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新化县武装部内收到了一封十分特殊的信,当武装部的负责人打开信以后发现这封信是一位名叫奉孝同的老人写的。
这位老人在信中写到了自己的从军经历,同时还说了自己在军队时的主要责任——保卫毛主席安全。这让武装部的负责人大吃一惊,他又继续往下看,发现老人在信的后半段写到了自己如今遇到的困难,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帮助。
看到这位老人曾经是毛主席的警卫员,武装部长自然不能耽搁下去。他先将这封信交给了上级领导,
便
立刻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查明这件事情的真伪。可是,根据新化县的兵员资料来看,这位名叫奉孝同的老兵确实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
但是对于老人是否是毛主席警卫员的事资料中却没有记载,于是武装部又与中央警卫局进行了交流,在中央警卫局的档案里,终于证实了奉孝同曾经确实是毛主席的警卫员。奉孝同老人是如何当上警卫员的呢?而退伍以后他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
年少时的参军梦
奉孝同在没当兵之前生活在新化县的一个山村里,那个村子不仅交通极为不便利而且当地的地主也十分的残暴。奉孝同从出生时就十分悲惨,长大以后的他更是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这让十几岁的奉孝同心里就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为什么村里的地主能够天天不愁吃喝,每天都能变着花样地换新衣服,而村里其他人却要在他的打骂下给他交租。
奉孝同又联想到了自己父母祈求地主少收租子时的悲惨模样,使得年幼的他开始想要改变眼前看到的一切,他希望未来没有地主阶级。但奉孝同也只能想一想,他不知道自己能够怎样改变,直到一支军队的来临让他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追求。
1934年,红军一路征战很快就来到了奉孝同所在的村子。起先,奉孝同看到这群拿枪的军人心里还是十分害怕的。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只要当兵的拿枪经过村子,村里的粮食就会被抢劫一空。
可是,当奉孝同慌忙地躲到家里的时候,父亲笑呵呵地告诉他:“儿子,别怕这是红军,专门为咱们穷人撑腰的。”
父亲的话也让奉孝同第一次认识了这支队伍,后来红军就在村子里将地主抓住,并且在全村人的面前揭露地主的罪行。
批判完地主以后,红军就将村里的土地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同时将地主家的粮仓打开分给了全村的百姓。
红军的举动让奉孝同第一次对军队产生亲切感,他从心里感觉到红军将会是解救他们穷苦百姓的“大救星”、“大英雄”。奉孝同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表示以后一定要加入红军,解放更多的穷苦百姓。
艰苦的部队生涯
可是当奉孝同
长大
以后村里的红军也走了,再也没有回来。这让奉孝同无法施展自己从军的信念。
不过有一个机会再一次
的
摆在他的眼前,抗美援朝爆发以后,奉孝同了解到了美国的野心,便与家人告别选择当兵入伍前往朝鲜。本来就为从军打造的
体质
很容易让奉孝同通过了筛选,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奉孝同就与部队一起进入朝鲜。
刚刚进入朝鲜的时候,奉孝同还是十分激动的,看到哪里都感觉十分的新奇。可是在他第一次参加战斗以后,奉孝同发现自己从小期盼的战斗场景竟然是如此的残酷,他之前所幻想的在真实战场面前都文明许多。
但是残酷的战争并没有让奉孝同心生退意,而是选择在战斗中增强自己的战斗本领,这样观念的改变使得奉孝同在战火中不断成长。
奉孝同的快速成长离不开班长的帮助,班长看到奉孝同第一次面对战争的场景所表现
的
淡定,让班长认为这是一个好苗子,便在战斗结束以后悉心培养。
经过自己的领悟和班长的帮助使得奉孝
同
的枪法和侦查技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因为出色的战场能力,使得奉孝同的成为了连里的战斗骨干。在此后的三年朝鲜战斗中,奉孝同多次在战斗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获得了许多的战功。
到了1953年,奉孝同跟随部队回国,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回国以后一件改变他命运的事情即将到来。
因为奉孝同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所以中央就把他调到了中央司令部成为一名警卫员。第二年,在中央司令部的表现让奉孝同进入中央警卫团,成为了包围毛主席的一员。
奉孝同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十分高兴,他连夜写信告诉家里这件天大的好事,随后自己又激动得一夜未眠。
时刻谨记毛主席教诲
此后奉孝同就在毛主席的警卫团工作了整整五年,这五年奉孝同兢兢业业,对于任何情况都不敢忽视。
除此以外,奉孝
同
还和当年的老班长一样,对于新加入的队友也是十分照顾。到了1958年,奉孝同因为政策的原因从北京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临走的时候,毛主席亲自告诉他:“无论走到哪里一定要积极参与到革命工作中,不要因为是我的警卫员就搞特殊化。”
毛主席的话一直在奉孝同的心里铭记着,退伍以后奉孝同生了三个女儿,可是这三个女儿有两个因为意外离世,而另外一个女儿也因为患病需要经常有人在身边照顾。
繁重的工作也让奉孝同的老伴病倒,看到家里举步维艰的情况,奉孝同无奈只能给当地武装部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救救他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
武装部了解情况以后,也立刻在生活和医疗上给予了许多帮助,同时奉孝同的事迹也在当地传开,许多人也赶到奉孝同的家里来进行援助。
同时,爱心人士也满足了老人再见一眼毛主席的愿望,带着他来到了北京,看到毛主席的遗像。老人十分激动他默默地举起手对着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毛主席您的兵回来看您了!
小结:
奉孝同老人不到十分困难的时刻不麻烦政府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例,这也是共产党员的优良品格。共产党员为了大家的幸福而选择自己吃苦,等到国泰民安万家灯火以后他们再隐居幕后,这就是共产党受到群众拥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