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百年前一人多了句嘴,百年后事主找上门灭其国,孔子表现让人意外
迪丽瓦拉
2025-06-08 15:03:11
0

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起家者,一生遵守礼制,讲究仁爱,拱卫周王,按照礼法谋事,因为这个他还和自己最好的朋友闹翻过,可以说自己的政治理想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因此他也非常反感诸侯之间的相互讨伐。

而这位万世师祖却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场战争表达了赞同,这是为何呢?

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齐国灭纪国。

齐国跟纪国都是周朝的大分封诸侯国。春秋时期,齐国发展迅速,成为了春秋的霸主国,五霸首位的齐桓公当政时期不可一世。而在当时的山东半岛,纪国也有着不小的势力,疆域从寿光到烟台,发展好的时候几乎占了半个山东半岛。

而齐国为了灭掉纪国的这场战争,其实准备了数代人的时光。

在春秋时期的初期,这时候的齐国的国君叫齐僖公,齐国在稳定之后,开始逐渐发展,但是整体实力不算强大。而这个时候的齐国就已经想处理掉纪国了。当时的齐国在和郑国搞结盟,组建了一个军事联盟。

所以,齐僖公帮助郑庄公成为了春秋时期当时的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之一,当时,齐僖看重郑庄公的儿子忽,想把他招纳成女婿,但被太子忽已齐大非偶而拒绝掉了。

意思是什么呢?就是配不上——郑国虽然暂时成为了军事联盟强盛的一方,但实际上自己明白得益于谁,论国家综合实力,还是齐国更强,毕竟郑国的历史没有齐国悠久,在很多方面的储蓄不够。

齐国为什么这么大公无私的帮郑国成为强国呢,其实有一个不情之请,就是关于想要郑国出手灭掉纪国。

但是郑国也不是傻子,当然明白齐国的意思,但这其中有一个大麻烦就是鲁国的态度。鲁国当时的领地在山东,和郑国相邻,两地唇亡齿寒,再者鲁国不敢让齐国把纪国吃掉,否则齐国自己无法抗衡,军事联盟就一边倒了,这是因为同时鲁国也是他们军事联盟的一份子,在这件事上鲁国和齐国是矛盾的。

因此当时的鲁国和纪国关系是很好的,比如说当时鲁桓公的姑姑就嫁到了纪国,但是鲁国跟齐国也有姻亲,鲁桓公娶了齐僖公的女儿文姜。

后来出了个不好看的事情,《春秋》上记载,当齐僖公跟郑庄公商议对宋国发起战争时,鲁桓公搞了一次阅兵,而说辞居然是文姜怀孕了——这不是摆明了气人呢吗?

齐僖公非常愤怒,他必须要去挑拨郑和鲁的关系。

齐僖公的办法很快出现了——军事联盟一次军事活动结束,胜利之后,大家当然要吃庆功宴,齐国作为东道主,看穿了当时人排位的一个小尴尬,于是将事就计,找来了鲁国来帮忙排席。

中国人的宴席很讲究,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就能看出来。

排资论座,上下席位乃至不同的方位,都有讲究,这是礼法。所以,问题出现了——作为东方礼仪大国的人,鲁国大夫排位子时,把代表郑国出席的太子忽排到了最后。

齐国发现的点在哪?一是诸侯等级:公侯伯子男,郑是伯爵。再加上太子忽岁数小,又只是太子,并非国君。

但排法归排法,但是春秋战国毕竟是实力说话,郑国是当时的强国,堂堂太子怎么可以排最后呢?这一下,郑国跟鲁国很不愉快。

齐僖公离间了郑鲁。郑国不会帮鲁国,鲁国没有郑国的帮忙,甚至还会反其道行之,再也不敢强行替纪国出头。而且同时,鲁国和齐国的姻亲关系加深,鲁桓公妻子文姜也生了儿子同。鲁国跟齐国关系加深,那么鲁国也不好明面上干预齐国的计划。

当然,鲁桓公想不到,在这件事上自己还有一个悲惨的情况的。

话说回来,纪国失去了庇护伞,这下怎么办。

转机出现了。平时安安分分的周天子在这个时候突然出面,请鲁国帮忙,迎娶了纪国国君的女儿。之前周天子招亲,往往会选择齐国的女人,而这次反其道而行之娶了对家的女人,这一手让齐国也懵了一下。

原来,近年来,齐国这些年老跟在郑国的后面,组成军事联盟之后目无礼法,把周王室也不放在眼里,所以周王对齐国和郑国非常恼怒,为了削弱齐国和郑国的气焰,周天子作此决定,想让齐国却步。

