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丢了160年了,太平天国宝藏到底去哪儿了?如今看来有三个去处
迪丽瓦拉
2025-06-07 20:03:18
0

1864年7月,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随着天京城的失陷而告失败,随后城内便经历了一场劫掠。

湘军围城三年,由于清廷财政困难,湘军士兵们早已欠饷数月,天京城破,上至前敌总指挥的曾国荃,下至军营里雇佣的民工、文职人员,都想趁此机会大肆搜刮一番,发笔横财。

湘军对城内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大搜查,天王府率先被洗劫,官衙及民宅的一切浮财,连同数万名女俘虏,都作为胜利品被带了回去。

然而事后,曾国藩却向清廷汇报说,“克复老巢而全无财货,实出微臣意计之外,亦为从来罕闻之事。”,也就是说,湘军什么财宝也没拿到。

这话说出来,在慈禧看来,犹如此地无银三百两,没人信,除非传言是假的,否则就是你曾国藩兄弟私吞了。

所谓的传言就是太平天国内部的“天国圣库”,是一笔巨额的财富,从1851年到1864年,13年来太平军聚敛了无数财富,并在天京城内建了一个“天国圣库”,用来存放存放各种金银财宝,据清军眼线汇报,天国圣库最高峰时,居然有1800多万两白银。

这个数字无疑让清廷垂涎三尺,倘若能得到这笔财富,至少可以暂时缓解日益吃紧的财政压力,然而曾国藩却说,他们并没有发现传言中的“天国圣库”,这让慈禧如何能心甘?

实际上,不仅慈禧不信,就连民间也不信。民间流传的各种版本,我们来看其中一、二。

版本一:说曾国荃闯入天王府后,见殿上悬圆灯四顶,为元代所制,于是收入其囊中。

版本二:说说曾国荃闯入天王府后,获东珠一挂,大如指顶,圆若弹丸,有百余颗;还有一个翡翠西瓜,说是圆明园的宝物。

版本三:据清代文人李伯元《南亭笔记》记载,“(曾国荃)攻金陵既破,搜遗敌,入天王府……闻忠襄(曾国荃)于此中,获资数千万。盖无论何处,皆窖藏所在也。除报效若干外,其馀悉辇于家。”,说听闻曾国荃获资数千万,除部分上交外,其余都搬回了自家。

版本四:1866年5月19日,据《上海新报》报道说,曾国藩的夫人于三月初从南京回湖南老家时,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

这倒是有多少物品要运送,居然需要两百艘船,人们由此更加怀疑,他们这是在转移财产,其中就包括太平天国的珍宝。

此外,曾国荃在剿灭太平天国三年后的1867年,在湖南老家盖了一座豪宅,规模宏丽,占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而这座府邸前后营建用了八年时间,也就是说,湘军还在与太平天国鏖战时就开始建了,这使得外界对曾国荃的质疑更甚,更加认定他是通过劫掠了天国圣库,才有钱盖豪宅的。

总之,各种传言都认为,太平天国的宝藏都被曾氏兄弟私吞了,果真如此吗?恐怕还是有疑问。

天京城虽遭大洗劫,但曾国荃否认大发横财,他说“城内并无贼库”。在抓到李秀成后,曾国荃用锥尖戳刺李的大腿,血流如柱。

如此气恼有两个原因:一是气恼李秀成守城太坚固,令湘军吃尽苦头,以此泄愤;二就是为了逼迫李秀成说出天京藏金的下落。

虽然李秀成最后被曾国藩私自处决,但在李秀成被俘后,清廷也派僧格林沁、多隆阿来南京敦促,李秀成也始终没有提及天国宝藏的下落。

如果曾国荃真如李伯言所说,获资数千万,这与当时情况也不符合。嘉庆十九年,户部存银1240万两;道光三十年,库存800余万两 ;咸丰三年,库存仅为二十余万两,这么比较一下,曾国荃的财产堪比国库,甚至远超,想想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果真如此,清廷怎么能容得下他呢?

清代野史的掌故大师徐珂,他的侄女是曾国荃的长孙媳,她曾说过,曾国荃是有些钱,不过财产不及百万。

太平天国平定六年后,1870年十一月,赋闲在家的曾国荃曾写信给大哥曾国藩,说,“弟向未留剩活钱而用度日繁,亦渐有涸竭之意。”

一个月后,十二月十六日,他又写信给曾国藩说,“住乡应酬亦大,明春有权住省城之意,借以省款客酒饭轿钱。”

光绪元年(1875年),曾国荃在写给两个侄子曾纪泽、曾纪鸿的信中再次提及,说:“八年闲居……负欠如海。”

这些信件属于私人物品,是到了后世才被公开的,由此至少可以说明,曾国荃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富裕阔绰。

而且到了1875年,他又重回官场,先后担任陕西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山西巡抚、陕甘总督、兵部尚书、两广总督、礼部尚书等职务。

俗话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曾国荃再回官场,收入百万还是有的,这与上述曾国荃的长孙媳所言也是一致的。

据此,也很难证实,太平天国的宝藏尽落曾氏兄弟之手啊。

那么,太平天国到底有没有所谓的圣库呢?如果有的话,这笔财富到底去了哪里?

