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他不仅明知有虎,还故意把自己送进虎口。这位仁兄就是魏国最后一位丞相李胜,说他是“送死专业户”一点都不为过。
话说魏国后期,司马氏已经把持朝政多年。到了司马昭这一代,基本上是想干啥就干啥,连皇帝都得看他脸色。这事大家都知道,就连老百姓都在背后编顺口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见这位仁兄的野心,都快从头顶冒烟了。
但是在这个人人都在装糊涂的时候,偏偏有个不怕死的站了出来。这位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李胜。
你说这李胜是不是吃错药了?别人都在忙着抱司马氏的大腿,他倒好,偏要去唱反调。《魏书》里记载,他在朝堂上说过一段话:“前朝世家望族,有几个有骨气的,如今都变成了谄媚小人,真是让人心寒啊!”这话说得是不是很有水平?表面上是在批评那些趋炎附势的权贵,实际上是在内涵司马氏。
不过,李胜也不是个莽撞人。他玩的是高级黑,说话总是暗戳戳的。有一次,司马昭在朝堂上谈论周公,李胜就说了句:“昔日周公摄政七年就把权力还给周成王,如今太傅大人何不效仿前贤呢?”这话说得,明面上是在劝司马昭向周公学习,实际上是在嘲讽他贪权不还政。
要说这李胜也是个人才,明明在玩火,却玩得风生水起。《晋书》记载他“博览古今,善于应对”。这哥们不仅学问好,情商也高,每次说话都在危险边缘试探,却总能全身而退。就连司马昭也拿他没办法,因为他说的每一句话表面上都在歌功颂德,你要说他大逆不道吧,还真抓不到把柄。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司马昭一死,他儿子司马炎上位了。这位比他老爸还要急着称帝,看李胜这个老臣不顺眼很久了。
司马炎先是安排人严密监视李胜。你别说,这李胜也是个戏精,每次发现有人跟踪,不仅不躲,反而主动去打招呼:“哎呀,您也在这儿啊?真巧!”把那些特务整得都不好意思了。
后来,司马炎干脆就给李胜安了个“图谋不轨”的罪名,把他关进了大牢。这下李胜终于可以放飞自我了,在牢里写了篇《易经注》,注解“否卦“时写道:“天地不交,君臣道绝,此所谓否也。”这意思就是说:君臣之道已经完蛋了。你说这是在解卦呢,还是在讽刺司马炎?
最绝的是,在司马炎准备登基称帝的前一天,李胜选择了自缢。用的是白绫,这在当时可是最有格调的死法。临死前还在墙上写了四个字:“天命不可违”。这四个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你说他是在认命呢,还是在讽刺司马氏?这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其实李胜完全可以选择明哲保身。像当时的权臣王祥,不就活得好好的吗?但他偏不,非要用自己的死来给司马氏添堵。你说这人是不是有点倔?
更有意思的是,三十年后,司马炎的孙子司马衷当政时期,有个老臣在朝堂上突然提起李胜的事。结果满朝文武集体沉默,场面一度十分尴尬。这些人心里都明白,李胜当年说的话,现在都应验了。
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看似繁华,实则千疮百孔。他那个所谓的“天命”,也就维持了几十年。到公元316年,晋愍帝被匈奴掳走,西晋轰然倒塌。这结局,怎么看都有点讽刺。
你说李胜是不是很像个先知?他活着的时候,就预见到了司马氏的结局。但他选择了用最体面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预言。这位老伙计,怎么看都带着点“谋士型刺头”的气质。
所以说啊,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明知自己改变不了什么,却依然选择站出来说“不”。这些人或许是傻,或许是倔,但正是因为有这些“不怕死”的家伙,历史才会留下一些值得回味的故事。
最后说句题外话,要是李胜活到现在,估计会是个段子手。你想啊,一个用阴阳怪气的方式怼天怼地,最后还把自己怼死的人,不去做脱口秀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