周天子还请鲁国作媒人,而鲁国是文化大国,这样是理所应当,但实际上鲁国也不是自愿,算是被周天子拉下水了。

这时候,齐僖公自然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所以当即决定对这个媒人下下手警告一下,谁知道仗还没落尾,郑庄公去世了,齐国最大的盟友出现了大的内乱,公子突抢了国君之位,太子忽被赶出国。

齐僖公赏识政国太子忽,没有多加考虑就想扶植流亡的太子,结果自然是和此时的郑国出现了裂痕。

最终,齐僖公觉得事不宜迟,不能拖下去了,立刻拉拢了宋卫燕三国,发动了对纪国的战争,而纪国此时能够拉拢的不仅是鲁国,还有内乱的郑国。自然,齐国没办法打败自己的老盟友。

齐僖公含恨而终,齐襄公接手父亲遗愿。他先是弄死了鲁桓公,继而鲁国的新国君变成鲁庄公,鲁庄公和他关系深厚。另外齐襄公还帮助郑国平定内乱,跟郑国恢复了关系,曾经的两个大国又被齐国拉了回来,很明显,纪国难以抵御了。

纪国灭亡的时候终于到了。

公元前693年,齐国进攻纪国,夺取纪国的郱、鄑、郚三邑。两年后,齐国又拿下纪国的酅邑。再一年后,纪国灭国。这场战争怎么看,都可以说是不道义的战争,它蔑视礼法,随意吞并,不把周王室看在眼里。

但是《春秋》里并没有记载这场战争,而是说“纪侯大去其国”。孔子在替齐襄公避讳,显而易见。也就是说,孔子不反对这场战争。

再一个,为什么齐国一直想纪国呢?

一百六十年前,周天子周夷王把齐国国君齐哀公放到鼎里煮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他觉得齐哀公这个人沉迷游猎,不务正业。但怎么说也不至于到这个地步啊——问题来了,当时的记载说:哀公烹乎周,纪侯谮之。意思就是这件事是纪国国公参与煽风点火的。所以,这是一次复仇,为祖先的复仇。

孔子虽然仁爱,但提倡孝道,同时赞同如果没有礼法的限制和组织争议,为祖先复仇是正当的行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朝廷一旦下令“诛九族”,意味着一场无路可逃的灾难正席卷而来。九族之内,不论血缘的远近,亲属们...
原创 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裹挟着无数英雄人物命运沉浮, 风雨飘摇之际, 郑成功名字如同一道耀眼闪电, 划破...
原创 康... 正在热播的历史传奇剧《天下长河》已经接近尾声,细心的观众应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原来一直大力支持靳...
原创 大...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
《三国志·战棋版》魏延最新调整... 哈喽大家好啊,昨天下午测试服中魏延迎来了一个调整,这个调整会有什么影响呢?另外在新赛季中,同兵种加成...
原创 为... 开篇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对于...
秦兵马俑二号坑发现两处战车遗迹 12月16日,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消息, 在陕西秦兵马俑二号坑的考古发掘保护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处战...
三国中最忠心耿耿之人!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 两军交战战败时大部分人识时务可能会投降,...
原创 差... 他是南北朝时期能力最强的帝王,刚开始只是一个傀儡皇帝,韬光养晦10年,一举铲除权臣,施展抱负的他,带...
原创 岳... 靖康之耻 北宋末年,朝堂之上奸臣当道,宋徽宗沉迷于歌舞升平,对边疆的危机视而不见。那时,北方的辽国正...
原创 刘... 刘禅:在矛盾中抉择的蜀汉后主 黄喜才文2024-10-21 刘禅,这位蜀汉后主,自出生于河南新野起,...
原创 内...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最近这几年...
瑞昌铜岭探秘:铜草花下的青铜传... 在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的一片古老土地上,隐藏着一段关于铜与历史的传奇故事。这里,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
原创 从... 《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韵味悠长,至今仍频频出现于学校教材和课外读物中。世世代代传颂的,不仅仅是蔺...
秀我中国|打卡闽南古建筑宝藏地... 新华社“秀我中国”行走体验官、网络达人@南京飞哥 带你游闽南古建筑宝藏地——千年安溪文庙。
原创 回...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故事永远不会被遗忘。韩信,一位军事天才,其生命轨迹在楚汉争霸的风云中急剧变化。一...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 新京报讯 据国家文物局消息,12月16日,南岛语族文化艺术联展开幕暨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在福建省...
原创 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
原创 佐... 侵华日军将领佐佐真之助,曾长期在陆军省人事局任职,尽管军衔不高,但实权却很大,此后曾以第二十二师团步...
如何实现真正的超越?17名清北...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