所谓的天国圣库,实际也是太平天国搜刮来的民财。

洪秀全从金田起事后,洪秀全就要求太平军成员“人无私财”,所有财产均为“公有”,在打土豪、均贫富的号召下,太平军队伍迅速扩大,“因有此均产制度,人数愈为加增,而人人亦准备随时可弃家集合。”

攻占永安后,洪秀全又发布诏令,“其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

此后,天国圣库正式建立,“通军大小兵将,自今不得再私藏私带金宝,尽缴归天朝圣库。倘再私藏私带,一经查出,斩首示众。”,如有违规,小命不保。

定都天京后,这项制度执得得更为严苛,城内实行男女分馆而居,根本不存家庭制度,实行消费供给制,成员根本没有私财可言,太平军所得财物尽归圣库。

所以,清廷在太平军中的细作,道光六年进士张继庚汇报说,,天国圣库有高达1800多万两白银,其地址设在天京城中的水西门灯笼巷,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但1854年张继庚便被杀害,此后天国圣库的消息便没有了。

再之后便是天京陷落,天国圣库下落不明。

既然曾国荃没有找到这笔宝藏,李秀成也说“国库无存银米”、“家内无存金银”,而种种史料又表明,太平天国确有一笔财富,那么它们去向何处了呢?

关于太平天国宝藏的去向,也有诸多流言,

说法一:被一个姓蒋的拿去。传言说一个绰号叫蒋驴子的人,靠毛驴贩运货物,因为得到了李秀成的垂青,而被升任为驴马车三行总管 ,天京被围后,内宫后妃等人多用金银请人办事。

据《红羊佚闻·蒋驴子轶事》记载,“有金银数千箱,命驴往,埋于石头山某所”,其中负责运送的人就是蒋驴子。后来蒋氏因此而发财起家,成为近代金陵巨富。

说法二:民国有本杂志叫《真相》,也曾提及此事,说有个广州人曾是太平天国小兵,1864年天京沦陷前,太平军一位王爷曾让四十多名士兵在其家中挖了一个藏宝洞,埋藏了价值近三百多万的宝物,竣工后,这位王爷又杀人灭口,而这个广州人之所以能逃脱,是因为他因生病没有去赴宴。

事后立即逃走才保住了小命,在他将死之时,还特意将一张藏宝草图交给他的儿子,交待一定要把宝藏挖出来,以安抚他的遗愿。

据说此人的儿子还真去南京寻宝了,但有没有找到,杂志则没有下文了。

说法三:被石达开埋藏于某隐秘处。传言称,翼王石达开于大渡河覆灭前,曾把军中大量金银财宝埋藏于某处,并留下一张藏宝图,图上写有“面水靠山,宝藏其间”八字陷训。

抗战期间,国民党四川省主席刘湘曾派人去挖掘,仅得零星金玉和残缺的兵器,后来再挖时就被老蒋阻止了。

此外,有人不甘心,曾把原来南京天王府中西花园的湖水放干,以进行挖掘,但也是一无所获。

如今看来,这笔宝藏的去向可能有三个去处:

其一,被湘军瓜分。尽管在破城后,曾国藩下令,“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但这项指令实际形同虚设。

由于清廷长期欠饷,数十万湘军早已饥渴难耐,一指军令根本无法控制眼睛发红的士兵,天国圣库的宝藏极有可能当时就遭湘军士兵集体瓜分。

其二,消耗殆尽。太平圣库曾经的确十分充盈,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面对如此庞大的财富,谁不会动心呢?

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的生活极度奢华,各个王府也定不会差到哪里去,他们的奢侈生活都是来自于这笔财富。

同样据清廷卧底张继庚报,上述提到他曾报圣库存银1800多万两,但几个月后,他再报时存银便降到了800万两,原因就是洪秀全及各个王爷都从圣库转移钱财。

太平军在天京生活,后勤补给是必然的,到后期时除了从苏杭水路运粮,必要的贸易行为也是要的,比如要采购食盐及各种消耗品,还要从外国人手里买枪买炮。

到末期时,圣库基本也就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其三,被带出城。天京城破后,仍有少量太平军将士存活,大给有千余人随李秀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也必然要带走部分财物。

总结:个人认为,太平天国盛极一时,所谓的圣库宝藏存在过,但到了后期,财物也消耗得差不多了,圣库基本不会剩有财物,即便有,也是各王府内有私人财产,但数量不会太多,不过这此财物也必然早被湘军搜刮完毕。

世上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必远尘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