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最后一位名臣,有他在,或许就不会有靖康之耻
迪丽瓦拉
2025-06-13 20:33:27
0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历史上中原王朝有过数次被被北方游牧民族攻破国都导致灭亡的经历,靖康之耻无疑是其中最悲惨的一次。靖康之变中,金人攻破开封城,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生灵涂炭。将皇宫及民间金银器物搜刮殆尽,俘虏了徽钦二帝和皇室宗亲、满朝官员,最后又将城中女子,皇宫妃嫔公主女眷等十多万人尽数押解北上,恣意凌辱。

靖康之耻后,北宋实际已然灭亡,残存的宋室南渡建立了南宋政权,北方山河沦陷而南宋偏安一隅,颤颤巍巍生存在北方金人铁骑的威胁之下。直到百余年后,金朝衰落,南宋才与蒙古联手灭金,报了靖康之仇。

其实,早在北宋末年,如果有一个人没被贬,或许靖康之耻就不会发生。此人就是北宋最后一位名臣、南宋抗金名臣、民族英雄——李纲。

李纲其人,以科举进士入仕途,却精通军事,曾镇守边境击退西夏。早在政和年间,李刚就曾上书宋徽宗要防范金人。后来金兵大举进犯,兵锋一度逼近开封,李纲又建言传位太子,号召举国抗金。宋钦宗即位后,金兵已兵临开封城下,李纲主持京城防御,亲自督战,多次打退金兵进攻,取得了开封保卫战的胜利。若无后来的靖康耻,这次胜利足以与明代于谦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相媲美了。

可惜,徽钦二帝耳根子软,听信朝中投降派的谗言,强令李纲出朝去地方任职,名为宣抚使,却无兵权。后来甚至以“主战费财”的罪名将他贬谪到夔州(重庆)。李纲被贬不久,金人再次出兵围攻开封,宋钦宗这才再次起用李纲来主持开封战事,可惜这一次,开封城很快就被攻破,徽钦二帝被俘,酿成了靖康之耻。

而李纲远在被贬途中的长沙,接到任命时,北宋已亡。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李纲被任命为右相,重整朝纲,组织抗金!为相期间,李纲积极整顿军政,部署黄河淮河长江三重纵深防御,并主张坚决抗金、伺机出兵、收复失地,深受军民爱戴。

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投降派的排斥,宋高宗最后也动摇了,结果李纲再次被贬,出兵抗金收复故土的大计也遭到破坏。再次被贬的李纲满怀爱国之情、收复之志却无可奈何,既悲且愤,写下了七首咏史怀古的豪放词,来表达自己爱国的热情和渡江北伐的志向。下面这首《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就是其中之一: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宋·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

北宋时,词为艳科,直到苏东坡首倡壮词,才有了豪放一大流派。但北宋末年的词坛很少有人效仿苏东坡写豪放词。直到靖康之耻宋室南渡后,士人心怀国恨不吐不快,豪放词才在词坛盛行。而李纲的就以七首咏史怀古词,发出了南宋豪放词的先声。这七首词分别是《喜迁莺·晋师胜淝上》、《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念奴娇·汉武巡朔方》、《雨霖铃·明皇幸西蜀》、《喜迁莺·真宗幸澶渊》、《水龙吟·太宗临渭上》、《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这首《晋师胜淝上》吟咏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当时东晋也是经历五胡乱华而南渡的偏安政权,而北方多个游牧民族政权已被前秦苻坚所一统,苻坚携百万大军南下,欲渡江灭东晋。东晋大敌压境,边境虽有天险,却仅有八万守军。这时,朝中起用谢安为相,统筹战事,谢安一力否定投降方针,坚决抵抗,调度谢石、谢玄、谢琰等诸将于淝水据险御敌,自己则运筹帷幄,在京城安然下棋。淝水之战,东晋八万守军大败前秦百万大军,前秦国主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仓皇北逃,不久就病死,北方再次被各族分裂,东晋得以保全。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淝水之战可谓历史奇迹。且南宋御东晋如此相似,因而李纲这首词借咏史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北伐之志。词中上阕从长江天险的形势写起,引出“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的防御观点:不能仅仅依靠天险,人的谋略和抵抗的决心才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不被“索虏吞噬”。

