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百官行述”实情,比任伯安狠百倍,真实发生在顺治朝的潘姓小吏
迪丽瓦拉
2025-08-05 01:03:38
0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一个叫任伯安的吏部小吏利用职权之便记录了康熙朝大大小小官员的短处和隐私。可以说上至王公大臣下至微末小吏都有把柄在任伯安手里。

任伯安以此为要挟敛财,在老家经营了一座堪比皇宫的庄园叫江夏镇。他原本是八阿哥的门下,张五哥顶凶案后,任伯安被罢免了江南巡盐道的职务,回到江夏镇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为了营救他的小舅子刘八女,任伯安转投太子门下愿意献出百官行述。

太子以封“铁帽子王”为诱饵让监管刑部的十三阿哥释放刘八女,十三阿哥转脸就告诉了老四雍正。在乌先生的策划下兄弟二人决定对刘八女先放后抓,以求获得百官行述。放了刘八女之后,雍正和十三阿哥命年羹尧带兵去江夏镇抓刘八女取回百官行述。岂料年羹尧血洗江夏镇,近千口人没留一个活口,杀得干干净净发了一笔横财。但百官行述却存放在京城八阿哥开的万永当铺,只有任伯安亲自来才能赎当。

雍正和十三阿哥又设计查抄了万永当铺,获缴获三箱百官行述,雍正当着太子和众阿哥的面焚烧了这三箱百官行述。康熙得知后非常震惊,他无奈地悲叹道:“腐败,腐败。这怎么得了,怎么得了啊!任伯安,百官行述,三百多个官的把柄让人家给攥住了!”太子也因此案再次被废。

这段剧情并不是杜撰的,根据清代野史《梼杌近志》记载百官行述事件是发生在顺治朝,其危害程度比电视剧里的任伯安厉害百倍,差点让大清亡国。

清朝入关定都北京后接收的都是明朝的官僚机构,当初的大小官员该干什么还干什么,这样朝廷才能正常运转起来。有一个姓潘的小吏,从他祖爷爷起就在吏部当书办。他祖爷爷干不动了让他爷接班爷,他爷爷干不动了让他爹接班。到他爹这一代又让他接班。祖孙几代掌握了明朝官员的大量机密。李自成进北京,爷俩趁着京城混乱之际把吏部大小官员档案都运回家藏了起来。

顺治初期由于没有了官员的档案,朝廷无法管理百官,经常在用人和职务上闹纠纷。潘吏对这些了如指掌,哪个官员因为晋升或任用,他都能把其履历如实说出来,并且还以此挟持官员,不给好处我就不说,要么就把受过的处分添油加醋多说点,对受过的嘉奖只字不提。

一时间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把他当救命稻草,都知道他能力超凡,背诵官员的履历如数家珍,什么时候考的功名、什么时候任什么职务、什么时候被嘉奖、处理过都在他的掌握中。不但是京官、地方官的履历以及过失、短处也在他的手中,那些封疆大吏成车的金银往他家送。家中财富积累到亿万,成为清朝初期第一巨贪。

潘吏日益放纵,朝廷六部就是他家开的,官员们把他奉为宗主。潘吏在京修建起大宅院,规格超过清朝的王爷府,宅院两廊按照六部的样子建设,分置各房,上面写着吏部、工部、礼部等。凡是来打通关节来说某事的官员,就进入某房,潘吏总能给办成。他家成了第二朝廷,潘吏的权利比皇上都大。

朝廷交给部议的官员如果不给潘吏送上足够的银子就会遭到严厉的谴责而不能任命。欲壑难填的潘吏还私刻朝廷公章,官员任命文书由他直接下发到各省。各省的督抚都有把柄在他手里,接到文书也不辨真假遵命照办。

其实六部的官员不管满汉大臣,为了利益都跟潘吏沆瀣一气,这才养成了他日益骄横的庞大野心。为了控制这些官员,潘吏还组建了个特务机构,招募京城里的地皮流氓和亡命之徒监视京城里的官员,有对他不满的动辄就进行暗杀,即使被抓住了也不会供出是潘吏指使。朝廷内外大臣都忌惮潘吏的淫威,谁也不敢检举揭发他。

多年后顺治亲政,潘吏的恶行也传到宫中,经常流入顺治的耳中。顺治听多了就引起警觉,他问大学士陈名夏关于潘吏的事迹,陈名夏支支吾吾不敢说,因为他也参与了其中。顺治大怒,命步军统领率兵围住潘吏的宅院,把里面的人员包括潘吏悉数捉拿,交给刑部治罪。

