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中,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他被称为“中共红军特务队的首领”,就连“特工之王”李克农都是他的部下。
这个人就是“秘密警察”头子邓发,1935年,邓发以中央候补委员的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后来他的结局如何?
邓发出生于广东的一个贫农家庭之中,15岁就跟着哥哥去外地谋生,幸亏他上过几年学,认得几个字,被外国人相中,当上了轮船的勤杂工。
工作过程中,他认识了工人领袖苏兆征,在苏兆征的影响下,邓发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2年,邓发参加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因为表现活跃,得到了党组织的赏识。1925年10月邓发正式入党,他和陈延年、邓中夏等人成立了宣传队、运输队,一路为北伐军保驾护航。
“大革命失败”后,邓发回到了云浮老家暗中领导革命工作,暗中创作了大量关于广州起义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邓发遭到了反动特务的针对和监视,但这些都没能动摇他的革命信念。
1930年,邓发秘密前往上海参加了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为建立广东到苏区的秘密交通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选为闽粤赣边区的最高领导人。
1931年7月,在组织的安排下,邓发来到中央苏区工作,负责红军的政治保卫工作。
这一年邓发才25岁,就拥有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他针对苏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反特防奸”政策,训练了大批警卫干部,就连“特工之王”李克农,都成了邓发的部下。
1934年10月,长征爆发后,邓发又跟随党中央参加了长征,当时毛主席在党内的地位被“边缘化”,邓发对此深感痛心,他认为李德和博古都不是具备领导中国革命的才能,只有毛主席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
遵义会议上,邓发坚决拥护毛主席的领导,积极配合红军整编,在党的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长征胜利后,邓发又在陕北当起了政治保卫局局长,保护中央机关的安全。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陕北调查的时候,就得到了邓发的热情接待,这一年邓发也才30岁,却表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成熟和冷静。
斯诺在了解到邓发的故事后,感慨万分地在书中写道:“邓发,中共‘秘密警察’的头子,国民党悬赏5万元要他的首级,结果他就生活在敌人眼皮子底下……”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发又在组织的委任下前往新疆担任中共代表,在新疆工作期间,邓发敏锐地察觉到,新疆军阀盛世才阴晴不定,狼子野心,早晚要成为党的祸患。
事实正如邓发预料那般,1942年盛世才为了巴结蒋介石,抓捕残害了大批共产党人,就连毛主席的胞弟毛泽民,都死在了盛世才手中。
资历深、能力强、政治眼光长远,又是工人阶级成长起来的,邓发深得主席和党中央的信赖,照这样发展下去,早晚成为中央领导人的一员。
只可惜天妒英才,1946年4月,邓发不幸遇难,牺牲时年仅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