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之后,北洋政府下令裁撤全国满洲、蒙古八旗军队,包括清朝屯驻在各地的驻防八旗,盛京、吉林、黑龙江、绥远、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伊犁、成都、广州、热河、张家口、密云、山海关、青州、西安等地的驻防八旗军,除了西安和荆州有抵抗之外,其余纷纷缴械,就地解散,离开了驻扎三百年之久的兵营。
然而,竟然有一只“漏网之鱼”。
那就是驻扎在新疆伊犁的锡伯八旗军。
当时的新疆督军杨增新紧急向北洋政府上呈文,要求保留锡伯八旗军的建制,理由是新疆内部不稳,边境俄国和外蒙古虎视眈眈,而督军府手下可用的兵力严重不足,锡伯八旗战斗力强大,而且一贯维护边疆、可以信赖。
北洋政府同意了杨增新的请求,于是这支八旗部队就这样不可思议的保留了下来。
新疆锡伯族的故乡在东北,他们的祖先是洮儿河和绰尔河流域的室韦部落,属于东胡的一支,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便被记录于史册。唐朝时期逐渐强大,发展为锡伯部族,金朝将锡伯部族青壮年编入军队,因作战勇敢,被称为“硬军”。
元朝将锡伯与契丹一起列为第三等人,继续服兵役和劳役。明朝,随着兀良哈三卫蒙古南迁,科尔沁部占领了洮儿河、绰尔河流域,锡伯部又被科尔沁蒙古统治。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蒙古科尔沁部联合锡伯、叶赫、哈达、乌喇、辉发、卦尔察、朱舍里、讷殷8部,抗击努尔哈赤,史称“九部之战”。战败之后,锡伯部族被迫投降,被编入八旗。整编为65个牛录,调往齐齐哈尔、乌拉吉林等地驻防。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平息了新疆准噶尔之乱,从盛京、辽阳、开原等地抽调锡伯官兵1020名,连同眷属4000余名,自沈阳出发,沿蒙古高原行走一年多,到达新疆伊犁,组建锡伯营,成为“伊犁四营”之一,从此锡伯族远离故土,屯驻新疆,保卫边境。锡伯八旗军最擅长骑马射箭,常常让边境土匪望风而去,不敢侵犯伊犁。
杨增新保留了锡伯八旗军,非常有先见之明。八年之后,白俄少将阿连阔夫率一万精兵进犯伊犁,杨增新慌忙调兵防卫。这时,锡伯八旗军血脉里的爱国精神被激发,纷纷策马奔腾,搏击沙场,坚守到了塔城援军到来,伤亡惨重,为保卫祖国立下汗马功劳。
直到1938年,锡伯八旗军才完成历史使命,被裁撤,这时距离清朝灭亡已近30年。
对了,佟丽娅就是锡伯族的优秀女儿,展示着锡伯人的美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