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记载道:“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神童曹冲,天资聪慧,才思敏捷,深得曹操之心,有意传位。无奈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乾隆第五子永琪亦然,本应为太子,因病早逝,以太子规格葬之。
众所周知,从西周开始实行嫡长子的继承制度后,一直到清朝结束,基本上每个朝代都在实行这项继承制度。因为只有明确规定了继承制度,才能避免在上一代皇帝去世后,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比如在西周之前的商朝,他们的继承制度是非常混乱的,有时候是父亲传给儿子,有时候则是哥哥传位于弟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西周才建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不过,这种制度也有很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如果嫡长子的能力远不如其他儿子,那无疑会引发他人不满,所以在这几千年历史中也存在很多例外。
想必大家知道乾隆的第五子永琪吧,也就是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五阿哥。当初,几乎每个暑假湖南卫视都会重播《还珠格格》系列剧,其中五阿哥总是令人印象深刻。他不仅聪明机智,武功高强,并且平易近人,不会依仗自己的身份去威压他人。
按理说,五阿哥应该是乾隆心中最佳的继承人,但熟悉历史的大家都清楚,继承乾隆皇位的嘉庆是他的第十五子。而五阿哥也没有像《还珠格格》中那般最后与小燕子在一起,历史上的他很早便因病早逝。说起来与曹操的儿子曹冲还有些相似,两人都有可能成为继承人,但都因病而亡。
所以,关于五阿哥永琪的故事后世一直留有传言,如果五阿哥没有去世,那么继承皇位的人一定是他。不过传言毕竟是传言,一直都没有证实,万一乾隆并不是这样想的呢。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北京修建密云水库,却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处墓葬群,工作人员根据当地的县志记载了解到应该是一处皇子墓葬群,但具体为何人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才能确定。
直到考古人员来后,大家这才了解到,原来此处就是乾隆第五子永琪的墓穴,一旁还有乾隆的次子与第四子的墓穴。这两人因为在皇后去世时表现不敬,所以并不被乾隆喜欢。
而随着考古人员继续挖掘,他们发现五阿哥永琪的墓葬规格要远远超过其他两位皇子,完全就是按照太子的墓葬规格来修建的。并且从永琪的墓穴中出土了大量的玉器与陪葬品,墓室中还包括地下宫殿系统。结合这些因素,考古学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乾隆确实有意立五阿哥为太子,只可惜没能够实现,只好将其按照太子的规格埋葬。
那么为何乾隆如此看重五阿哥,除了我们刚才所提到的那些因素之后,还有哪些原因呢?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为何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册封太子,而偏偏器重自己的第五个儿子。
首先,关于五阿哥永琪有一件非常出名的事情。当初圆明园的九州清晏大殿失火,乾隆被困其中,只有五阿哥永琪不顾自身安全,冲进火场将乾隆救出。试想,换做任何一位皇帝,应该都会深受感动,想要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他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两年后五阿哥被册封为和硕荣亲王。
清朝每五年会封一次亲王,而永琪是乾隆所有儿子中最早被册封为亲王的一位阿哥,也足以看出乾隆对其多么喜欢。并且这个亲王称号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册封的,在此之前很少有人被封“荣”,只有深受皇帝喜欢才能获得这个称号。
只可惜天妒英才,五阿哥在被封为荣亲王时已经身患重病,一年之后便去世了,时年仅有25岁。在永琪去世27年后,有一位英国使节曾拜访过乾隆,他清楚地记载了乾隆皇帝还与他提及五阿哥永琪,感慨万千。
不得不说,经过这么多年,乾隆皇帝依旧对永琪念念不忘,并且在晚年才将十五子封为太子,想必还是认为五阿哥才是他心中最佳候选人,只不过天意难违。而我们之前所看到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作者为了不留遗憾,才没有遵从正史,将五阿哥写死,而是给他留了一个美好的结局,最终与小燕子双宿双飞,也算符合大众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