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光绪皇帝临终前,得知继任者是3岁的溥仪,留下2句话让人潸然泪下
迪丽瓦拉
2025-08-05 00:33:21
0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能够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会每天为您更新更多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精彩瞬间。

1908年的北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安与阴霾。颐和园内,垂暮之年的慈禧太后已经预感到自己的来日无多。

在病榻前,她作出了一个震惊朝野的重大决定:立3岁的溥仪为帝。这一消息传到宫中各处,不仅令宫廷内外震动,也让光绪帝在临终前留下了两句话,令人潸然泪下。

慈禧的最后决断

慈禧太后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复杂的政治人物之一。她在晚清时期的长期统治,几乎完全控制了清朝的政治走向。1861年,她通过“辛酉政变”掌握了实权,此后一直以垂帘听政的方式主导国家大事。

她的决策往往带有极强的个人意志,而这次也不例外。1908年11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慈禧太后在颐和园病榻上颁布懿旨,立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为帝,并命其在宫内教养及上书房读书。

这一决定背后,慈禧显然考虑到了载沣的顺从以及自己继续操纵朝政的可能性。

慈禧的这一决定,是对清朝命运的又一次重大干预。此时的清王朝早已风雨飘摇,外有列强环伺,内有民怨沸腾,朝廷内部更是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慈禧选择一个年幼无知的皇子登基,是希望借机巩固自己的权力。这个决定是否能够拯救清朝的命运,慈禧或许心中也没有底。

载沣的困惑与恐惧

懿旨传到醇亲王府,载沣如遭五雷轰顶,手足无措。他本是一个性格懦弱、顺从听话的人,面对如此巨大的责任和压力,顿时不知所措。

醇亲王府内,气氛异常紧张。尤其是载沣的生母刘佳氏,反应更为激烈。她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对溥仪的未来充满了担忧。据《清朝宫廷档案》记载,刘佳氏在听到懿旨后,当即痛哭失声,高呼:“我的孙子才3岁,怎么能担得起这江山社稷的重任?”

刘佳氏的反应不仅仅是母亲对孩子的关切,更是对家族命运的忧虑。醇亲王府虽然显赫,但在朝廷内部的地位并不稳固。

一旦溥仪登基,必然会引起其他皇族成员的嫉妒和敌视。慈禧的这一步棋,实际上是将载沣一家推到了风口浪尖。

光绪帝的哀叹

同一时间,病重的光绪帝在瀛台涵元殿也得知了溥仪被选为嗣的消息。光绪帝是清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曾试图进行维新变法,但遭到了慈禧太后的阻挠和镇压。

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挫折和无奈,最终只能在瀛台孤独地度过余生。

光绪帝听到溥仪被选为嗣的消息后,表情复杂。据《光绪皇帝实录》记载,他对前来探望的奕劻说:“找个年长一些的岂不更好?”奕劻沉默不语,心中明白这是慈禧的旨意,不可更改。

光绪帝的这句话,既有对溥仪未来的担忧,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无力感。他在瀛台病逝的前一天,再次提到溥仪,叹息道:“可怜的孩子,将来不知道会怎么样。”

这两句话,不仅是对溥仪命运的担忧,更是对整个清朝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光绪帝一生坎坷,未能实现自己的改革理想,最终在孤寂中离世。

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在瀛台涵元殿病逝,终年38岁。其死因后世多有争议,经过现代科学分析,确认为砒霜中毒,但凶手至今成谜。

溥仪登基与慈禧的去世

光绪帝去世后不久,溥仪在紫禁城太和殿登基,年仅3岁的他在大典上哭闹不已,这一幕成为了晚清历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刻。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也在仪鸾殿病逝,两人去世时间相隔不到一天,成为晚清历史的一个未解之谜。

溥仪的登基并没有带来任何改观。他年幼无知,对宫廷生活充满排斥,多次表达想要回家的愿望。载沣虽尽力安抚,但大清国已风雨飘摇。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当皇帝不到3年,大清国即灭亡。溥仪虽然名义上仍是“逊帝”,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和影响力。

