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一生四大憾事:信错一人,跟错一人,娶错一人,杀错一人
迪丽瓦拉
2025-06-11 04:32:40
0

俗话说“人无完人”,是人便难免会犯错。即使是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的神乎其神的诸葛亮,也是功过三七。但依然改变不了大众对他的喜爱,其中很大的因素是他对刘备和蜀汉的赤胆忠心,堪称忠臣典范。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出色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名字出现在很多谚语和典故之中。

很多人都对“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草船借箭”等故事耳熟能详,虽然这些都是出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家之言不可全信,但在《三国志》当中也依然可以看到这位奇才的超凡军事和政治才能。

他的《出师表》纳入了中学课本,甚至要求通篇背诵,也足见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他发明的木流牛马和诸葛连弩更是让他同达芬奇一样成为人们心中的全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趋近于完美的人,在后世的评价中也不免有“美中不足”,很多人评价他的一生:信错一人,跟错一人,娶错一人,杀错一人。但是从全局的角度的思考之后,真的是这个样子吗?其实也不尽然。

信错一人

指的是“马失街亭”中的马谡,马谡向来熟读兵法,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深得诸葛亮的认可,但刘备却在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向来都是纸上谈兵,不可大用。

但诸葛亮仍然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让他出任参军,把他留在身边出谋划策,这其中自然免不了个人感情因素。

于是在一次重要的决策上,诸葛亮认为马谡展露头角的时候到了,于是便委任他带兵镇守街亭。

不料,刘备一语成谶。马谡在街亭之战中,不但没有听取诸葛亮的忠告,反而过于保守的将兵马驻扎在山上,被张郃团团包围,断其水路和粮草。最终内耗严重,弹尽粮绝,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最终街亭败守,马谡仓皇而逃。

败军之后的马谡,也体现了他的深明大义,要求诸葛亮对其军法处置,以安军心。于是便出现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动人一幕,但也无法挽回街亭失守对蜀汉造成的影响。可以说,“信错一人”已得实锤。

跟错一人

有人说诸葛亮如果不跟随刘备,而投靠曹操或者是孙权,结局会更好。

其实不然,诸葛亮选择刘备的阵营,可以说是顺应民心的明智之举,同时成就了他在历史舞台上的大放异彩。

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诸葛亮神机妙算,在出山之前就已料定刘备最终将会失败,但他还是选择打这一场不可能胜利之战,正是这位勇者对命运发起的挑战。甚至易中天品三国时也说: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已经在等待刘备来请他。足见诸葛亮立场之鲜明!

而曹操为人则生性多疑,他身边很多谋臣志士最后都不得善终。荀彧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看到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本来面目后,选择不再为曹操献计的消极对策,最终被曹操所杀。更何况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本是不得民心的。

而孙权阵营中,很多都是元老级人物,孙策在临终前早已叮嘱孙权:“外事问周瑜,内事问张昭”。虽然周瑜可能因为诸葛亮与他同一阵营而因此惺惺相惜,但张昭身为孙权长辈级的权威角色,却是十分迂腐而固执,诸葛亮虽然有哥哥诸葛瑾在其帐下,但作为新人依然很难展露头角,不然与他齐名的“凤雏”庞统,也不会从孙权阵营转而投靠刘备。所以跟错一人的说法不成立。

娶错一人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是一个有名的悍妇,不仅长相丑陋,更是性格霸道,她是荆州名士黄承彦之女。而诸葛亮则是“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的青年才俊,当地便有了“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的市井俚语。

如此强烈的落差,让很多人为这段不般配的婚姻替诸葛亮感到不值。但事实上也并非如此,诸葛亮作为超凡入圣的高人,择偶方面自然不会以美色为主,而黄月英这是才华出众。

更何况他深知有一圆必有一缺,如果他的家眷美艳动人,则必然会影响他的事业。

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黄月英不但在事业上给了诸葛亮很大的帮助,而且在诸葛亮死后,他的妻子也很快随他而去,足见他们夫妻感情之深。所以娶错一人的说法也站不住脚。

