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改组政治机构,限制官员权力,为洪武之治创造条件
迪丽瓦拉
2025-06-08 06:02:15
0

作为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贡献可想而知。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想要将如此偌大的江山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也是极其考验能力的。朱元璋完成了统一天下的目标之后,他便开始将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国家发展上来。

他积极对政治方面进行改革,组建了一批以自己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机构。

后来又针对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处处限制官员们的举动,让百姓们能够免受更多的压迫。除此之外,他还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特务机构,从而起到防止官员产生其他不轨之心的作用。在一系列的举动之下,让新生的明王朝政权得以巩固。

明朝建国之初,不管是中央政治制度还是地方行政制度,全部都沿用元朝时期的。这就会存在许多问题,朱元璋很清楚,便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改革。例如在洪武十三年的时候,他就以谋反的名义杀害了左丞相胡惟庸,并且顺势罢免了中书省,将宰相的权力分配给了六部处理。

六部尚书负责执行皇帝的命运,令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受其他人的控制。之后,干脆废除了丞相制度,使得自秦朝以来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自此退出历史的长河之。但宰相的工作不能省略,只好又重新挑选了几位文人,让他们担任文渊阁,武英殿等殿大学士,协助他处理国家事务。

尽管如此,宰相的撤销,也使皇帝身上的担子在不断加重。明成祖统治时期,他便设置了内阁,并允许阁臣参与国家核心事务的处理。

明王朝的监察机构被称为御史台,后来又被称为都察院,主要的官员构成便是左右都御史,他们的职责就在于弹劾不法官员。督察院下面又分别设置了十三道监察御史,虽然品阶不能与一品大臣相提并论,却拥有着极高的权力,甚至能够代替天子外出巡查。除此之外,还特意根据六部的建制,专门设置了机构负责检查奏折中的失误之处。这些举动,极大的加强了皇帝对百姓的控制,也让中央集权再次强化。

对于官员的发展,朱元璋本来就十分重视,因而他对吏治进行了一次较为彻底的整顿,严格禁止官员出现玩忽职守、危害百姓的情况。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必须要接受御史的监督,而下面的地方官员则要进行定期的考核。

若是通过考核,则可以升官加爵,反之则会受到相应的惩罚。虽然说朱元璋是一位草根皇帝,但他也知道权臣手中权力扩大,对王权所造成的威胁。因而对那些既有权势又有能力的官员,朱元璋加大了打击力度。他直接颁布了一个法律,严格禁止公爵与军官相互交往,极大的限制了功臣的权限。为了杀鸡儆猴,胡惟庸便是最大的牺牲品。

或许是太过忌惮官员手中的权力,朱元璋对吏治进行了一次改革后,仍旧不满意。他便干脆建立了一个特务机构,派遣大量的特务人员遍布整个朝野,暗中监视文武百官的一举一动。

曾经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上朝之时,朱元璋就询问他昨天在家有无喝酒,请了哪些客人?宋濂此人老实,他一五一十的回答了皇帝。朱元璋听后满意不已,觉得他没有弄虚作假。

为了更好的监控官员,他还将直接隶属于皇帝的亲军都尉府改为了锦衣卫,并授予他们审判、处罚罪犯等权利,并由皇帝直接掌控。但这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许多正直的大臣因此受到迫害,死于非命。

洪武六年,刑部尚书奉皇帝之命一手编订了《大明律》。

他完成了模板之后,就交由皇帝审查。朱元璋每条法律都一一查看,后来又经过了三次修改,最终在二十四年之后将这一部法律公之于众,面向全国实行。实际上这本法律就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文武百官的行为都有了限制。

其中的惩罚措施极为严重,例如遇到事情没有及时上奏皇帝,会遭遇罢官甚至斩首的结局。而对于那些敢于谋反的人,则诛其九族,许多无辜之人也受到了牵连。因此相较于唐朝的法律,《大明律》更加的严格。

