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隆一生写诗4万多首,只有1首入选小学课文,如何评价?
迪丽瓦拉
2025-06-11 10:32:18
0

乾隆皇帝是整个大清朝运气最好的皇帝,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呕心沥血,日益操劳之下,将清朝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乾隆皇帝即位后的清朝根基稳如磐石,四周战事未起,大半部分的百姓都能生活在平安祥和的环境中,以至于他可以六下江南,平日里吟诗作赋,晚年更是以十全老人自居。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一生写诗四万多首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于1711年9月25日即位,是大清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在位60年,退位后又继续训政,1799年2月7日驾崩,享年89岁。

他在皇位上实际掌权时间高达63年零四个月,创下了整个中国历史上皇帝掌权时间最长的记录,同时乾隆皇帝也是少有的长寿皇帝。自古以来,很多朝代的帝王因为在政治上劳心劳力而英年早逝,但是乾隆皇帝却不同。

雍正和康熙两任皇帝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乾隆只需要在他们二人的成果之上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国库充盈的情况下,乾隆皇帝可以放心大胆的平定边疆叛乱,将清朝的版图再次扩大。

乾隆皇帝

同时乾隆皇帝在下江南和微服私访的过程中,极大程度地体会到了百姓们的生活不易,在位期间连续五次免掉了百姓们的赋税,让农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军事和政治上的顺风顺水让乾隆皇帝也没有忽略文化上的成就,《四库全书》的出现对汉学的发展和推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正因为清朝根基雄厚周边小国不敢来犯,百姓们安居乐业,整个朝中呈现一片和睦的景象,乾隆皇帝才不至于每日劳心于政务,一个皇帝有了足够的睡眠和开阔的心境定然会长寿。

乾隆皇帝

虽然在乾隆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和珅这样的存在,但是就是毫不影响百姓们对乾隆的高度评价:乾隆皇帝是一个非常好的帝王。但是乾隆的一个爱好却让人不敢苟同——写诗。

宋徽宗的瘦金体闻名天下,南唐后主的诗词至今被人所传唱,但是乾隆皇帝却与他们二人不同,他在完成每日的工作之后,最热爱的就是进行文学创作。

他在为60年间写下四万三千多首诗,平均两天就要创作出一首诗,诗仙李白一生也才写了1010首诗,为此乾隆还非常高兴,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可以和整个唐朝所有诗人相媲美,成为一段艺林佳话。

宋徽宗

但实际上乾隆皇帝却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般有才华,吃黄瓜的时候可以诗性大发,外出游玩的时候也可以灵感乍现,就连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乾隆也根据当时的无聊写了一篇《拈题》。

朝廷中的大臣经常被皇帝叫到御书房共同品评御诗,哪怕他们认为皇帝写的诗并没有任何文采,也要先考虑面前这位九五至尊的心情,还有一部分大臣为了讨好乾隆。

违心的将乾隆的作品夸得天花乱坠,时间一长,乾隆皇帝便认为自己当真在诗词一道上有所造诣,可以和文学大家相比,并且对于作诗产生了更大的热情。

乾隆皇帝

皇帝唯一一首被选入小学课本的诗

乾隆皇帝最喜欢的就是作诗和带着大臣们共同品鉴前朝文学名家的作品。每次品评之后,乾隆皇帝都会拿出自己的各种印章,在那些珍贵的作品上乱盖一通,就连破坏了原有的构图和美感都在所不惜。

其他的人不敢开口劝告,在乾隆皇帝个人眼中看来,他能够将自己的印章留在这些作品上无疑是给这些作品进行了一场“升职”,高兴地向他人展示,这些作品是曾经被他品评和认可的存在。

《照夜白图》上被乾隆皇帝盖了五十多个章,《快雪时晴帖》上乾隆皇帝作的记录更是密密麻麻包围了整篇作品。

乾隆皇帝

或许在当时有人觉得乾隆的行为对这些作品来说并不公平,甚至可以说成是在毁坏古代文物,但却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没有人敢做出头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大作惨遭“荼毒”。

关于乾隆作诗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有一日大雪,乾隆在上完朝之后兴致突发地带着身边的亲近大臣在御花园游览赏景。

大臣们跟在乾隆身后,听着这位君主感叹现在的雪景有多么的美丽,当乾隆对某一事物做出感叹的时候,身边的大臣们就已经清楚了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乾隆皇帝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乾隆在大家的陪伴之下,看着面前的鹅毛大雪,诗兴大发,一连做了三句诗。

但是在他马上要说出第四句的时候,却突然之间停住了,为了避免现场的气氛变得更尴尬,也为了让皇帝不必因为此事迁怒他们而下不来台,纪晓岚突然站了出来。

“飞入芦花都不见。”

最后的这句话堪称点睛之笔,更是将整首诗化腐朽于神奇。乾隆皇帝并没有因为纪晓岚的突然“多嘴”而生气,反而对纪晓岚的文学造诣进行了夸奖,赞美纪晓岚非常理解他内心中的想法。

纪晓岚

纪晓岚能够一路做到大学士的位置,自然是有着真才实学,哪怕在语意不通的作品,在他的努力之下都能改头换面。

《飞雪》这首诗因为有了纪晓岚的加入,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乾隆皇帝四万多首诗中最优秀的一首,此后纪晓岚也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上提到过这首诗和自己有任何渊源。

“圣学通微,睿思契妙。”是纪晓岚对皇帝诗词所作出的评价,这个评价并非是说明了他认可乾隆皇帝的作品,每个字的背后都写出了一名在官场中大臣的生存之道。

这首让乾隆皇帝沾沾自喜的《飞雪》也是唯一一首被流传到后世写入小学课本中的诗作,但被选中的原因还是因为纪晓岚最后力挽狂澜的那句“飞入芦花都不见。”也不知道乾隆皇帝看见这一幕之后会做何想法。

