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日俄战争是俄国胜利会怎么样?1896年6月3日《中俄密约》签订
迪丽瓦拉
2025-06-09 04:03:17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讲史堂第一千五百六十六期】(历史系列第770讲)

如果日俄战争是俄国胜利会怎么样?1896年6月3日清朝政府同俄国签订《中俄密约》

什么是《中俄密约》?

这有个前因后果。

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期间,4月17日清政府同意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满清还割让了台湾,但辽东半岛更为重要。

辽东半岛包括今天的大连市,以及鞍山市、丹东市、营口市、辽阳市和盘锦市等地。

除了陆地上深入辽宁以外,辽东半岛尤其重要的是大连、旅顺地区扼守渤海湾。

一旦辽东半岛被日本占领,渤海湾也就被他们彻底控制,沿着渤海湾的山东、河北、辽宁等省份也就危在旦夕。

借此,日本将势力同时深入了东北和华北!

清政府无力独自对付日本,只能拉拢列强,其中主要对象就是沙俄。

作为沙俄来说,它在甲午战争之前已经占领了大量中国领土,夺取了外东北和库页岛。而沙俄苦心修建西伯利亚铁路的目的,也是试图染指朝鲜和中国。

沙俄在朝鲜花费不少心血,试图和明成皇后谈判,借此获得朝鲜的不冻港口。

没想到,日本先下手为强,一口吞掉了朝鲜,虐杀了明成皇后,让沙俄无计可施。

朝鲜是东亚小国,即便丢了也还好办。

任由日本占领辽东半岛,势力完全进入东北和华北,对沙俄是极为不利的。

自然,沙俄明白此时强迫凶恶的日本吐出辽东半岛,很可能会开战。

所以,沙俄要求满清给他额外的好处,不然不会出面,慈禧太后只能同意。

于是,沙俄联合德国和法国,一起要求日本不得占领辽东半岛。

日本犹豫再三,选择服软。

为什么日本会服软?还是实力有限,不足以和列强对抗。

日本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后起之秀。

在1896年,日本国力和军力都颇为有限,充其量只能击败更弱的满清。以海军为例,日本联合舰队用尽全力才击败了北洋水师。

而沙俄或者法国舰队,均比北洋水师不知道强多少倍。

日军尚且没有铁甲舰,面对北洋水师的二流铁甲舰,排水量7000吨的定远号、镇远号。以多艘军舰围着整整轰了半天时间,平均每艘军舰中弹一二百发,就是打不沉。

后来海军专家分析,如果这2艘铁甲舰进行一定程度改装,将2门落后的150毫米火炮,更换为4到6门150毫米速射炮,海战结果就会有不同。

仅仅依靠定远号、镇远号,也绝对不会只是重创松岛号一艘敌人军舰,至少可以多重伤几艘主力舰。

如果双方伤亡接近,日军无法获得彻底的制海权,甲午战争的陆战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清军会扭转部分劣势。

而沙俄刚刚建造了,4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铁甲舰,分别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切斯马”、“锡诺普”和“常胜者格奥尔基”号。

这4舰都是在1894年前刚完工的。它的排水量10250吨,305毫米炮6门,152毫米炮7门,航速16节。

当时沙俄铁甲舰众多,但只需要将这4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铁甲舰派来,打垮日本联合舰队就绰绰有余。

一旦此时开战,日本不是沙俄的对手。

况且,日本国力也无法维持长期战争,这场甲午战争就耗费了高达2.5亿日元的军费,相当于1亿多两白银。

而日本战前一年军费预算仅仅1000多万日元,全年财政收入也不过8000多万日元,战争的花费大大超过了日本的预计。

而且,日本军力也非常有限,甲午战争将可用兵力和储备的弹药辎重,耗费殆尽,无法继续作战下去。

这种情况下,日本显然不可能和沙俄开战。

哪怕沙俄只是出动舰队封锁渤海湾以及日本海上运输线,也可能出现侵华日军补给断绝的危险情况。

实力不足对抗沙俄,日本被迫要求只是占领旅顺和大连,放弃对整个辽东半岛的占领。

沙俄却态度强硬,表示日军必须放弃辽东半岛,随后开始调动军队。

日本只能认怂,见好就收,索要了另外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

11月8日,中、日双方签订了《辽南条约》(《中日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条约》),清廷赎回了辽东半岛,台湾依旧割让予日本。

此事件以后,出于国际舆论,沙俄没有立即逼迫满清给他好处。

在1896年5月,也就是半年后,沙俄名义上邀请钦差大臣李鸿章参加沙皇加冕典礼,其实就是签订《中俄密约》,借此捞好处。

李鸿章与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外交大臣罗拔诺甫秘密谈判,并于6月3日签订此约。

《中俄密约》主要内容是:

1。如果日本侵占俄国远东或中国、朝鲜领土,中俄两国应以全部海、陆军互相援助;

2。缔约国一方未征得另一方同意,不得与敌方签订合约;

3。战争期间,中国所有口岸均对俄国军舰开放;

4。为使俄国便于运输军队,中国允许俄国通过黑龙江、吉林修筑一条铁路至海参崴。铁路的修筑和经营,交华俄道胜银行承办;

