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3万八旗劲旅对战2万老弱明军,努尔哈赤何以兵败宁远?
迪丽瓦拉
2025-06-13 21:04:04
0

明天启六年(1626)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率领八旗贝勒大臣离开沈阳亲征明朝,其时八旗劲旅共有十三万之众,号称二十万。努尔哈赤这一次,是下定决心要拿下山海关的。

这次出兵前期十分顺利,自十六日渡过辽河以后,轻松拿下锦州、大凌河、杏山、连山、塔山、松山等城。二十三日,八旗铁骑兵临宁远城下。

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以遗甲十三副起兵以来,身经百战,驰骋疆场四十余年,一贯是以少胜多,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直到这一刻为止,他还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

此时的宁远城已是孤城,守将袁崇焕手下的官兵不足两万且多为老弱。而就在似乎注定要被金兵攻破惨遭杀戮的紧急关头,智勇双全胆略过人的袁崇焕,却临危不惧,指挥军民,硬是击败了八旗劲旅,兵发山海关也成为泡影,就连努尔哈赤本人也因炮击受伤。

努尔哈赤这次出兵,以绝对优势兵力为何竟攻不下远不如沈阳、辽阳坚固的宁远城呢?其实问题并不复杂,只要冷静分析,回顾历史,观察战况,便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如果仅仅从军事角度分析,努尔哈赤这次战败确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明军死守,奋勇杀敌,明军的火炮威力巨大,袁崇焕指挥得当等等。

但努尔哈赤战败的真正原因并非是军事上,根子却是他最后执政的几年中,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最终才导致了这次失败。仔细分析,努尔哈赤主要犯了以下几点错误:

1、残酷镇压辽东汉民

天命初、中期,努尔哈赤对辽东汉民实行的是“恩养”措施,对辽东汉民乃至来归的明朝百姓,颇为宽容,总体原则是让他们“各守旧业”、“计丁授田”,这一政策的实施,也让后金政权得以巩固。

天命晚年,因辽东汉民受到民族压迫政策起来反抗,努尔哈赤没有看到问题的真正原因,而是一味地将过错推给了辽东汉民。为此他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捕杀“无谷之人”,大范围屠杀汉民,此举无疑是孤立了自己,丧尽了民心。

2、从信任汉官转为怀疑汉官

天命晚年,努尔哈赤对汉官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一般的汉官且不说,就连“抚顺额驸”李永芳这样最早归附后金,且立下赫赫战功的高级汉官都要怀疑而被罢官,如此兔死狗烹,怎能令汉官不寒心,怎能愿意献计献策。

3、内部矛盾激烈,疑案迭起

爱新觉罗氏家族中,在天命晚年有不少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四大贝勒中,代善的太子之位被废,皇太极也因过被罚银没收牛录,莽古尔泰的生母被休,阿敏与其弟斋桑古不和,皆受到努尔哈赤不同程度的训斥与处分。

四大贝勒之下的执政贝勒中,斋桑古、德格类、济尔哈朗、岳托、硕托,也分别受到了处罚。在满洲贵族高层内部,还有许多类似的事件,如扈尔汉、阿敦、额尔德尼等,不是被囚禁就是被降级革职。总之,后金统治集团内部,在天命晚年时矛盾十分激烈,从而也导致了努尔哈赤本人的威望下降,群臣畏惧,不敢直谏。

晚年的努尔哈赤可以说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他的种种错误举措,使得后金国民不聊生,百业凋敝,田园荒芜,物价高涨。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可怕的是,努尔哈赤由于实行种种错误举措,不仅衰弱了后金的实力,而且这些弊政又直接影响到了明军。

天命十年十月,努尔哈赤实行大屠汉时,就提出了一条十分荒唐的理由:只有杀了这些汉人,才能放心对外用兵。他在宣布汗谕时对汉民说:“尔等在我等不防备之时,尚且如斯杀女真、准备棍棒,那么,当我等行围出兵之后,尔等能安静否?”

努尔哈赤是后金国的“英明汗”,但从晚年的情况来看,他一点也不英明。他竟然想用大屠杀来安定后方。并且,如此血腥杀戮,也招致汉民的极端痛恨。这就是后来辽东军民纷纷内逃,而不愿留下来当顺民的原因。这就是宁远城军民齐心抗敌,宁死不降的原因。

此外,努尔哈赤晚年在军事上,也犯了不小的错误。因为屡败明军,他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八旗军队训练不足,入辽以来,步兵骑兵三年没有经过大的战役,士卒无斗志,军械不完备。

进攻宁远城时,努尔哈赤沿袭了以前的战法,以弓箭对大炮,以血肉之躯迎炮弹。而袁崇焕却总结了失败的教训,用坚壁清野来制服擅长野战的八旗兵。军事统帅的正确与错误,也是造成努尔哈赤兵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宁远之战,《武皇帝实录》中也记载说:“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遗憾的是,努尔哈赤不仅在宁远吃了败仗,还因战伤发作,于天命十一年八月十一日病逝,赔上自己的性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
原创 为... 三观沉思录,如果各位看官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一下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聚焦历史,冷...
原创 河...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圆...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当时清朝的咸丰皇帝带着皇宫贵族全部逃亡热河,整个紫禁城都沦陷了,皇宫和...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 祝勇60万字长篇小说《国宝》 再现故宫文物近百年前的隐秘征途 祝勇采访故宫文物南迁功臣、故宫博物...
原创 明... 《长岁》曾言:“愿献南山寿,年齐大衍经纶富。”古往今来,长寿皆为世人期盼目标。追寻长寿之路中,无数奇...
原创 1...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 关注 ”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
原创 海... 按照史料上记载,夏朝是是我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抛开“大禹治水”的故事不谈,就“夏朝是否曾经存在”这...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 数读中国丨坐上银发列车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来源:人民网
原创 欧... 波旁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都是欧洲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朝代,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个朝代,同时是欧洲君主专...
原创 尧... 导语 :过去,我们中国人常常怀念上古尧、舜、禹三代,他们选贤授能,天下为公,毫无私心,将国君之位主动...
原创 高... 公元前203年,这一年对于韩信来说,适宜建功立业。作为统帅,他的军队一路高歌猛进,擒魏取代,破赵降燕...
原创 1... 你听说过有人因为写了一首歌就被判死刑吗?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却真实地发生...
原创 与... 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
埃及发现图特摩斯二世法老陵墓 新华社开罗2月19日电(记者董修竹)埃及与英国联合考古队近日在埃及南部城市卢克索以西的山区发现了图特...
原创 海... 就像法布尔写《昆虫记》,中国清代深海鱼类爱好者聂璜曾绘制《海错图》,意图囊括天下所有鱼类,《海错图》...
原创 李... 李密有显赫的家事,是隋朝上柱国、蒲山公李宽之子,虽然家事没有杨家那么显赫,但当时也是名重一时。李密从...
原创 大...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把封建专制推向顶峰的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在大清国将近...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官职,有些听起来很平常,却手握重权,有些听起来虽然霸气,但却没有什么实权。 一、...
探寻汉代简牍中的长城印记(上新... 长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的爱国情怀。 甘肃简牍博物馆新推出的特展“塞防千里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