纪晓岚

如何评价乾隆皇帝的文学作品

钱钟书曾经读过乾隆皇帝的诗作,为此还曾经在《谈艺录》中作出评价,他认为乾隆并没有任何文采,作诗更是拖拖沓沓,又酸又腐。

言辞犀利地表达了他认为乾隆的作品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甚至到了读了以后令人作呕的状态,字里行间不乏对乾隆热衷于文学一事的不认可。

但是综合来看,乾隆皇帝在政治上还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帝王,在他统治的这段期间,大清朝百姓和乐安稳,农户们地位和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和睦安乐的政治环境让他有更多的兴趣专心于文化创作,虽然乾隆的文笔远远不如朝中的一些文臣,甚至不如民间的一些考生。

钱钟书

但是作为一名皇帝的课余爱好,还是要远远超过穷奢极欲、修建行宫的那些昏君。

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劳民伤财,害得百姓们民不聊生,这样看来他们还不如每日喜欢写诗的乾隆呢。

乾隆写的这些诗文虽然并没有任何可读性和观赏性,但是他没有逼迫任何人熟读背诵,也没有伤害过任何人,这个爱好无伤大雅,反而还有些可爱。

无论是当时的民间还是后世,对乾隆皇帝的诗作都有很多负面的评价,但那是基于对一名文人的考量,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思考的,可是若是将乾隆喜欢写诗的这件事情加上一个前提——皇帝的课余爱好,就显得平易近人了很多。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在名家大作上盖上自己的印章这件事的确不好,不仅破坏了原本作品的美感和观赏性,同时还让作品贬值,但当时他毕竟是皇帝,旁人没有劝告的理由。

而乾隆皇帝收藏这些作品也是在另外一种程度上对他们进行了保护,如果这些名家的作品没有被乾隆发现,它们很有可能会流落在民间。

一来当时收藏这些珍贵古文物的人不会对他们进行专业的保存,在收藏的过程中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不可逆伤害。

乾隆皇帝

二来一些富贵人家收藏了古代文物大家的名画,在家道中落的时候会选择将这些作品送到当铺进行售卖,久而久之,几次转手作品是否能够完美的流传到后世,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但是放在皇宫的这些东西就不一样,虽然一个王朝的覆灭,也会损失很多奇珍古玩,但是相比流落在民间而损毁的那些,这点损失也就九牛一毛了。

除去朝廷政事外,乾隆皇帝的私人生活好像一直被“诟病”,相比于审美朴素大气的雍正皇帝,乾隆所喜欢的那些花瓶摆件都是以花纹喜庆,富贵为主,后人不止一次地“笑话”他的审美。

乾隆剧照

毕竟现在的人都叫他“印章大师”、“十全宝宝”、“批注大王”,虽然有很多人都在吐槽他喜欢作一些打油诗,就连一些影视作品中,乾隆皇帝的形象也是以风流帝王为主,但是却不影响大家对他的喜爱,这些“瑕疵”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不一样的乾隆皇帝。

参考文献

《快雪时晴贴》

《飞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活...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最为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对我们后人来说,留下的谜题不多。因...
原创 “...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一个叫任伯安的吏部小吏利用职权之便记录了康熙朝大大小小官员的短处和隐私。可以说上...
原创 吴... 大明王朝之所以灭亡,主要是因为国内局势混乱,国外还有着强大的后金窥觑,而李自成之所以在打败大明帝国以...
原创 “... 康熙晚年的“九王夺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最终以皇四子胤禛胜出,登基为帝,是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在位十...
原创 整...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建立者,他的出现是对于封建等级制度的冲击。因为封建时期在高强度的等级制度社会中,...
原创 得... 1908年11月14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南海瀛台内,光绪皇帝卧病在床,生命正在走向终点...
原创 谁... 谈及清朝的顺治皇帝,最为人称道的便是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深情和专一,成为封建宫...
中华民国当十双旗币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成立。为了满足新政权下货币流通的需求,双旗币当十铜元应运而生,取代...
原创 四... 网罗各种话题,分享多样讨论 用天马行空的思维,写独树一帜的评论 看一看、想一想、聊一聊 专注于每天都...
原创 若... 前言 “康乾盛世”,一个被历史反复提及的词组,象征着清朝国力鼎盛的巅峰时期,然而,盛极必衰似乎是历...
原创 照... 导言 李莲英看起来那么丑为何慈禧还那么喜爱他,由于李莲英达到了慈禧对宦官的全部“幻想”,所以说,对于...
原创 晚... 这一张是晚清时期,一支由外国人协助训练的清朝炮兵部队! 这是手持火枪的清军在训练时的照片,从图上看...
原创 皇... 皇太极为何改国号为“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原创 他... 导语: 1946年,华北日报有一位校对女工,因为端庄文雅而且手脚利落,得到了上司的欣赏。知道她尚未结...
原创 民... 在民国那个乱世的年代,新思想和封建迷信碰撞出火花,以至于出现了许多才子佳人和有识之士。 一如惹人羡慕...
原创 宋... 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中原爆发了宋江农民起义,宣和二年(1120年),又爆发了方腊农民起义。...
原创 包... 包拯,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被后人称为“包青天”,他的清廉与刚正,至今仍为世人称颂。中国历史绵延几千年...
原创 如... 明朝晚期,国力陵夷政治腐败,年青的崇祯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困局,拾掇完树大根深的阉党魏忠贤以后,又...
原创 光...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能够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会每天为您更新更多精彩故事、分享...
原创 多... 多尔衮十世孙向国家索要故宫,称是自家祖产,老朱后人:我向谁要 黄马褂与旧王朝:一个“多尔衮后裔”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