杀错一人

指的是《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称为有反骨的魏延。虽然在小说当中有杜撰的成分,《三国志》里并没有交代诸葛亮有诛杀魏延的想法,但也不能说魏延的死跟诸葛亮完全没有关系,其中误会的成分居多。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始终认为自己为蜀汉阵营出力不够,期待自己能酣畅淋漓的为蜀汉打几场大战,可以说毫无策反之心。无奈,虽然刘备对他十分赏识,但却一直不受诸葛亮待见,把大权交给马岱和杨仪。从此魏延心怀不满,经常在这两人面前寻衅滋事,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失去关羽和张飞的蜀汉阵营,本身就缺乏猛将,而魏延的死让本来战力空虚的蜀汉加速了灭亡。如果真实的历史,确实是魏延被杀与诸葛亮有直接关系的话,那必是“错杀一人”无疑。

小结:

诸葛亮抛开小说当中的过度神话,其实他的政治才能要远超于军事才能,他更像是一个大家长一样的存在。在蜀汉的几场失败战役中,虽然他的决策正确,但却在坚持自己想法上力度不足。在“白帝城托孤”后,也是显得力不从心。

不过,他凭借一己之力让刘备阵营起死回生,让蜀国维持了长达数十年之久。那就不难理解,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的赞叹和喜爱。

虽然诸葛亮也会犯错,但对于他的个人能力来讲,已经发挥到极致了,全然不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誓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当... 前言 无论是历史还是文学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或让人扼腕叹息,或让人感慨万分。他们或是因为某...
原创 西... 西安事变的发生和后续的和平结局,意义非常重大,它结束了十年内战,同时标志着以毛主席为首的红军,倡导多...
原创 原... 时至今日,日本人对原子弹轰炸还是耿耿于怀,动不动就叫嚣要美国道歉,显然日本人忽略了,他们为什么会挨炸...
原创 明... 明朝276年中6个太子未能登基且2人下落不明,这一现象反映了多方面的问题。 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明朝皇...
原创 忽... 忽必烈是元帝国的创立者,也是蒙古帝国继蒙哥汗之后的又一位大汗。但忽必烈这位大汗的合法性,自他上位以来...
原创 香... 历史伟人毛主席曾经说过:“谁如果胆敢在教育问题上动手脚,行不正之风。那他就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敌人!要...
原创 拥... 蜀汉作为三国时期的一支势力,不同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和“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等个人形象,其...
原创 何... 前言 在古代中国,忠臣之名自古令人景仰。然而,忠臣之忠,究竟应该归于皇帝,还是归于朝廷?这一问题自古...
原创 5...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特赦背景及其重要性 19...
原创 一... 在我国现今的争论中,有关于历史考古,又或者文明起源,总想争出个高下。但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切都得...
“敦煌的女儿”厦大开讲!易中天... 樊锦诗来了! 当86岁的她拄着拐杖 在易中天的搀扶下 出现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报告厅时 现场掌声雷动 ...
原创 中... 引言 宰相这个职位,最早源自于春秋时期,大名鼎鼎的管仲,就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位宰相。可以说能站在这个...
俄罗斯和苏联,根本不能比 为什么要把俄罗斯联邦和苏联相比,或者认为俄罗斯联邦是“第二个苏联”?这两个国家除了主要领土范围和国际...
原创 回... 前言 1971年9月的一天,毛主席乘坐专列返回北京,停靠在北京丰台车站。在列车上,他召见了北京军区、...
原创 他... 他是黄埔教官,很多名将都是他学生,主动申请中将,最后授予上将 黄埔军校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所为革命军队...
原创 朱... 如果要让后人去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里,哪一个皇帝的经历最为传奇,大多数人一定会回答明太祖朱元璋...
原创 我...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皇帝,这个承载着无限权力的身份,往往让人联想到威严、权威和庄...
原创 1... 1937年,叶军长被任命为新四军领导人,主席:请他来延安一趟 1937年,叶挺被任命为新四军军长。...
原创 萧... 汉初三杰,分别是韩信、萧何与张良,对于刘邦来说,没有这三人的辅佐,想要建立汉朝想都不要想。时至今日,...
原创 遵... 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他被称为“中共红军特务队的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