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士人为什么会从商?
迪丽瓦拉
2025-06-06 07:04:04
0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重商思想的出现,使得许多读书人改变商人和商业的发展的偏见,明代汪道昆(1525~1593)提起自己的家乡安徽新安是说到:“大江以南,新安以文物著,其不俗儒则商,相代若践更。要之,量贾何负闳儒。”[1]虽然最后一句话显得有些傲慢,但这是以前的商人和商业所不能相信的高评价,汪道昆可谓是商业的代言人,可见当时的读书人对商人以及商业的偏见有改变,但并不足以使得他们选择放弃科举从商,毕竟他们生活在接受着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之下,还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向更好的仕途,但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去从事商业活动呢?

儒商现象可以说是“士”的分流现象,很多士放弃了科举去从事商业活动。余英时先生指出,当时许多士放弃科举从商的原因有二:“第一是中国的人口自明初到18世纪增加了好几倍,而举人、进士的名额却未相应增加,因此科举考试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另外一方面,自16世纪以后商业与城市化的发展对许多士子也构成很大的诱惑。”[2]对于当时的大多数读书人来说,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自我价值,使得社会地位提升改变经济状况的唯一途径。相对于人口数的增加和生员总人数的增加,明代的科举制度显示出了吸纳人才的有限性,彼时“士而成功也,十之一,贾而成功也,十之九。”[3]从中看出,科举制度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强,科举获得成功的概率远远要低于商业,反观商业的发展以及获得成功的概率增加使得从事商业的士人不断增加。

社会进步人口增多,但相应的进士、举人的选举名额并为增加,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科举舞弊有增加了科举的许多变故,如正德三年(1508年),大宦官刘瑾将自己的同乡五十人的名单交给会试主考,主考慑于宦官的淫威惟命是从。就连力改吏治、整饬科举的权臣张居正也曾恃权舞弊,万历二年(1574年)会试,张居正之子落第,张大为不满,遂停止当年于该届进士中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其后在万历五年、八年两届会试中,张的两个儿子先后高中榜眼、状元,其内阁同僚吕调阳、张四维、申时行的儿子们也都利益均沾,纷然登科。[4]

科举制度竞争激烈,而且充满种种变数。他们对科举失去了信心,所以选择放弃科举另谋出路,从商就成为了这些读书人的一个职业选择。

[1]《太函集》卷五十五《诰赠奉直大夫户部员外郎程公暨赠宜人闵氏合葬墓志铭》

[2]余英时:《明清变迁时期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沈志佳编:《余英时文集》第3卷《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3]吴吉祜:《丰南志》卷六《百岁翁状》,《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7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78页。

[4]《中国选士制度史》,刘虹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1-372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