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宋徽宗联金灭辽真是一个荒唐计划吗?
迪丽瓦拉
2025-06-08 15:02:19
0

前言

北宋徽宗朝时宋军和金国一起联手打败了辽国。

可没人知道的是,金国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们趁着形势逼迫宋朝签订了多项屈辱条约。

最终在几十年后更是趁机南下攻占了宋朝的首都洛阳从而灭亡了曾经强盛的宋王朝。

那么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

溯源北宋以来诸皇帝关于收复燕云的态度

“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蕃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通过这句话,可知燕云地区的重要性。因此,自宋太祖立国至徽钦二帝,诸帝便对于收复燕云失地有着独特的情结。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着手进行统一战争,为此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计划,即先平定南方诸政权,最后收复燕云地区,与辽朝保持谨慎的关系,避免双方发生战事。

如在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发布的诏令中,告诫边境将士“务保境安民,不欲生事边境,尽令还前所盗马。仍申明条禁,无得出塞为盗。”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北宋的国防战略就偏向于积极防御了,如宋太祖任命李汉超郭进韩令坤等驻守在与辽北汉接壤的军事前线要地,给予他们很大的优待和自主权。

平定南方诸割据政权后,收复燕云地区便提上了议程。

宋太祖曾设想通过设置封桩库以赎买燕云之地,宋太祖的设想,实际上也反映了他在对辽战略中的谨慎性。

宋太宗继位后灭掉了北汉,并且与辽在燕云地区先后发生了数次大规模战争。如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6年灭掉北汉后,乘势攻辽,但最后结局却是宋军“大败之,宋主仅以身免,窃乘驴车遁去”再如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发兵三路北伐,宋军又是大败,“死者数万人,沙河为之不流,弃戈甲若丘陵”。

尤其是雍熙三年北伐失败后,宋太宗从此放弃主动进攻,转而致力于全面防御,同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加强内部统治方面,形成了“守内虚外”的统治思想。

其晚年,这种“重内轻外”施政方向的转变

深刻影响了北宋的国防政策

,使得北宋国防重点为在北部布置重兵,依托塘泺军寨被动防御辽朝

而且宋太宗的做法被后继君主作为“祖宗之法”完好继承保留,并且不断进行补充和发挥。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南下,宋辽最后在澶州城下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盟”是对北宋“守内虚外”的国策进行了的进一步补充。

宋仁宗时期,北宋忙于宋夏战争,而此时辽又趁机索取关南之地,宋辽双方经过多次交涉,最后达成“庆历赠币”协议。北宋与西夏订立的“庆历和议”,北宋“虽然名义上保留了宗主的颜面,但其实质却与澶渊之盟精神相通,即以付出经济代价换取边境安宁,以达到不影响内政建设的目的”。

从宋真宗朝至宋英宗朝,统治集团基本遵循以往的国防战略,采取全面防御的战略,并且较宋太宗朝

更加保守消极,将赠币议和作为化解外交冲突的有效手段

。宋神宗即位后积极进行变法,革新政治,在国防建设方面力求突破宋太祖以来秉持的保守消极的国防战略。

熙宁年间,王韶开边和郭逵大败交趾军队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一些军事要地被收复,一度扭转了北宋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中的被动地位。宋神宗在胜利的鼓舞下一度想要收复燕云之地,实现祖宗未竟之业。

如元丰初年,宋神宗将封桩库所在的景福殿更名,并题诗曰“五季失图,猃狁孔炽,艺祖造邦,思有惩艾,爰设内府,基以募士,曾孙保之,敢忘阙志。”从中可以看出宋神宗渴望完成祖宗遗志,收复燕云地区。但元丰年间对西夏进行的两次军事行动以惨败告终,深深刺激了宋神宗,史载他“深自悔咎,遂不复用兵,无意于西伐矣”。

宋神宗打消了进攻的念头,逐步回归到以防御为主的国防旧轨。宋哲宗元祐时期,司马光等保守派废除新法,退回以前的保守状态。

绍圣年间,亲政后的宋哲宗提出了“绍圣绍述”口号,希望恢复宋神宗时期的变法主张,对西夏采取了主动的开边行动,看似是推行积极主动的国防政策,但统治集团基本维持以往的内政外交路线,特别是消极防御的思想,并视其为祖宗之法。

纵观北宋徽宗以前诸皇关于收复燕云的态度,自宋太宗形成的“守内虚外”思想被一以贯之地继承下去,虽然偶尔有突破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

面对辽和西夏的犯边挑衅行为,北宋始终采取消极防御的国防策略

。正如朱熹所说“本朝全盛之时,如庆历元祐间,只是相共扶持这个天下,不敢做事,不敢动。被夷狄侮,也只忍受,不敢与较,亦不敢施设一事,方得天下稍宁。”

抉择宋徽宗“联金灭辽”政策的思想根源

史称,宋徽宗“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他在位期间,统治集团日趋腐朽,“党争”激烈。童贯王黼等一面巴结逢迎皇帝,一面又利用职权打击异己。

宋人王称即在《东都事略》中记载道“朝廷议有事燕云,大臣争先决策,为固位计。倪涛独曰景德以来,虏守约不敢犯边,盟誓故在,不可渝也宰相怒曰左司敢沮军事耶,罢监朝城县酒税,再谪茶陵造船场。”由此可见童贯独断专权打击异己的一面。而此时社会矛盾深刻,民不聊生。

吏部侍郎张舜民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六月给宋徽宗的上书中说道“自军兴以来,关中岁饥,流亡殍饿,十室九空。”

