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代民主运动的兴起,现在保留王室的国家已经越来越少了。也许是因为年代久远,让我们这样的普通民众对于所谓的王室生活感到非常好奇,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宫廷戏能有漂亮的收视率。
不过呢,现在世界上仍有不少国家保留了王室,例如拥有超长待机时间的英国女王,以及我们的近邻尼泊尔、泰国等国也保留了王室。而在某次活动中,泰国素帕德立亲王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就给大家详细介绍过泰国王室的一些基本情况。下面,我们就结合这位亲王的访谈记录以及一些相关史料,总结一下泰国王室的基本情况以飨读者。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王室成员?
按照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只要拥有王室血脉就是王室成员,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泰国的王室范围包括国王、王后、太子(国王的儿子)、公主、王太后、国王的兄弟姐妹以及国王的孙儿辈等,而王室成员如果与平民通婚的话,则必须先退出王族。同时,泰国王室对于“平民”这个规定尤为严格,只要不是王室成员,哪怕拥有一定地位和封号的贵族,也被视作平民。泰国的宫廷限制,可以说是相当的严格。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泰国工时宫廷法也规定国王有册封王室成员的权利。那些退出王室的人,国王有可能会重新册封其为王室成员,而且公主的配偶,也就是王族的驸马爷,他是有可能会被册封为王室成员的。
王室成员之间的阶层是怎样的?
看惯了清宫戏的我们都知道,在满清的皇宫里,公主与公主是不同的,王子与王子也是不同的。在清朝,固伦公主就表示是皇后的女儿,和硕公主则表示是皇妃的女儿,而清朝皇帝的皇子们也是分亲王、郡王、贝勒以及贝子等等,每个品级享受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同样的,泰国的皇室成员品级也有区分,但是泰国王室发展到现在,很多制度都在朝简便的方向发展。
首先,国王的儿子称呼为“帕诏翁(太子)”,但是真正的太子(王储),则在名字前要加上“殿下”。国王的王孙称呼为“孟诏”,但是如果某位王孙有了功绩,则可以升格到“帕诏翁”,即太子。
关于公主的封号,泰国王室基本是以其出身来判定。因为国王的妻子众多,但如果公主的母亲是平民,则他的爵位只能“帕功诏”,也就是王族的意思;如果公主的母亲是王族,则在“帕功诏”前面加上“尊贵的”,泰语里叫做“帕翁诏”,意为“尊贵的殿下”。
而对于王族的旁支,例如素帕德立亲王一系,他的后代虽然也有一定的头衔,都不能算作正式的王族,只能算作王族的后裔。王族的后裔传到第三代,就只能算作平民,例如亲王的曾孙,则只能算作平民。
参考文献:《素帕德立亲王谈泰国历史与文化》、《论泰国的“三驾马车”政治体制》、《泰国国王宪政地位的流变》、《泰国王室和两位公主》、《1932-1934年间泰国对是否保留王室的思考》、《东南亚王室掠影》、《泰国王室的财产风波》
说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