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这篇文章,要从“血洗亳州城”说起。
民国亳州
亳州城是皖北重镇,1925年,涡河停泊着大小上千只帆船,绵延十里,城内各色电灯通宵点亮,争奇斗艳。城中整天大戏连台,热闹非凡,大量的富户住在城中,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这一年冬天,亳州城被孙殿英盯上了。孙殿英是土匪出身,虽然已经被收编,但还是在豫西、皖北一带攻城略地、大肆抢劫。孙殿英想要劫掠亳州城的消息,很快就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亳州士绅的耳朵里。
但是,亳州人并不害怕。首先,亳州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其次,亳州城内有城防团,城外还驻扎着华毓庵的第五旅,人多枪多,所以,亳州并没有提高警惕。但是,孙殿英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他首先联系了华毓庵,秘密商定两人一起进入亳州,然后率队前往山东。
除此之外,为了攻城,孙殿英还秘密联系乡绅李大瞎,让他负责带路。城内混混白小猪、汤云龙、呲牙雕等人,早年间是孙殿英的结拜兄弟,也已经作为内应,联络了上百人,负责偷偷打开城门。
12月底的一天,孙殿英率大部队,连夜出发了。
孙殿英
到达亳州城外时,城防二团团长张拱臣一看孙殿英人多势众,自己心生畏惧,直接命令手下一枪不放,让开了道路。之后,内应打开城门,迎接孙殿英的队伍进了城。此时,华毓庵的队伍竟然没有到,孙殿英也不管他了,直接命令手下纵火抢劫。而那个城防团长张拱臣,也让手下士兵趁乱抢劫……
亳州城毫无防备,大小商铺首先被抢,之后孙殿英部下闯入民宅,绑票勒索,强抢民女。整个亳州城火光冲天,到处哭喊声一片,夏侯巷的一个大户人家,全家妇女为了免遭侮辱,全部投进附近水塘淹死了。大宅门李家的一个媳妇,被匪兵抢走,半路上她忽然挣脱,直接跑进了正在燃烧的房子里,哭喊着亲人孩子的姓名,活活被烧死了……
孙殿英纵兵血洗亳州城,整整九天时间,没来得及逃跑的三万多人,约有六分之一惨死。消息传出来之后,安徽督军陈调元大惊失色,立刻命令时任皖北镇守使的高世读,率领第四旅从寿县紧急赶往亳州。与此同时,陈调元又联系孙传芳,借了江苏刘凤图的部队,也往亳州增援。华毓庵旅离得最近,当然也接到军令,不得已来到亳州,把孙殿英团团围了起来。
孙殿英急了,此时高世读围住了东门和北门,华毓庵则围住了西门和南门,跑不掉了。但是,最着急的是华毓庵,因为孙殿英进城抢劫,事先和他商量过的,要真是把孙殿英逼急了,把内幕透露出去,自己不就完蛋了?
孙殿英也知道华毓庵不会玩真的,所以他最担心的是高世读。孙殿英打听到,高世读的大女儿高承玲就在亳州城读书,于是赶紧把她抓来了。为了阻止高世读攻城,孙殿英让人把高承玲绑到东门楼上,大声喊话。
高世读本已经准备好攻城,忽然看到城楼上有自己的女儿,大吃一惊。想来想去,高世读没有下令攻城,只是让士兵把城壕挖深,防止孙殿英突围。这给了孙殿英一些喘息的机会,他立刻联系了华毓庵,当天晚上假装从东门突围,实际上偷偷从华毓庵防守的西门逃走了。
第二天早上,高世读知道孙殿英逃走,于是进了亳州城。
民国亳州街头
高世读就是亳州人,看着这座繁华城市成为一片瓦砾,心痛不已。父老乡亲纷纷前来诉苦,其中有知情人就提到了华毓庵。高世读查明此事,得到上级批准后,决定杀掉华毓庵。
当时,华毓庵不敢进城,高世读于是写信给他,说已经向上级求情,可以从轻发落。华毓庵一听,于是率一队护兵进城,带了20挺机枪、40把匣子枪,以防生变。华毓庵刚一进城,就看到高世读的军队敲锣打鼓欢迎他,于是放下了戒心,挽着高世读的胳膊进了姜家祠堂喝茶。
没想到,茶杯刚端起来,高世读一声令下,埋伏的士兵冲了出来,直接把华毓庵乱枪打死。之后,高世读又假传华毓庵的命令,把城防二团团长张拱臣也骗进了城,打死在大街上。那几个帮着孙殿英开城门的内应,也被抓住打死了。这件事情,就这么暂时结束了,高世读没想到,那个跑掉的孙殿英,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麻烦。
1926年,高世读任安徽省省长,第二年北伐军就打了过来。高世读此时手上一个兵都没有,空有省长的称呼,没啥用。于是,他决定解甲归田,先是偷偷派人把家眷送到天津,然后向孙传芳递了辞呈。
孙传芳和高世读是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的同学,也没有难为他,就同意了。高世读十分高兴,立刻处理完手上的事务,于1927年2月的一天,从蚌埠坐火车赶往天津。
没想到,深夜火车到徐州的时候,忽然上来一队手持短枪的士兵,直接冲到了高世读的包厢。为首的军官表示,自己是直鲁联军第十四军孙殿英的部下,邀请高世读下车去叙叙旧。高世读立刻明白了,这个孙殿英可能要找自己的麻烦,但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孙殿英怎么知道高世读的行踪,他想干什么呢?
