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想必都家喻户晓,《三国演义》的成功不仅因为里面津津乐道的故事,而且里面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里面有富有胆识与忠义的刘备、粗中带细的张飞、义薄云天的关羽、骁勇善战的赵云、英姿飒爽的吕布……但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更让小编感觉《三国演义》是一本专门介绍诸葛亮的作品。
诸葛亮可以说是贯穿《三国演义》这本书始终的人物。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到诸葛亮七星灯续命。可谓诸葛亮的出现使得刘备集团具有三分天下的能力,更使得三国争霸的故事让人读的津津有味。
诸葛亮作为刘氏集团最重要的一位军师,他所做的决策可谓举足轻重,后来诸葛亮所做的决策也成为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例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吴蜀联盟等等,正因为诸葛亮的这些决策使得刘备具有三分天下的能力。但是诸葛亮所做的一个决策却被众说纷纭,很多人表示诸葛亮这个决策是失误的,这个决策便是让关羽守华容道,很多人认为华容道是杀害曹操的最好机会,杀死曹操之后就可以让魏的势力大大削减。那诸葛亮做这个决策到底是否失误呢,小编接下来为各位介绍诸葛亮是否失误
奠定三分天下基础的事件便是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使得魏国的势力大损,魏的80万军队最终在蜀吴的联手一下落荒而逃,就在曹操逃跑的时候,他走到了华容道。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怎能不会料想到曹操跑到华容道,如果这是随便派出一支部队便会将曹操杀害。但是诸葛亮偏偏运用了关羽去守华容道,众所周知当初曹操为了招揽关羽竟然在百万军队面前为关羽提靴,但是关羽作为忠义的化身没有跟从曹操但是对曹操深有感激之情。诸葛亮让关羽去守华容道那不就是明摆着放走曹操吗,所以人们都说这是诸葛亮最大的一个决策失误。但小编却认为这是诸葛亮最成功的一次决策,具体原因请听小编细细说来。
原因之一:为了自保。这时就会有人不理解了,明明是在杀曹操为什么会扯到自保呢?因为如果曹操死了之后,魏国内部便会大乱,魏国的实力将大大受损,更有可能自身难保,这时东吴便一家独大。但是对比一下此时的刘备还没有自己的诸侯国,如果东吴一家独大,肯定会消灭自己障碍,如今魏国已经自顾不暇了,所以最大的威胁便是刘氏集团,刘氏集团的灭亡将轻而易举。但是如果曹操没死,正好魏国的实力足以制衡东吴,这时蜀国就可以在夹缝中生存,最终成立属于自己的诸侯国。这一切都会归终与在华容道没有杀害曹操。
原因之二稳固地位。众所周知当曹操军队赤壁之战失败之后逃到华容道的时候诸葛亮刚到刘氏集团的时间并不久,并不能使人人信服自己。所以诸葛亮就需要一个机会来稳固人心。让关羽去守华容道的确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因为关羽肯定不会杀害曹操如果让关羽欠自己一个人情那岂不就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让关羽去守华容道的时候先立一个军立状。那么军令状怎么才可以立呢?诸葛亮用的便是让激将法,给其他人都布置了任务,唯独没有给关羽安排任务,这时关羽就不乐意了,这时诸葛亮便说自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是谁都可以做,唯独关羽不可以做,但是关羽却不相信非要去做,所以军令状便自然而然被立了下来。
这样分析下来,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谋与远见。观众有什么看法请在下面评论哦。
我将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分析名著中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如果有兴趣记得加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