5。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皆可在此路运送军队和军需物资。

乍一看,这个条约似乎对中国挺有利,实际上正好相反。

所谓的日本一旦入侵,两国军队要互相援助,只是一句空话,并没有任何约束力。

为了这句虚假的许诺,中国却必须将所有口岸对俄国军舰开放,还必须允许俄国在东北修建铁路,深入黑龙江和吉林,铁路的管理权竟然还属于俄国。

而这条铁路也就是著名的中东铁路了,成为沙俄殖民东北最有利的武器。

中东铁路横穿东北,向南一直到旅顺。

沙俄完全控制这条铁路,甚至获得了铁路两侧数十公里宽地带的行政管理权、司法管理权和驻军的特权,形成比租界规模大得多的“国中之国”。

可以这么说,这条中东铁路本身,比割让辽东半岛更厉害得多。

辽东半岛只是辽宁一角,不像中东铁路贯穿东北这么夸张。

而《中俄密约》并没有让沙俄满意,认为得到的利益还不够多。

在1898年,沙俄强迫满清又签署《旅大租地条约》,强行租下旅顺与大连两港口,实现了日本没有办到的野心。

由此,沙俄的真面目彻底暴露,只是为了争夺东北的利益罢了。

日俄两国在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最终沙俄战败,丢掉了东北南部的势力范围,仍然然而牢牢控制北部。

由此,东北在这两个列强的殖民下,主权已经失去大半。

有人问萨沙,如果日俄战争的胜利者是沙俄,中国会怎么样?

对不起,下场是会更差。

如果沙俄控制东北,绝对不代表日本不会侵华。

日本可以通过强大的海军从中国沿海登陆,同样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

西线遭受德意威胁,苏联仍然会坐视日本侵华,反正只要不动它控制的东北即可。

而二战以轴心国惨败告终后,抱歉,战胜国的中国只能收付日本占领的领土,包括之前割让的台湾。

要想从苏联手中收复东北,那是千难万难的。

斯大林有过一句名言:没有人敢对胜利者索要什么东西!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

那么,说不定今天我们要去哈尔滨看个冰灯,都要办护照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提到晚清,不知道多少中国人都会扼腕痛惜,据统计,满清政府一共签订了1356条不平等条约内容,光我们比...
原创 曹... 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兵器,被称为“短兵之祖”。剑的创始具体年代难于考证,《广黄帝本行纪》记载,...
明朝“内阁”是怎么来的,真的比... 全文共3284字 | 阅读需11分钟 在很多人眼中,明朝似乎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朝代。明代君主似乎全是“...
原创 魏... 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整部《三国演义》有这几大看点,一是枭雄们的纵横捭阖,二是谋臣们的运筹帷幄,三是...
原创 为... 导读:关于《隆中对》的从三分天下到汉室可兴的两步走,按照小编的粗浅理解隆中对就是个三分天下计。而一统...
原创 豫... 【开国中将张国华40】 1948年初,随着我野战军及蒋军部署的再次调整,豫皖苏中心区已无蒋军的正规...
原创 钱...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
原创 原... 1279年正月,海风呼啸,波涛汹涌,南宋王朝在南海之滨悲壮地走到了最后一刻。 这时候的南宋,孤军被困...
原创 白... 历史如果有黑白之分,那么必定会有灰色存在。 这黑白灰就是社会主旋律,也是为人的三重境界,黑色属于潜规...
原创 诸... 读三国演义,许多人都把姜维当成了诸葛亮的接班人。这个印象并不准确。诚然,姜维一直深得诸葛亮赏识。不过...
淮安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7... 为深切缅怀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周恩来总理崇高风范,3月2日,由淮安区教育体育局、淮安区周...
马家窑文化聚落:5000年前黄... 甘肃省临洮县寺洼遗址马家窑文化聚落,展现了5000年前黄河上游腹地,早期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化程度;...
原创 赵... 尽管罗贯中将“赵云大战长坂坡”塑造的无比成功,让人看了之后热血沸腾,但依然难以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这并...
原创 蒋... 蒋手下王牌军军长,被我军俘获后,长叹一声:后悔不听此人一言! 文/无计读史 老祖宗常常用这句话来教导...
原创 岳... 岳飞作为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悲情英雄,有很多经典的名言流传,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用来激励...
蒙古帝国的宗教是什么? 汗腾格里山,位于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天山山脉。高度:6995米(22949英尺)。它...
斯拉夫人的千年裂痕:为何同源同... 在欧洲文明的长卷中,斯拉夫人如同一支未曾合奏的交响曲,虽血脉相连,却始终散落为东、西、南三支,在历史...
从康熙朝至道光朝,国库存银的最... 中国古代有好多封建王朝,其中康乾盛世是最有名的,而且时间最长。那啥叫盛世呢?说白了,就是国家得统一、...
原创 欧... 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大理石走廊里,官员们正为俄乌冲突的天然气配给方案吵得面红耳赤;与此同时,深圳大疆...
原创 蜀... 蜀国有多强?看过就知道了,却因刘备一个鲁莽行为,耗尽国力而亡 说起英雄豪杰,人们可能都会想到三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