孙殿英盗宝
孙殿英当年血洗亳州城,大批财物全部拉走了,所以他和高世读之间没什么深仇大恨。至于孙殿英自称要为华毓庵报仇,实际上也是嘴上说说,两人哪有这么深的感情?所以,孙殿英早就忘了亳州城被围的事情。
但是,华毓庵的家人没有忘记。自从华毓庵被打死后,他的家人隐居在蚌埠,一直找机会报仇。当他们听说高世读辞官要去天津,觉得机会来了,赶紧想办法打听到了高世读乘车的详细信息,报告给了孙殿英。
孙殿英安抚华毓庵的家人,说一定会报仇的,紧接着就安排手下赶往徐州,抓捕高世读。孙殿英真要是想报仇,直接把高世读杀了不就行了?但是,孙殿英有自己的打算,他把高世读绑了回来。
孙殿英不敢杀高世读,也不想杀高世读。毕竟,高世读为官多年,部下和门生遍布华北各地,无缘无故杀了高世读,就是给自己找麻烦。另外,孙殿英从一开始,就只想从高世读身上捞一点钱。
所以,他把高世读送到泰安软禁起来,提出只要交出40万大洋,就能获得自由。高世读一听这个条件,当即叹了一口气,表示自己不可能弄到这笔巨款。
孙殿英的参谋长赵某,也是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出身,于是就和高世读常常交流。高世读于是拜托他,帮忙求求情。赵参谋长找了个机会,对孙殿英说,高世读其实有钱,但是存在天津正金银行,必须本人亲自才能取出来。所以,要把高世读送到天津,才能弄到钱,自己愿意做担保。
孙殿英心动了,毕竟高世读在自己手中,时间长了也不是个办法。如果把高世读送回去,不管到天津能拿到多少钱,总还是能赚一笔的。于是,孙殿英一狠心,派自己的副官带着高世读,乘车去了天津。
天津可不是孙殿英的地盘,不能呼风唤雨了。
高世读当时住在天津日租界,他到地方之后,先把孙殿英的副官安排在旅馆,然后回家了。回去之后,就闭门不出,谁也不见。与此同时,高世读安排人把自己的遭遇写了出来,送到了报馆,这样的重磅新闻,迅速在京津地区引发舆论沸腾。社会各阶层纷纷讨论,孙殿英如此大胆,绑架勒索,难道没人能管他了?
孙殿英的副官看了报纸之后,知道自己处境危险,仓皇逃了回去。孙殿英得到消息之后,十分气愤,却又无可奈何。
当时,赵参谋长正在陪着孙殿英打牌,听闻消息赶紧表态,说自己并不知情。孙殿英不露声色地说:“高世读老奸巨猾,参谋长也算古道热肠了。”说完,孙殿英哈哈一笑,似乎并不在意这件事。
但是,当天晚上打完麻将,参谋长回家的路上,一群歹徒忽然冲了出来,将其乱刀捅死。
第二天孙殿英下令,一定要追查凶手,厚葬参谋长。并且带领各级军官前去吊唁,安抚参谋长家人。至于是不是孙殿英幕后指使,那就不知道了。
北平沦陷之后,王揖唐曾多次上门游说,请高世读出任伪职。高世读不愿意为日本人卖命,又害怕被纠缠,索性带着全家悄悄离开,回到了老家亳州城。之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后来率领抗日武装坚持抗战,受到老百姓极高的赞誉。
亳州解放后,高世读主动上交了自家的房产地契等文书,带领全家迁居高瓦房村,务农为生,安享晚年。高世读于1954年1月9日病逝,享年81岁。
高世读不畏强权,抗日救国,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