国家建立之初,本来就有许多的功臣拥有兵权,他们驻守在各个地方为朱元璋巩固天下。这其中自然有朱元璋对他们的信任,但也是朱元璋巩固自己皇位的一种方式。拥有军队的诸侯王很多,皇帝却始终只有一个,这些藩镇势力相互牵制,相互监视,那岂不是让中央集权能够得以加强?就是通过这样以退为进的手段,使得朱元璋统治之初的国家局面也大致稳定下来。

朱元璋本来就是出生平民之家,他也十分清晰百姓生活的艰辛,格外提倡节俭。

在他继位之初,所修建的宫殿都只要求坚固耐用就行,从来没有要求奢侈华贵。他甚至还让人在墙上画了许多历史故事,用来警醒自己。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皇帝所使用的马车、器具都应该用黄金来进行装饰,以展现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但朱元璋却认为此种行为实在是没有必要,因而全部用铜来代替。有了皇帝带头,官员们自然也是上行下效,让整个国家都呈现出一片节俭之风。百姓们则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之中,总体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明太祖朱元章凭借着建立国家而立足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但在我看来,他对国家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出色的。一个新政权建立之初,本来就面对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想要克服这些问题极其困难。幸好朱元璋做到了,他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发展国家,取得了极好的成果。

参考资料:

《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1885年,病危的胡雪岩对九姨太说:我死后葬礼上会来一个戴铁帽子神秘人,你到时剪下我寿衣一角给他,可...
原创 戴... 世界上最早发明机关枪的人是美国人加特林,但是机关枪的雏形早在17世纪就已经在欧洲流行起来,在现代人认...
中华文明连续性的考古实证 山西...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运城市崔家河遗址考古发掘资料,该遗址属...
原创 朱... 朱瞻基,即明宣宗,是明朝第五位皇帝,年号宣德。在民国之前,他常被史书赞誉为盛世明君,民间更亲切地称他...
原创 孔... 当我们翻开小学课本,孔融、周处、司马光等名字如雷贯耳。他们曾经是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明星,是老师口中津津...
原创 李... 盛唐繁华背后,总有阴影潜藏,这位缔造大唐王朝雄主, 一生经历过无数腥风血雨,而其中最令人唏嘘, 莫过...
原创 1... 令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手里拿着400多万的美械机动部队,竟然用了不到三年就输掉了解放战争。 明明在抗...
原创 他... 现在很多人对明朝很不感冒,认为明朝的皇帝个个都是昏君,其实这是一种误读。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明朝皇帝...
惨绝人寰!长平之战四十万降卒被...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长平之战,或许...
原创 岳... ——【·“尽忠”而非“精忠”·】——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桧遣使捕飞父子证张宪事,使者至...
原创 大... 众所周知,我国的最后一名皇帝溥仪,在历史上是实存名亡的。 日本在入侵东北三省之后,溥仪便成为了日本人...
原创 叶... 1955年,大授衔时,有同志感叹道:“如果叶挺同志还活着,他大概率会被授予元帅军衔,他对我党的历史功...
原创 朱... 五次北伐的缘由 最直接的缘由就是要狠狠打击北元的残余势力,重创鞑靼,削弱了蒙古各部势力,迫使他们前来...
马斯克与周亚夫:“功高盖主&q... 周亚夫与马斯克"功高盖主"的对比,揭示了不同时代权力结构下的生存智慧。 ♠ 在历史长河中,周亚夫与...
原创 日... 日本祖先真相大白,不是徐福后代,DNA检测让日本人无法接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陵外。一支浩浩荡荡...
原创 刘... 刘备在北方屡战屡败,只好投身刘表。在这段时间,刘备蛰伏了很久,当然也在为自己的事业做铺垫。他拜访名士...
原创 泰... 随着近代民主运动的兴起,现在保留王室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让我们这样的普通民众对...
三国中,五位国色天香的女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三国中虽然是男人之间的战斗,但是没有女人...
原创 曾... 曾国藩根本没有想过称帝,只是利用湘军镇压太平军,以达到他功成名就的目的。 曾国藩以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原创 为... 指鹿为马的目的是为了试探群臣的归属,是赵高用来排除异己的手段。 指鹿为马发生在李斯、蒙恬、蒙括都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