紧接着词人便以淝水之战为例证实“天险难逾,人谋克壮”,当年苻坚率百万大军,长驱直入,气势凶猛。但谢公却“从容颐指”就“破强敌”,赢得淝水一战的胜利。

谢安虽从容,但绝非没有谋划,他出山以来,一方面决定了朝中的对地方针——绝不妥协、坚决抵抗,另一方面调度有方,分别安排谢石、谢玄、谢琰、桓伊等将军驻守要塞,并且从不干预具体的军事指挥,让他们放手破敌,才有了一举功成之胜。因而词人在下阕不禁赞叹谢公的功绩——“奇伟”!

下阕所描绘的便是淝水之战的战争场景:“八千戈甲”在谢石谢玄等人的指挥下,半渡而击,大破秦军,据传苻坚登楼远望看草木尽皆如兵,听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杀的声音,最后仓皇北逃。

结尾词人赞扬淝水之战胜利带来的影响:“延晋祚,庇烝民,周雅何曾专美”!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功业之伟大,就连诗经中“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

整首词刚劲豪壮,风格沉雄,大有激昂慷慨之声,将长江形势描绘得滚滚滔滔,把战争场景叙述得有条不紊。最重要的是表达出淝水之战胜利的根源,就是“天险难逾,人谋克壮”,一句“索虏岂能吞噬”隐喻金人与南宋的形势,表达强敌不足畏的信心和力主抗金的决心!

可惜的是南宋朝廷软弱偏安,荒淫享乐,李纲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都未被采纳,后来抑郁而死。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伊... 《——【·前言·】——》 在伊朗的一次考古发现中,一张元朝的羊皮信让学者们震惊不已。 羊皮信上写的内...
原创 为... 前言 秦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竟是"四代乱政"这短短27年。两位国君被杀,一对母子被抛尸深渊,八位...
原创 此... 听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在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个人,他不仅明知有虎,还故意把自己送进虎口。这...
原创 对... 征和二年,大汉皇后卫子夫自缢,震惊朝野!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她出身平民,原本是平阳公主府歌...
汉代玉器除了金缕玉衣还有些啥?... 汉代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澎湃新闻获悉,12月19日,“宜子孙——汉代玉器集萃”展在良...
原创 为... 前言 巍峨高耸的太行山脉,雄壮而又陡峭。它绵延八百余里,横跨北京、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一市,就像擎天...
原创 震... 【震撼揭秘】泸定桥:人力扛鼎的桥梁传奇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的大渡河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雄伟...
原创 收...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原创 戴... 在革命年代,间谍是极其危险的人物,一旦被发现,将会遭受极其严厉的惩治。然而,有位“间谍”却格外的与众...
原创 开... 严于律己 唐亮将军生活朴实,从不因自己过去的功勋而骄傲。对于自己是严格要求,对于身边的人同样如此!当...
邻水邓氏联谊会工作稳步推进 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发南阳,写进国史家谱,无...
原创 他... 他可以说是军统中活的最大的特工了,戴笠亲自介绍进军统,还当过他的秘书,因为戴笠,毛人凤和他都是江山人...
原创 李... 贞观23年,大唐皇宫内,秋风肃穆,落叶缤纷。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英明君主,已至暮年,病...
原创 1... 1975年蒋介石病逝,蒋经国为何不得“大统”,严家淦上位真相 如果说,当一个位高权重之人将要不久于人...
原创 南... 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的798人中,有几位资历是很深的,即便评上更高的军衔也不奇怪,之所以低配...
原创 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注...
原创 日... 黎明的光芒还未完全驱散太平洋上的黑暗,珍珠港的宁静被一阵阵飞机引擎的轰鸣声打破。1941年12月7日...
薛城遗址明确为南京地区已知年代... 记者从12月19日召开的“南京文明之光——高淳薛城遗址考古阶段性成果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薛城遗址被明...
原创 他... 标题:他是被历史黑的最惨的人明明造福后世但都只记得他一无是处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人物的命运如同过...
“饿殍遍野”中的“殍”,不读f... 饿殍遍野,是个成语,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出自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