这个潘吏平时恣意妄为,横行官场不可一世,可是到了真官家手里他立刻吓得像一滩稀泥,不等用刑就全数招供。刑部上书顺治,建议重典治罪,因为就刑部里面绝大多数官员都和潘吏有瓜葛。一时间朝廷内外人人自危,眼看就要出大事。顺治看到供状也惊呆了,如果按照潘吏的供词捉拿党羽,那么大清朝廷内外、包括地方官就全得抓起来治罪,真这样就得亡国。顺治只好惩治了和潘吏勾结严重的几十个官员,潘吏和其打手被处以绞刑,草草结案。

查抄潘吏家的时候得到内外大臣和潘吏来往的书信两大箩筐,顺治不想深究,下旨把这些书信全部焚烧。第二天顺治在南书房问翰林学士:“姓潘的只是吏部一个小吏,惩治他很容易,大学士陈名夏这些人为何会怕他?”翰林学士回答道:“潘吏耳目众多,声气广,恐怕朝廷不能完全根除他的势力,反咬一口就百口莫辩,所以都不敢说。”顺治轻蔑一笑:“你去告诉陈名夏,他以后可以高枕无忧了。”不久,陈名夏就以“结党怀奸,情事叵测”的罪名被处以绞刑。

潘吏只是吏部的一个小吏,在清朝初期能长期驱使百官如牛马,其实都是官员自身的问题,他们为了升官发财就需要潘吏这样一个人为他们涂脂抹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利益链条谁也摆脱不了谁也无法全身而退,因为自己的把柄早就攥在了潘吏手中。

顺治在处理完潘吏案件之后曾数次在朝堂提起这件事以警戒百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澹... 梁山五虎之中的大刀关胜,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关羽的嫡系子孙;铁鞭呼延灼是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派子孙...
原创 时... 宋江和宋清的父亲是宋太公,史进的父亲是史太公,孔明和孔亮的父亲是孔太公,穆春和穆弘的父亲是穆太公,施...
原创 为... 孙权借南郡:一场深藏不露的政治博弈 引言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赤壁之战的烽火尚未完全熄灭...
原创 黄...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末之时,黄巢与子侄...
日本有识之士呼吁归还掠夺文物,... 自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从中国掳走的金银、文物数量巨大。多年来,中日两国学者、有识之士不断呼吁...
原创 李... 1966年12月3日,中国台湾省的日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将军,于昨日突发心脏...
原创 为... 秦始皇时期,名将王翦在统一六国后选择功成身退而非悄然隐退,这背后有着深刻原因。彼时,秦国功臣中惨烈殒...
原创 谋... #头条创作挑战赛# ? #分析三国# ? 三国前期,袁绍占领冀州后,凭借其四世三公的威望,很快就有许...
原创 杀...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的皇帝,名字源自于《易经》中的“六一颂”:“元亨利贞”,他出生...
原创 南... #为什么说辛弃疾是最能打的诗人?# 一、壮志凌云少年时 辛弃疾出生于公元1140年的山东济南,彼时北...
原创 樱... 侵华日军将领樱田武,曾长期担任第五师团司令部作战参谋和参谋长,尤其是在其师团参谋长任内,先后辅佐了板...
原创 盘... 阅读之前不妨动动你的手指点个关注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属于一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许多英雄...
原创 联... 宋徽宗统治时期长达26年(1099-1125),在此期间北宋大致完成对河湟之地唃厮啰政权的征服,巩固...
原创 此... 三国,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是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但是...
原创 曾... 匈牙利,这个位于中欧内陆的国家,历史上曾是响当当的存在,其辉煌的历史与复杂的政治变迁让人唏嘘不已。然...
原创 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乞丐这一职业如同一面多棱镜,既折射出社会的底层艰辛,也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与阴暗。他们之...
原创 变... 简介: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封号荆公,临川(在江西省)人。他向皇帝宋神...
原创 保... 《——【·前言·】——》 爱新觉罗·保泰,康熙帝的侄子,父亲是康熙的哥哥,连襟更是废太子。这种显赫的...
原创 记... 在1990年,张学良终于重新获得了自由身,不再受到任何形式的限制和束缚。 在张学良重获自由之后的一次...
原创 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 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