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雪域高原,见证崭新西藏——纪念西藏和平解放73周年
迪丽瓦拉
2025-06-06 19:33:45
0

奋进七十三载,雪域高原沧桑巨变。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签订,宣告西藏和平解放。从此,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份彪炳千秋、利泽万代的历史功绩,值得永远铭记。

作为记者的我们,曾从历史中翻看西藏进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社会制度实现历史跨越,走向繁荣光明。如今,我们行走雪域高原,见证其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所见所闻是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引领下,各项事业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的崭新西藏。

图为2023年林芝桃花节期间的嘎啦桃花村 摄影:王茜

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纪要》中形容西藏的道路:“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艰险万状,不可名态。”和平解放以来,西藏逐步建立起涵盖公路、航空、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依托交通发展“红利”,西藏发展迎来更多机遇。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会有大批游客不远千里一睹林芝春色。更好地把游客“引进来”,便捷的交通是基础。川藏铁路拉林段开通运营,拉林铁路上的高原复兴号迎接游客,为林芝旅游业再添动力;米林机场航班日趋密集,有10余条航线通达北京、成都、重庆、广州等10余座城市;另外,自驾川藏线是很多游客的首选,一路走一路玩,也可选择走青藏线,体验不一样的风景,而且林拉高速开车只需4小时……同时,林芝桃花节蕴含的巨大商机,正进一步促使旅游业提质升级。  

我们行走在西藏,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高原风景的壮阔秀丽,历史沉淀的古朴光辉,民族风情的绚丽多彩,更是片片桃花铺就乡村的致富路,绘就一幅生态与现代气息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图为那曲市索县西昌乡小学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 摄影:吴建颖

曾经的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文盲率高达95%以上。如今,西藏建立15年公费教育政策体系,先后21次提高教育“三包”标准,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7.73%。 

在那曲市索县,怒江河畔西昌乡小学的教室里传出阵阵读书声,兴趣班上的扎木念飘扬着动人旋律。周日的下午,来送孩子上学的村民开着汽车、摩托车纷纷到达。帕尔肖村村民丁增洛西帮女儿们拎着行李走向校门。他说:“五个孩子三个在住校,而且一分钱不用交,全都由国家承担。孩子喜欢到学校里来。”村支书罗加的儿子考上了西藏藏医药大学,女儿的奖状贴满半个墙面。他自豪地说:“学习的事情我们都鼓励。” 

我们行走在西藏,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校园里的师生和教学环境,更是西藏的教育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是知识和现代文明正在抵达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一寸都不少! 

图为山南市雅江河畔绿化林 摄影:王茜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曾经的山南扎囊县,荒滩和风沙一直困扰着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北京第三、四批援藏干部马卫红回忆2001年第一次去扎囊县朗赛岭的时候,“风沙非常大,我当时穿的黑色风衣上吹了一层沙土,衣服几乎成灰色的了。”

经过几十年不懈努力,现在的山南市已在雅鲁藏布江(贡嘎县至桑日县)两侧筑起了宽600米至1500米、长160公里,总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的“绿色长城”,成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防沙治沙期间,山南市坚持绿色发展,在沙区培育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营林绿化、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马卫红说:“如今,我们再去的时候,朗赛岭已经成了一片绿洲的米粮川了。”

我们行走在西藏,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羚羊在铁路桥下奔跑,野生动物偶尔闯入山村里,城市绿地、公园的面积增加,植被茂盛的青山绿水,更是党中央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更加美好,是百姓真正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红利,过得幸福而充实!

图为尼木县种植的蟠桃 尼木县供图

和平解放前,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北京第四批援藏干部魏建华,二十年前在拉萨市尼木县任副县长,之后调藏工作,经历了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契机,见证了西藏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他说,“刚到尼木时,县城只有一条南北路200多米,东西路100多米,呈‘丁’字状。城里还经常停电停水,菜店只有为数不多几种蔬菜,水果种类很少。街头只有几个小超市、小饭店、小茶馆。”二十年过去,他骄傲地看着尼木县城发生蝶变,道路“三横三纵”,街头商铺林立。平谷大桃引种成功,吞弥现代农业园区的百余栋大棚,食用菌、黄瓜、南瓜等种类丰富,车厘子、草莓种植成功,丰富了群众餐桌,带动了农民增收。

我们行走在西藏,用笔和镜头记录下的,不只是鳞次栉比的生态文明小康村,群众餐桌上丰富的菜品食物,更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城乡面貌今非昔比!

我们一直坚持用镜头观察着,用手中的笔记录着,见证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历史在不断书写新的篇章,并坚信着,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中国西藏网 文/王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