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初期战无不胜府兵制度与均田制,为何后期会走向衰亡
迪丽瓦拉
2025-06-12 12:33:10
0

全文共1745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府兵制度是一项古代的兵役制度,在西魏时期诞生,一直延续到唐朝中期衰败而亡。唐朝沿用府兵制度,使得初期的军事力量强大到可以与汉朝相比。

府兵制度对于唐朝初期极为适用,在战乱后国家百废待兴、百姓忙于农耕生计之际,府兵制能够最大限度地结合利用国内的有生力量,使之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外敌。

这项制度在唐朝初期不仅可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而且不会被外敌抓住漏洞,一以攻之。唐朝初期在府兵制度的兴盛下逐渐强大。

那些被称为“常胜之兵”的府兵们一度成为百姓口中夸赞的对象。府兵的战斗力得到统治者的欢心,也让国家的疆土一再向外扩展,此时国家的边疆地区需要足够多的府兵去驻扎。

而国内又出现了均田制僵化等问题,诸多因素综合起来,使得府兵制度在唐朝走向了衰亡,那么,其衰亡的具体原因有哪些呢?

一、均田制

1、府兵制度与均田制的关系

西魏时期由于长期处于战乱的情况下,百姓只能顾着逃命,使得大量土地被荒废在外,而有些田地被贵族掌握在手中,百姓要想生存就必须依附于他们。

到后面社会逐渐稳定下来后,统治者制定了一项“均田制”,不收回不约束贵族手里原有的土地,而且给予一些百姓适量的土地,让他们耕田生活的同时也交税,增加国家收入。

在西魏覆灭后,均田制在古代田地管理制度中依旧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唐朝的府兵制度便是在均田制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唐朝规定年满二十的青年须得参加兵役。

前提是这个青年属于均田户籍,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购买参军所需的马鞍、粮食等物品,以及人为一伙的团体准备相应数量的马匹等贵重点的军需用品,国家只提供兵器、马匹等战时物品。

二、府兵衰败的原因

1、均田制的僵化

尽管均田制设立之初是为了消除贵族兼并土地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在唐朝明文规定不能买卖均田户拥有的田地的情况下,均田制还是抵不过许多钻法律漏洞的贵族的手段。

比如均田户家里太过贫穷,户主去世后不得不将土地抵押给贵族以换取足够的丧葬费和生活费,只要贵族想要买百姓的土地,就一定会有各种理由去满足买卖的条件使均田户失去土地。

于是,唐朝的均田制所导致的土地兼并问题较之前更为严重。到了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更是直接放任土地买卖的进行,甚至流露出对均田制度的不满。

即便有唐玄宗的明令禁止,但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宰相杨炎还是推动了两税法的出现,使其代替了均田制,至此,均田制便没落于历史中,不见踪影。而依附于均田制度的府兵制度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也受到了重创。

2、军队监督制度

从春秋开始,军队监督制度便出现了雏形,其随着军队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到唐朝时,更是出现了宦官监军的现象。军队监督制度虽然是军队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也象征着军队与国家高层的信任度降低的情况,军队保卫国家,深受人们尊敬,但是军队武力值强大,也深受统治者的忌惮。

军队监督制度的产生使得唐朝府兵在风光无限之际也深受限制,这个制度的加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统治者对如今军队制度的态度。

3、社会地位的降低

很难想象,在武力值强大的唐朝会同重文轻武的宋朝一般出现军人社会地位下降的情况,但事实就是,唐朝的府兵们在唐朝逐渐强盛的过程中也遭受到一定的排挤。

朝廷上的御史能力有限,担任监军职务时,一般只是空有名号,并不能对军队有实质性的制约打击作用,久而久之,文官们便自发形成了一种对府兵们的排挤态度。

而随着唐朝野心的增大,对外征战战线的拉长,加之外敌的虎视眈眈,府兵制度多成为了形式主义,府兵地位在社会上并不能受到足够认可。

4、待遇不好

正常情况下,历朝历代都会给予拼命保卫国家的士兵以丰厚的酬劳,但在唐朝,为了增强各个阶层爱国荣誉感,特设立当兵赋予官职的办法,着重引起地主和农民当兵的兴趣。

但是随着官员通过这个途径获取的荣誉数量的增多,引发了那些原本就是士兵,或者原本就是官员的人的不满,他们无法享有这个优惠政策。

逐渐地,地主和农民意识到,当兵换取官职又不能与真正的公职人员享有同一级别的待遇,整个社会对士兵的优惠政策的力度太小了。

唐朝初期战无不胜的府兵随着整体军事体系的变化,已经不再能够满足唐朝后面的军事需求。除开上述的主要因素,包括节度使制度以及宦官干政的影响,前者使得地方有了拥兵自立的条件,后者让唐朝政局动荡,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东西无一不在影响着整个唐朝社会的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推动了府兵的衰亡。

参考文献:《唐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赤... 吐蕃于长庆元年(821)、长庆二年(822)与唐会盟后,敦煌古藏文写卷记载了吐蕃与唐朝、回鹘、南诏,...
原创 新... 1942年,在华中抗日根据地,一位名叫杨德裕的新四军女战士,凭借着出色的报务技能,成功打入敌军电报站...
他是开国少将,64岁时企图发动... 从英雄到叛徒,他的名字几乎成了背叛的代名词。张宜爱,这位曾经的红军将领,一度是无数战士心中的“神”,...
穿越冰与火:俄北方海航道演变史 参考消息网12月24日报道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2月15日刊发题为《穿越冰与火:俄罗斯北方海航道鲜为...
原创 此...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英雄豪杰四起,最终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人异军突起,经过几...
重庆江北寸滩发现一条清代官道 王爷庙遗址出土的清代官道。(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新重庆-重庆日报消息,近日,位于江北区寸滩街...
原创 有... 《明亡之思:靖难之役的深远影响》 一、靖难之役的爆发 明朝初期,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
《慕天颜集》首发仪式在兰州举行 12月20日,在陇上乡贤、康熙名臣慕天颜诞辰400周年之际,由平凉市委、市政府策划,平凉市委宣传部、...
原创 “... 在新中国的57位开国上将之中,有三位“杨”姓将军合称为“三杨”,也被称为“三杨开泰”,三人分别是杨得...
原创 汉... 提到汉武帝刘彻,他的名字几乎等同于“强汉”二字 。他乃中国历史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后世赞其为“...
原创 明... 朱善,明代初期的杰出文臣,出生在江西丰城。他从小勤奋读书,成为当地闻名的大才子。然而,正当他准备迎接...
原创 杨...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用一生诠释了忠诚与勇气的意义。杨得志,这个名字对于许多人来说或许并...
原创 原... 1956年,西藏拉萨机场上空,一架飞机缓缓降落。机舱门打开,一位身材魁梧的军官走了下来,他就是张廷发...
悦见贵阳·触摸文脉 贵阳历史文... 12月23日上午10时,一场主题为“悦见贵阳·触摸文脉”的《贵阳历史文化丛书》分享会在贵州饭店国际会...
原创 3... 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一年有余,再回头看那段时光,仿佛世界末日一样,明明是面对面的距离,却依旧不能靠近彼...
原创 明... ——【·前言·】—— 明朝,在历史洪流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而赵秉忠作为一位状元,他所创作的《...
原创 清...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常常通过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然而,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你是否曾...
原创 林...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林... 林徽因与梁家:不是高攀,是命中注定的相遇 192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梁思成身陷囹圄,生命垂危。...
原创 慈... 清朝,一个封建王朝的落幕,是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1912年,太和殿内,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