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有些列强后来会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迪丽瓦拉
2025-06-14 23:05:07
0

1901年9月清政府和日本、俄国、英国、德国、美国、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11个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238150两。可就在《辛丑条约》签订11年后宣统帝溥仪就退位了,那么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算怎么回事呢?没赔完的款项是否还要接着继续赔呢?

如果一个国家由积贫积弱变得足够强大了,那么以前和别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取消是很正常的。当初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关于割让香港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就是后来随着中国变得强大而被推翻的。可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基本上处于动乱和落后的状态,那么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列强为什么会选择退还部分赔款呢?

这当然不是因为列强良心发现,而是各有各的利益算计。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据理力争。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说明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梁诚在捕捉了这一信息后就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趁机在美国国会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

此后数年间梁诚一直就此与美国国务卿、国会议员周旋。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给国会提出了一个咨文。这个咨文的大体意思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的谘文。

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根据该规程的规定:自退款的第一年起清政府在最初的4年内每年至少应派留美学生100人。如果到第4年就派足了400人,则自第5年起每年至少要派50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

美国率先退还庚子赔款用于中国的教育事业恰恰反映出美国比其他列强高明之处。爱德蒙·詹姆士在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备忘录中声称:“哪个国家能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那么这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这时的美国在经济上已是世界头号强国,但在综合国力上相比其他列强只具有相对优势。

这时的美国同其他列强比起来并不常用武力直接侵吞别国领土,而是更多通过要求别国开放门户以实现经济渗透的目标。当时的中国尽管正处于积贫积弱落后挨打的时期,但中国的领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总量、资源禀赋都注定了未来的发展潜力。当时的美国驻华公使芮恩绅就曾对中国评价道:“这个国家的领导者无疑是昏庸的,官员也是无知的,但他们的人民拥有雄狮般的气概。他们勤劳而质朴、聪慧而向上,一旦拥有了有力的领导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积极致力于在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崩溃。中国一旦崩溃之后获利最大的将是具有地缘优势的日本和沙俄,而远隔重洋的美国则将失去偌大的中国市场。美国担心巨额的庚子赔款可能导致中国政府的财政体系陷于崩溃,而日、俄将不会放弃这个趁机干涉中国内政的天赐良机。如果美国在此时主动归还赔款无疑会在中国人民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美国正是出于这样的动机决定率先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7月清廷外务部及学部共同设立游美学务处及游美肄业馆专门负责接收退款、派遣学生赴美留学等一切相关事务。两年后的4月26日清廷将游美肄业馆改称“清华学堂”。清朝覆灭后清华学堂改为清华学校。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清华学校正式设立大学部。四年后清华彻底完成了从预备学校到大学的真正蜕变。

清朝覆灭后民国政府宣布继承了清政府的一切外债以及不平等条约。巨额的庚子赔款自然也同样被民国政府所继承,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使北洋政府看到修改条约的机会。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终于下定决心与德、奥两国进入战争状态,同时宣布之前与德、奥两国所签一切条约一律废止。协约国方面为鼓励中国参战就宣布:庚子赔款暂缓五年偿还,而德、奥部分则永远撤销。

从此中国停止向德、奥两国偿付赔款,而对英、法、俄等协约国的赔款则暂缓偿付。两个多月后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因此中国开始考虑停止支付对俄国的赔款。当时美、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拒不承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且苏维埃政权在国内还面对着白军残余势力的反攻倒算威胁。因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迫切需要打破这种内外交困的不利环境。

苏俄政府试图通过争取中国北洋政府的承认来打破自己在外交上的孤立状态。因此苏俄政府就以宣布放弃帝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来争取中国的好感。1920年苏俄政府下令取消内外国债、冻结存款。1924年中、俄双方签订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苏俄政府表示抛弃俄国部分之庚子赔款,同时苏俄政府声明该款所担保的各种优先债务清偿后完全充作提倡中国教育款项之用。中国对俄国赔款至此也告结束。

由此可见美国退还赔款是为了从精神和经济上更好地渗透中国,德、奥放弃赔款是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了战败国,苏俄放弃赔款是为打破十月革命后内外交困的不利环境。有了这些前车之鉴以后法国也与中国达成协定:自1924年12月1日起至1947年止法国将庚子赔款39.158万余法郎(折合美金为7.555万余元)。比利时在1925年订立中比协定退还庚款。

1926年初英国国会通过退还中国庚子赔款议案将退款用于向英国选派留学生等教育项目。1926年荷兰将庚款全部还给中国,但指定用于水利事业65%、文化事业35%。意大利于1933年订立中意协定退还庚款。列强之中只有日本始终未退还庚款,甚至在1936年后将得自中国的部分赔款用于侵华战争。直到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才发出通告宣称停止支付庚子赔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邓... 自1977年7月,在十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成为我党第二代领导人集体核心之后,在他的主持下...
原创 百... 百年谎言:大清的衰亡,远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清朝的覆灭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议题。虽然许多人...
恭城牛路冲遗址考古有新发现!岭... 央广网南宁12月20日消息(记者梁瑜琳)近日,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牛路冲遗址发掘咨询会召开。会上...
斯拉夫人更愿意几个民族抱团在一... 看世界历史可以发现,历史上的苏联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南斯拉夫联邦是由6个实体组成的,就连捷克...
原创 此... 《三国演义》告诉我们,无论是文斗还是武斗,活得久才是王道。正如《军师联盟》中司马懿的一句台词“依依东...
原创 马... 街亭之战啊,马谡明明占了高地优势,结果还是没能打败魏兵。你说,他要是直接在路口扎营,就能赢了吗?司马...
原创 同...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皇帝下达裁撤三个汉王藩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原创 兵...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身为23兵团政治部主任的裴周玉,在担任几年兵团干部后,被改为军政委,而且正式任...
花脚大仙分享:伊朗国家博物馆巡... 伊朗国家博物馆巡礼27 花脚大仙分享 伊朗国家博物馆是伊朗古老而文明的历史的缩影,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
原创 若... 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人用洋枪火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这开始,中国进入了最黑暗的一百多年。中国人被...
原创 日... 日本投降后,农民在深山发现日军,后报告苏军,激战26天死伤惨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
原创 北... 夜幕低垂,北平城的灯火通明,城墙上,守军将士们的身影忙碌而坚定。朱高炽身着战甲,站在城墙之上,目光穿...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演义》里谁最厉害,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吕布。不过,也有很多人喜欢赵云,觉得他的武功不比吕...
原创 扶... ▶前言 它地处巴尔干半岛西部,面积不到3万平方公里,却拥有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有一款银币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极高的收藏价值而备受瞩目,它就是...
当年提干后拒绝了女军官,娶了高... 1987年秋天,收音机里飘荡着《军港之夜》悠扬的旋律,我站在团部门外,双手攥紧了报告。 "李梦然,你...
原创 逃... 唐朝君王总结会,第一次总结了丹药给皇帝造成的伤害,今天,我们来汇总一下唐朝有哪些皇帝曾经逃离过京城,...
原创 隆... 隆裕太后生活优裕,又没有疾病,为何在清帝退位第二年就去世了? 1912年2月12日,随着《退位诏书》...
原创 史... 一提起史前文明,想必大部分人都十分感兴趣。而之前的许多发现也似乎都证明了在人类之前或许存在着更高级的...
原创 他... 2017年7月1日,逢卢沟桥事变80周年纪念日前夕,吉林大学为推广历史知识,特邀著名历史学家袁克勤进...