人物结局: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是晚清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她通过垂帘听政等方式长期掌握实权。她的政治手腕极其高明,但也因此饱受争议。

她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宫廷阴谋,对清朝的衰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的晚年更是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希望能够挽救清朝的命运,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力。

光绪帝

光绪帝是清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试图进行维新变法,但遭到慈禧太后的阻挠和镇压。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在瀛台病逝。

光绪帝的去世,标志着晚清改革的彻底失败,也为溥仪的登基埋下了伏笔。

溥仪

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登基时年仅3岁,对宫廷生活充满排斥。大清灭亡后,他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人生波折,最终成为新中国的一名普通公民。

溥仪的生平充满了戏剧性和传奇色彩,他的经历也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载沣

载沣是溥仪的生父,也是光绪帝的弟弟。他性格懦弱、顺从听话,被慈禧太后选中为溥仪的监护人。在大清灭亡后,他试图复辟清朝,但未能成功。载沣的一生,既是宫廷斗争的受害者,也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奕劻

奕劻是清朝的宗室大臣,曾历任多个重要职位。他在光绪帝病逝前曾前往瀛台探望,并传达了慈禧太后的旨意。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政治斗争和宫廷阴谋。奕劻的复杂性格和多重身份,使他在晚清政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结语

1908年的秋天,慈禧太后的最后一搏,光绪帝的临终哀叹,溥仪的无辜登基,构成了晚清历史的最后篇章。这场权力的更迭,不仅是清朝命运的转折点,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

罗荣渠著作《晚清政治变革研究》

陈旭麓《辛亥革命时期的权力变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曾... 匈牙利,这个位于中欧内陆的国家,历史上曾是响当当的存在,其辉煌的历史与复杂的政治变迁让人唏嘘不已。然...
原创 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乞丐这一职业如同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社会的底层艰辛,也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他们之...
原创 变... 简介: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号荆公,临川(在江西省)人。他向皇帝宋神...
原创 保... 《——【·前言·】——》 爱新觉罗·保泰,康熙帝的侄子,父亲是康熙的哥哥,连襟更是废太子。这种显赫的...
原创 记... 在1990年,张学良终于重新获得了自由身,不再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和束缚。 在张学良重获自由之后的一次...
原创 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 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崖... 公元1279年,即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人心魄的年份。这一年,持续了三百一十...
原创 金... 1125年十月,金朝发起了对北宋的战争,派出两路大军南下,并在第二年正月包围了汴梁城。之后,金朝接受...
原创 印...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几乎每个地方都有着唐人街,可是很多人对于这样的地方都只知其一不...
原创 公...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时代,在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的时,十几路诸侯中间有一个诸侯——公孙瓒...
原创 美... 美国“最长寿”总统老布什:后代子女今何在?个个优秀! 美国在世界上一直都是属于世界强国的,不管是在经...
原创 古... 《古代理发师:地位之谜与三教九流的牵连》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古代理发师这个看似寻常的职业,却隐藏着...
原创 徐... 众所周知,在十大元帅授衔时,徐向前自认为自己的军衔过高,主动向中央请求降衔,他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
原创 汉... 汉宣帝刘询 ,原名刘病已,出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去世于黄龙二年(前48年1月9日)。 ...
原创 看... 前几年,穿越剧、穿越小说特别火爆,搞得人人都想穿越到战国、三国或者明清,自以为能够凭借现在人的知识,...
原创 日... 日本侵华战争,是一段令人痛心疾首、不忍回顾的历史篇章。 在这段历史中,我们或许会发现一个令人疑惑的现...
原创 庞... 作为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后世对庞统的评价,是不是算过高,这点其实不好说。因为庞统去世太早,导致他...
原创 清... “知县”“县令”都是一县之长的称呼,但是两者的权利和职权却存在很大的区别。清朝统一六国之后,改分封制...
原创 大... 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善终的军事天才 在中国历史上,徐达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他不仅是明朝开国...
原创 母... 母亲用绳子绑他不让他去从军,他自己偷跑参军,最后竟成上将 相信大家对我国上个世纪抗击外国侵略的历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