由于和西夏连年战争所造成的庞大军费支出以及每年向辽朝输送大量岁币,到宋徽宗朝国家财政缺乏,国库空虚,出现了深刻的财政危机。

是年八月,右司员外郎陈灌指出“今日之计正以乏财为患。西边虽已罢兵,费用不可卒补天下三十年蓄藏之物皆已运之西边。”不仅仅是财政危机,军政废弛现象也极为突出,北宋边防武备不修,军队缺乏战斗力。

即使在如此深刻的社会矛盾下,宋徽宗依然崇尚熙宁年间开疆拓土的行动,想要恢复甚至大大超过宋神宗宋哲宗时期的边界。因此,他积极进行崇宁年间的西北开边。

宋徽宗经略西北的结果是西夏纳款请和,并在“青唐吐蕃辖区置州四军一关一城六寨十堡十二,收夏国地数千里,筑军一城七寨五堡垒二十四”。崇宁开边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扭转了北宋在宋夏关系中的被动地位。

于是宋徽宗陶醉于对西北开边的胜利之中,并在童贯王黼等人的劝说下,有了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失地的想法。宋徽宗先期的谨慎态度,来源于北宋历代统治者所奉行的消极防御战略。

他不敢轻易违背“祖宗之法”。但当徽宗闻知金已经攻打到辽河之西的时候,态度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于是密诏童贯王黼商议。王黼奏请宋徽宗趁机兴兵燕云,徽宗听后笑道“众皆不可,卿独可之,难以施行,姑俟他日。”而“联金灭辽”政策,最早由赵良嗣提出,又被童贯等人接受虽然宋徽宗之前没有这种思想,但禁不住童贯王黼等人的极力鼓动和怂恿,才逐渐认可,下定联金灭辽的决心。

宋徽宗不敢轻易发兵于辽的顾虑主要来源于不敢违背列祖列宗留下来的“祖宗之法”

,处理内政外交始终要坚持“守内虚外”的方针,尤其是在对待边防这种重大矛盾问题上始终要以“怀柔”方式解决,其精神深处则是回避冒险,

同时也是由于他无力以自身实力解决边患,因此不得不仿照先帝们做法,不得不“至诚以待夷狄”。

至于宋徽宗最后的态度转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对赵宋独立复燕没有十足把握,又囿于“祖宗之法”制约,而与刚刚崛起的金朝这一强大盟友联合攻辽,胜算无疑会大很多。

结语

联金灭辽政策形成于国势衰微的宋徽宗时期。宋徽宗想效法神宗开边,希望在拓边上大有一番作为,以对北宋传统的国防政策有所突破。为此宋徽宗崇宁年间派童贯等人在西北拓边,收复河潢。

西夏开边的成功,使得宋徽宗增强了进一步经略幽燕的决心,在童贯王黼等人劝说下宋徽宗决定联金灭辽,希冀在辽灭亡后收回对燕云之地的控制权。而联金灭辽政策形成的思想根源,却是宋太宗朝以来形成的消极防御的国防政策。

但宋徽宗又尝试去突破这种消极被动的国防政策,想要收复燕云故土,完成太祖朝以来历代帝王未竟的事业。

但是,“联金灭辽”政策并没有从北宋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北宋急功心切地贸然与金订立盟约,虽然通过与金联合达到了灭辽复燕的目的,但却沉湎于短暂胜利之中,并不断暴露出北宋政府的软弱与腐朽,深深刺激了金朝南下的决心,

最终招致了灭亡,宋徽宗对传统国防政策的突破也以失败告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伊... 《——【·前言·】——》 在伊朗的一次考古发现中,一张元朝的羊皮信让学者们震惊不已。 羊皮信上写的内...
原创 为... 前言 秦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竟是"四代乱政"这短短27年。两位国君被杀,一对母子被抛尸深渊,八位...
原创 此... 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他不仅明知有虎,还故意把自己送进虎口。这...
原创 对... 征和二年,大汉皇后卫子夫自缢,震惊朝野!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她出身平民,原本是平阳公主府歌...
汉代玉器除了金缕玉衣还有些啥?...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澎湃新闻获悉,12月19日,“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在良...
原创 为... 前言 巍峨高耸的太行山脉,雄壮而又陡峭。它绵延八百余里,横跨北京、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一市,就像擎天...
原创 震... 【震撼揭秘】泸定桥:人力扛鼎的桥梁传奇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大渡河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雄伟...
原创 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戴... 在革命年代,间谍是极其危险的人物,一旦被发现,将会遭受极其严厉的惩治。然而,有位“间谍”却格外的与众...
原创 开... 严于律己 唐亮将军生活朴实,从不因自己过去的功勋而骄傲。对于自己是严格要求,对于身边的人同样如此!当...
邻水邓氏联谊会工作稳步推进 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
原创 他... 他可以说是军统中活的最大的特工了,戴笠亲自介绍进军统,还当过他的秘书,因为戴笠,毛人凤和他都是江山人...
原创 李... 贞观23年,大唐皇宫内,秋风肃穆,落叶缤纷。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英明君主,已至暮年,病...
原创 1... 1975年蒋介石病逝,蒋经国为何不得“大统”,严家淦上位真相 如果说,当一个位高权重之人将要不久于人...
原创 南... 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的798人中,有几位资历是很深的,即便评上更高的军衔也不奇怪,之所以低配...
原创 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注...
原创 日... 黎明的光芒还未完全驱散太平洋上的黑暗,珍珠港的宁静被一阵阵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打破。1941年12月7日...
薛城遗址明确为南京地区已知年代... 记者从12月19日召开的“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薛城遗址被明...
原创 他... 标题:他是被历史黑的最惨的人明明造福后世但都只记得他一无是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命运如同过...
“饿殍遍野”中的“殍”,不读f... 饿殍遍野,是个成语,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