在,就根本不会惧怕华雄。
仔细品味袁绍的这句话,再回想一下所谓的十八路诸侯的实力,其实就不难得出十八路诸侯最终为何失败的原因,那就是每个人,都把自己最信任或者是最厉害的大将,留在了驻地,而没有带来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
比如,除了袁绍的颜良、文丑没来之外,公孙瓒手下的大将赵云也没来。
要知道,日后驰骋沙场,帮助刘备夺取天下,让曹操闻名丧胆的赵云,绝对是一员虎将,就算不是吕布的对手,对付华雄,应该没问题。
正所谓人心隔肚皮,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打败董卓,但还是觉得守住大本营最重要。所以,颜良文丑没来,赵云没来,其他诸侯手里的有名大将,几乎都没来。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都是人心隔肚皮,根本就不是冲着打败董卓而来的。
换句话说,所谓的十八路诸侯来讨伐董卓,也就是做做样子,并没有像曹操或者是孙坚那样拼尽全力。所以,也可以称十八路诸侯也就是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毫无战斗力,这样的组合,想要打败董卓,真的就是一个笑话。
对于袁绍所说的话,对于袁绍给出的答案,你服气吗?
你们觉得,虫子天下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情况呢?请留下你的评论!
下一期,虫子天下想和大家继续聊聊《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虫子天下,看更多文学故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